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健康,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抑郁症健康 > 自测——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

自测——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

时间:2023-05-06 07:12:45

相关推荐

用国内的心理健康标准给自己做个判断

我们在关注身体健康的同时,心理健康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随之而来的就是怎样衡量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心理健康的标准要能以衡量判定个体心理状态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否良好。国内外不同学者对此有不同的论述。

20世纪80年代,国内多个学者相继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

王极盛等人(1984)认为,人的心理健康标准应包括六个方面:

(1)智力正常;

(2)情绪健康:情绪稳定与心情愉快是情绪健康的重要标志;

(3)意志健康:行动的自觉性和果断性是意志健康的重要标志;

(4)统一协调的行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他的行为是一致的、统一的,思想与行为是统一的、协调的,他的行为有条不紊,做起事来按部就班;

(5)人际关系的适应。

许又新(1988)提出,应该按三种标准来全面衡量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体验标准、操作标准、发展标准。他同时提出,不能孤立地只考虑某一类标准,要把三类标准联系起来综合地加以考虑和衡量。

(1)体验标准即以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为准,主要包括良好的心情和恰当的自我评价;

(2)操作标准即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方法考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效率,主要包括个人心理活动的效率和个人的社会效率;

(3)发展标准即着重对人的心理状况进行时间纵向的考察分析,指有向较高水平发展的可能性,并有使可能性变成现实的切实可行的行动措施。

到了20世纪90年代,李百珍提出七条标准:

(1)心理健康者了解自我,接纳自我,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

(2)心理健康者正视现实,接纳他人;

(3)心理健康者能协调、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4)心理健康者有积极向上的、现实的人生目标;

(5)心理健康者有社会责任心;

(6)心理健康者心地善良,对他人有爱心;

(7)心理健康者有独立、自主的意识。

黄希庭认为,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应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智力正常;

(2)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3)能够悦纳自我;

(4)良好的人际关系;

(5)有较强的自制力;

(6)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健康;

(7)能动地适应现实环境。

新世纪以来,学者对心理健康的标准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张长力等人认为,普通成人心理健康标准应包括以下十条:

(1)正确的自我意识,包括对自身素质的恰当评估,正视自身优缺点,从而扬长避短或扬长补短,不以过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自爱、自尊、自信;

(2)正视现实,适应社会;

(3)和谐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和谐对维护心理健康十分重要,人际关系紧张或自我封闭,必然影响心理健康;

(4)智力正常;

(5)情绪自控;

(6)积极的人生态度;

(7)人格完整统一。人格是人的气质、能力、兴趣、爱好、习惯与性格等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完整统一,要求个体心理活动与行为方式和谐统一,没有分裂和自相矛盾的现象;

(8)个人能力能得到发挥;

(9)适当满足个人需要,生存、安全、爱与尊重、自我实现等合理需要的适当满足能够防止心理失衡;

(10)心理行为符合年龄、性别特征。

蔡焯基等人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

(1)认识自我,接纳自我;

(2)自我学习,独立生活;

(3)情绪稳定,有安全感;

(4)人际关系和谐良好;

(5)角色功能协调统一;

(6)适应环境,应对挫折。

在不同时代,每个学者都对心理健康的标准提出自己的看法,目前尚没有完全统一的标准,但通过分析中外心理学者的看法,几乎可以看出所有的专家都认同心理健康的人是社会适应良好的人。所以,我们可以把社会适应程度的高低看作衡量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

文章选自《社会工作者心理学基础读本》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果觉得《自测——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