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健康,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抑郁症健康 > 讨好型人格如何Say No | INFJ自我成长(四)

讨好型人格如何Say No | INFJ自我成长(四)

时间:2022-11-20 23:12:30

相关推荐

”觉醒的人只有一项义务:找到自我、固守自我,沿着自己的路向前走,不管它通向哪里。”——赫尔曼·黑塞

在改变讨好型人格的三个方法中,“学会拒绝”是付诸于实际行动的重要一环。很多讨好型明明下定了决心,或者发狠誓要改掉,但一到关键时刻,总能被各种因素绊住脚跟,最终因立场不坚定而宣告失败。

道理知道的再多,决心再强烈,行动中未实践成功,总还是打击信心的。那么,讨好型人格,或者很难拒绝别人的小伙伴们,到底该怎么做呢?

此处,亭哥想分享一个案例,结合这个案例,我们来一起探究下如何say no 吧。

几年前,S向我诉说他的一个烦扰。作为ESFP型的他,向来对人友善,热情好客,重情义,好说话。因此朋友众多,关系融洽。时不时会有人找他帮忙,借钱借车常有的事。

某日,S的朋友又找他借车,一直都是“好好先生”形象的他陷入纠结,心里并不情愿,又怕拒绝伤了情面,故向我诉说其烦扰。

我听他吐完苦水,帮其分析原因。并给出实际可操作的三步骤,助其勇敢果断地拒绝别人。

01.

倾听原因,挖掘内在真实情感和需求

S:怎么办呢?我内心不太情愿借车,但又说不出口。

T:为什么不情愿借呢?

S:平时借都没事,我都借过好多回了。可那天是周末,我本计划花一天时间在家看书,虽然没什么要事,但就是不想为这些细碎的事来回跑动,打乱了节奏。

(S在说这些话的时候,还特意强调曾借过多回,自己不是故意不帮。这次只是不想因琐碎事影响了自己的计划。)

分析两点:

1)老好人性格,本身是以满足他人要求为自身价值感的体现。强调通常都满足他人,即在重申自我形象中“乐于助人”这一性格底色,获取认同和支持。

2)对自己的需求感到不解,害怕自我形象的颠覆而迟疑。例如,讲实话这次也没有什么重要事,但就是不想借,但我又不能跟朋友明说。这样我就不是他们眼中热心友善,对朋友很好的人了。

这时,我的态度:

1)表示对其性格形象的认同

T:你对朋友真的很好,他们找你帮忙,你就算自己不方便,也会想办法帮他们,我都见过好多回。

S:是啊,你知道的,有时我自己很累了,某某需要什么,我都会依他们。

(S听到我对其性格形象的认可,表示有人懂他对朋友的付出而感到欣慰,并继续描述更多细节,来证明其“老好人”这一形象。即,真实诉求是希望被人看到他们的善良和友好。)

2)表示对其此次感受的理解

T:但是,帮的多了也会累,好像人家也习惯似的,一次两次总来找你。

S:是的是的,次数多了我也会烦。

T:烦什么呢?是担心车子吗?

S:车子倒是其次,主要是一借车,钥匙要拿来拿去,有时又被喊着去聚餐,我又不好拒绝。这次我计划好了看书复习,真不想被这些琐事打扰

T:那确实,我也经常这样。有时制定好了计划,一旦被一些琐碎的事打扰就完不成计划了,看着好像很简单的拿下钥匙,但一天都要想着这事,会分心的。

S:对对,就是这个意思。真不是我不想借...

(向S表明该心理的普遍性,表示理解其感受,化解其自责的心态。)

那么,在了解了S犹豫不决下的真实困扰和原因,我问他:

抛开你担心“对方会怎么想,是不是不太好”这样的话,你问问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和需求,到底想不想借。S考虑片刻后说“我不想”。

好,第一步,帮助其自我觉察,挖掘内心真实的情感和需求,已有答案。那么,接下来就要鼓励其作出拒绝的动作了。

02.

鼓励其勇敢Say No,理清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边界

从重要性、必要性方面进行鼓励,梳理自己与他人的情绪边界,并用自身经历向其表达拒绝人后的痛快。

1)重要性:老好人性格,实则是自己给自己贴了标签。脸上写着“我非常好说话,你们可以来找我帮忙,我有求必应”。所以一到拒绝就感到难为情,不好意思,生怕拒绝后别人就不认同你老好人的性格,你的价值就没法体现。

然而,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把自己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多问问自己内心真实想法和需求。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当别人请求你帮助时,他本应考虑到两种结果,要么帮,要么不帮。两种都是合理存在,都有可能的。所以不管哪种结果,都是他本该料想和接受的。

如果他接受不了,产生情绪,那是他的事。是他需要解决的自身的情绪,而不是你该承担的情绪。同理,帮和不帮也是我们可以自主决定的两种选择,哪种都是合理的。你有资格帮,也有资格不帮,不用为不帮而感到自责、不好意思。

2)必要性:我们的身体能感受到每一次行为背后的动机。比如,明明想拒绝,而委屈自己满足他人,我们的身体就被刻印上“我是不重要的,我的感受需求没有他人来的重要”,那么久而久之,你自己就真的觉得自个儿一点不重要了。

从芝麻大小事逐渐累积,到涉及利益、边界、底线的问题上都会倾向于此。一个从来不关注和学习急救措施的人,你可别指望他在灾难面前能快速果敢的自救和救助他人。

所以,为了自己,必须建立起边界,用一次次说不的过程,不能、不想、不要、不行来让自己得以内在生长,得以明晰对自己和他人究竟该负怎样的责任。

3)充分性:当我第一次拒绝人后,那种痛快绝对要体验下。第一步是最难的,内心有很多的犹豫徘徊,但只要克服了自己的心理,多加练习,之后就会越来越轻松和容易拒绝别人的。一旦在say no 这件事上熟练了,在其他诸多事情上,就会拥有更多自主选择权,也会感到更加自由。

(这时,S已经若有所思,时不时充满好奇进行询问,并下定决心尝试拒绝了。)

第二步,就是在鼓励中,帮助其理清自己和他人的边界问题,只为自己的行为和情绪负责。

03.

