抑郁症健康,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抑郁症健康 >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哈尔滨市半数中学生心理“有问题”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哈尔滨市半数中学生心理“有问题”

时间:2024-03-12 23:58:40

相关推荐

近日,市第一专科医院课题组耗时3年,完成了《哈尔滨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这是我市首份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调查》选取我市9所不同层次的初中、高中及职业中学,以社会生活环境、心理健康状况、学习成绩为调查内容。经对2151名12岁至18岁中学生的有效问卷、评量表、调查表分析发现:我市中学生存在普遍的心理障碍,总检出率达49.43%,多为轻度心理障碍。中度心理障碍及以上程度检出率不到15%。

女生人际敏感

发生率高于男生

课题组发现,女生的人际敏感、恐怖、偏执症状发生率显著高于男生,敌对症状发生显著低于男生。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其自感压力、家庭居住模式、同学关系、亲子关系等存在显著相关性。

统计发现,与父母交流方式、自感压力、家长了解程度、同学关系、未来打算、健康状况、上网次数、每天上网时间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前四项的“危险系数”最高,其中与家长相关的内容有两项,说明孩子最看重与家长的交流及是否获得理解,这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

心理危机易现

“高分低情商”

市第一专科医院院长张聪沛说,很多成年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对中学生的轻度心理障碍无需过度恐慌,可以从孩子学习计划设定、考试应对、业余时间安排等方面给予调整。

课题组还发现,尽管各个学校都配备了心理咨询老师,但孩子们担心“保密性”,极少向心理咨询老师吐露心声;而家长们最重视孩子的成绩,在家庭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向孩子“施压”。

从目前情况看,部分中度心理障碍的孩子已到了心理危机期,极易出现“高分低情商”、“不稳定人格”等心理疾病,亟须全面的心理干预。

不要一味重视成绩

培养自尊自信品质

张聪沛认为,对孩子的心理干预要在了解问题的前提下,做到个体化干预,不同群体施以不同方式的心理干预,但目前很难实现。

建议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设立专职心理教师执教。建立家长与教师之间的联系网,及时就孩子的问题进行沟通,消除传统观念中一味重视成绩的思想束缚,树立真正以“人”为本的观念,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的品质。

家庭中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家长与子女要本着平等、互相尊重的态度建立良好的交流方式和习惯,建立相互理解、信任的关系。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共同努力,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良性空间。

如果觉得《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哈尔滨市半数中学生心理“有问题”》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