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健康,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抑郁症健康 > 失眠!到底应该怎么办?

失眠!到底应该怎么办?

时间:2021-07-08 15:55:27

相关推荐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读书科普

漫漫长夜,辗转反侧,无心睡眠;明明洗漱完毕,做好了一切的睡前准备,眼罩耳塞全配齐,早早关灯上床,却怎么也睡不着;明知道明天一早有重要的会议或考试,晚上应该好好休息,养精蓄锐,结果一直到凌晨才睡去……如果你有过以上的体验,那么,恭喜你,你也曾失眠过。

量化来说,失眠具体表现在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睡眠质量下降,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大于2次,早醒、睡眠质量下降;总睡眠时间减少,少于6小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疲劳,记忆力减退,易怒等症状。大部分人都偶尔失眠过,但如果上述症状连续3个月每周出现3晚及以上,医生就会确诊你为失眠症患者(《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据统计,我国有2亿失眠患者。

那么,人为什么会失眠呢?首先是环境因素,噪音、温度、光照都会有影响,在炎炎夏日,没有空调风扇,汗流浃背,肯定是睡不好的;还有就是身体原因,有些长辈有风湿病,下雨天就疼痛不已,肯定也会影响睡眠;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失眠的主因还是心理和精神原因。大家都知道,涉及到心理和精神,就到了玄之又玄的境地,很难量化的分析。在目前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总有各种各样的压力,伴随着焦虑情绪,每个个体的承受与调节能力不同,面对同样的事情,有的人能够倒头就睡,有的人则翻来覆去,无法入眠。

随着时代发展,年轻人的焦虑似乎更加严重,根据蓝十字与蓝盾组织(Blue Cross Blue Shield)最近报告显示,自以来,千禧一代患抑郁症的人数增加了47%;而18至34岁的人群中,这一比例从3%上升到了4.4%。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互联网带来的越来越长的屏幕时间和越来越短的面对面社交时间(线上交流无法满足人类对社群归属感的需求),研究表明,如果孩子每天盯着屏幕的时间超过2小时,那么时间越长,其患抑郁症的风险就会越高。因此,在目前这种“白天线上挂,深夜网抑云”的大环境下,焦虑情绪积聚造成失眠也就不足为奇了。

中医认为,人的七情与五脏有联系,其中,喜、惊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忧伤肺,恐伤肾,情绪总是剧烈波动会损伤相应的五脏,五脏受损,就有可能引起失眠多梦等症状。

饱受失眠之苦的人肯定想知道,失眠该如何治疗或缓解。首先,澄清几个所谓的有效方法:

一、喝白酒或红酒。酒精确实会麻痹人的神经,减轻压力,但酒精会干扰人的睡眠结构,使睡眠变浅,很容易半夜醒来,从而导致睡眠断断续续。

二、数羊。数羊是国外发明的,因为英文中的“羊(sheep)”和“睡觉(sleep)”发音比较像,这样就会在数羊时联想到睡觉,暗示自己睡觉,但汉语的发音就完全不同了,所以数“水饺”可能更符合国情,但有可能会变胖。

三、服用褪黑素。褪黑素可以调节睡眠,但主要作用是调节生物钟,因为褪黑素的分泌是与光照有关,有光时减少分泌,黑暗时增加分泌,因此,额外补充褪黑素对倒时差的人(光暗混乱)或老年人(自身分泌不足)效果更好些。

实际有用的方法:

一、 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规律作息,按时睡觉起床。

二、 睡前不要引用含有咖啡因的饮品,避免剧烈运动,不要看手机、看电视。

三、 保持良好放松的心情,不要胡思乱想。

以上几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现在好多文章渲染了大家的焦虑情绪。其实每个人都有时会无可避免的陷入焦虑之中,要善于自我调节,能够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最后分享一个本人也会使用的入睡小技巧,类似于一种冥想。

平躺在床上,放松心情,尽量什么都不去想,平稳呼吸,想象自己的脚趾开始融化,随后是小腿,依次向上,直到全身都完全融化了,反复几次,慢慢就会入睡的。

好用的话请大家点个赞吧,希望大家都能有一个好的睡眠。

如果觉得《失眠!到底应该怎么办?》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