分析过往拒绝失败的原因,预演和模拟练习

1)继续询问,了解S过往拒绝失败的原因

S:有时我也说了拒绝的话,但对方总是不依不饶,或者确实很为难的样子。最后我也没办法,想着这次就算了,还是继续满足对方的期待吧。

T:我想,你是担心拒绝后会伤朋友心,或者对方生气,做不成朋友。可也正是你每次在对方不依不饶后的妥协,让对方觉得你太好说话,从不会拒绝。然而,再亲密的关系也不总是一方说了算,更何况朋友之间呢?如果对方因为你拒绝了他的请求而生气,那这样的友情也是你要重新衡量的。

S:好像确实是因为我不够坚定,而让对方步步逼近。那我到底该怎么坚定拒绝呢?

2)了解失败原因后,预演和模拟练习

拿纸笔,记录下重点话术,模拟角色代入练习。反复练习几遍,建立信心和场景熟悉感,把可能出现的情况都记录下来。

如果不够坚定,那么拒绝时就别说太细化的原因,只表明结果和笼统的理由。比如,不好意思啊我不能借你。而不是,我借不了,因为那天我要去哪哪哪。通常这么说,对方会继续提可解决方案,比如你告诉我你在哪,我过去找你就行。而,拒绝的人又是瞎编了一个理由,会因此没了底气而慌乱,自己都不知道怎么接,于是只能依了对方,再一次拒绝失败。

如果,仅表达结果,我无法借,对方继续询问为什么,只需表示我有事借不了。如果对方继续询问什么事,就回答有私事要办。想必,稍有情商的人也不会再不依不饶了吧。最关键的是,说这些话必须果断表明态度,不管对方怎么说,都不必认真回复,只需重申,这件事我帮不了你了,你想想其他办法。如果难为情,就找个托词赶紧挂电话或者走人。

刚开始不好意思拒绝的人,在职场或生活中,可以用“尿遁”或“接个电话”来回避,等稍有经验,只需简简单单用“不,我拒绝/我不愿意/我帮不了/我不想”来直接表明态度。相信我,这也是一件上头的事,你会越来越喜欢这种简单直接的表达方式。

这就是第三步,通过预演,建立场景熟悉感,进行say no 的模拟练习。

(通过模拟对话,练习几次后,S终于不再纠结,摩拳擦掌准备去拒绝人啦。)

有了这三个步骤的良好开端,之后拒绝人就真的轻松很多。还是那句话,多把自己放在重要的位置,问自己的真实需求,想拒绝就拒绝。比起对别人好,对自己好才是一生要学习和有所回报的事。

在此番模拟训练后,S终于大胆地迈出了拒绝朋友请求的第一步。之后的某一次见面,他还特兴奋的向我表达感激之情,也确实越来越容易拒绝别人。

也是那一次举措,让我深刻感受到,当我可以用自己的经验总结和价值理念有效帮助到别人,并收到正向反馈时,这就是我最开心最满足最有成就感的时刻啦。而在之后,这样的事越来越多,也在不断地增加我的自我价值感。

有意思的是,最开始我用这个方法完全出于一次工作中的紧急任务,被逼上梁山后,从小白兔瞬间转变为大灰狼。当时就通过不断向内挖深层想法,以及对方的心理,模拟场景、考虑周全、不断练习,继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拒绝人的方法。还用这个方法传导给身边有同样困扰的朋友,朋友再帮助他的朋友。

到现在,他们都还会说起,因为这个拒绝人的方法,借出去的钱也要回来了,摆脱不了的关系也撇干净了,一个个“不”挂在嘴边不再纠结了。想来也是一件妙事。

所以,如果你还在为难以开口拒绝人而困扰,不妨试试这三个步骤,一点点在行动中夺回自主选择的主动权吧。

在刚开始时,可以找身边信赖的人进行模拟练习。你可以告诉他你不好意思拒绝人的困扰,希望对方能帮你一同克服这个障碍。如果在最初尝试的时候,不幸被人利用或中伤,也别就此放弃或心灰意冷,继续找继续练习,直到成功拒绝人,而内心欢呼雀跃,原来并没有想象中难,原来拒绝人的感觉还真不赖。

最后,引用一段话:

我们每个人出生在这个世界上,都是带着自己的使命的,你可以把这个使命看成是建造属于自己的庄园。

为了把这个庄园建造好,我们出生后需要学习很多的东西,甚至需要去别人家的庄园里打工积累经验,但无论我们怎么在外奔跑,都应该时刻记得“建造自家的庄园”这个终极目标。

每当我们离开别人庄园,都要能带走一些属于自己,能够为建造自家庄园做出贡献的好东西。

我们终其一生就是为自己打造庄园,它一定要持续不间断地建造中,伴随着我们的年龄一起成长。

千万不要忙碌地在别人家的庄园里拼死拼活,而任由自己那片土地荒芜一片。你的生命不是用来完成别人的梦想的。

祝每一个人好心善的小伙伴,都能找到自己真正的价值所在,不再纠结于无畏的内耗。找到自己的那片庄园,点滴耕耘,筑造未来。

微信公众号:Ting_view

如果觉得《讨好型人格如何Say No | INFJ自我成长(四)》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