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健康,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抑郁症健康 > 暴食症的诊断标准

暴食症的诊断标准

时间:2023-10-30 02:25:53

相关推荐

贪食症诊断治疗,暴食症的诊断标准,贪食症,贪食症怎么办疾病给很多的人带来了不便,也因此会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大家要警惕贪食症,贪食症怎么办的出现,平时还要注意进行贪食症,贪食症怎么办的预防工作,而且要深入的了解一些贪食症,贪食症怎么办的相关知识才可以,今天就让疾病百科频道的果大美来带大家看看吧。所谓贪食症并非是普通的贪吃。作为一种进食行为的异常改变,贪食症应具有以下一些特点:病人的摄食欲望或行为常呈发作型,一旦产生了进食欲望便难以克制和抵抗,每次进食量都较大;病人担心自己发胖,故常常在进食后自行催吐,也有服用泻药或增加运动量等来消除暴食后引起的发胖的;上述的暴食现象每星期至少发作2次,且至少已连续出现3个月以上。并且经常性地过分担心自己的体型和体重。只有符合这些特点,才能诊断为贪食症。

1贪食症有效的治疗方法

随着社会时代的进步,很多工作中的朋友们,因为平时工作比较劳累,很少有时间来关注女性身体健康,尤其是神经性贪食症,其实神经性贪食症是不可控制的想要多吃食物、东西,属于一种强迫自身的行为。这种情况,女性较为多种,但是真实的患病率却是很低的。

神经性贪食症患者进食量远远超过正常。患者常常是吃到难受为止。暴食后马上采取不恰当补偿措施以防止体重增加。发生次数平均1周至少2次。且持续3个月以上。在初期,患者对自己的暴食行为感到害羞。常是秘密进行。

怎么治疗神经性贪食症?

1、药物治疗

较常采用两类药物。抗精神病药物和抗抑郁剂。前者最多采用舒必利。后者视患者躯体承受情况尽量选择不良反应少的药物。如氟西汀。氯米帕明。

2、躯体支持治疗

规定患者进食量。尽量减少或制止呕吐行为。禁用导泻药物。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者予以对症处理。营养差者予营养支持治疗。必要时可用鼻饲。

3、其他治疗

可应用胰岛素治疗。

4、心理治疗

最多采用的是行为治疗中的厌恶疗法或阳性强化法。制定与控制也含有联系厌恶刺激(如被约束。电针刺激等)或奖励方法(精神或药物奖励。与家人来往。自由活动等)。视患者临床症状变化程度逐级治疗。

以上就是关于女性贪食症有效的治疗方法的主要内容,相信广大读者朋友们也都和我一样在此学到了很多知识,希望你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养一个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防止这些疾病的发生,最后祝你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2压力剧增引发都市女性贪食症

30多岁的陈女士家庭关系不是很和谐,经常和丈夫吵架,每次吵完后就有头昏的症状。有一次,夫妻俩吵架头昏时,随手从桌上抓了个馒头吃,居然出现了“奇迹”:头昏的症状没有了!于是,陈女士开始用此“秘方”治疗头昏,只要头昏,她就吃馒头,外出时也得用大塑料袋装满馒头,以备头昏之需。半年过后,陈女士体重由90多斤升至130多斤,自己还变得特别“好吃”,一天经常要吃七八顿,不论是否真的饿。

无独有偶,离婚后再婚的刘女士同样有贪吃的毛病。刘女士事业有成,再婚后的丈夫对她也很好,但就是不同意她要生个孩子的要求。

刘女士就以吃零食来排解苦闷,谁知一发不可收拾,无论是开会、上班、坐车,如果不吃零食就会觉得浑身不舒服,她的办公室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零食,以便她随手可取。得此“怪癖”后,陈女士被公司同事认为不注意影响,不分场合地吃零食,有损领导形象,被上级领导撤消了中层领导的职务。

专家指出,贪食症是一种精神上的异常,患者在生理上并不需要进食,但心理上却有长期饥饿的感觉,大部分的病患者有感情问题及情绪不稳定,所以藉着强迫进食来逃避痛苦的问题。

调查显示,大部分的患者是介于18到30岁之间的女性,患者多属中上阶层人士。贪食症的发生率约为厌食症的2─3倍,患者多能维持理想体重, 所以不像厌食症一般容易被发现。患者对于自己狂吃之后又催吐的行为,会极力隐瞒,而且充满内疚及罪恶感。这种异常行为,若每周达两次,且持续超过3个月以 上,则可诊断为贪食症。

3神经性贪食症危害大需心理治疗

天气渐暖,衣衫渐薄,不少爱美的女士都开始热衷于减肥。奇怪的是,在一部分疯狂减肥的人群中,一些减肥出现一点“成效”者却患上了严重的贪食症。专家提醒,贪食引发的饮食紊乱实际上是一种心病,一旦出现此问题,最好先找心理医生进行疏导和治疗。

减肥后每天吃5顿饭

从事文秘工作的王小姐总觉得自己不够苗条,其实她的体重属于正常,但她一直通过节食来减肥。刚进入春天,她开始什么主食都不吃,每天就吃几个苹果和黄瓜充饥。一开始,每天都被饥饿折磨得无法忍受,且心情非常压抑,但为了能减肥,她忍住了不多吃东西。经过两个月的努力,体重减去9公斤。

长时间的节食使她精神恍惚,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于是,减肥成功后,金小姐开始吃点主食。谁知一开始吃就一发不可收拾,“吃”成了她每天的头等大事,每天至少要吃5顿饭,而且她还抓紧点滴时间消灭自己随身携带的零食,哪怕乘地铁时的一点时间。在体重迅速反弹的同时,她也患上神经性贪食症。

神经性贪食症危害大

临床上患神经性贪食症者多为年轻女性,患者发作时有不可抗拒的进食欲望。她们虽然常常担心自己吃得过多,每当想吃时便告诫自己不可失控,然而见到食物就把所有戒律抛之脑后。每次暴食许多食物,如七八个蛋糕,十来个鸡蛋,一两斤面条,暴食反复出现,周期过度贪食导致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无法保证减肥倒在其次,胃溃疡、消化不良、全身衰竭等病症都有可能出现,令人痛苦不堪。上海曾经有一例病人因为过度贪食导致全身衰竭,最终死亡。

神经性贪食症患者还有较神经性厌食症患者更为突出的情绪障碍,如自责,焦虑,抑郁等,因此神经性贪食症与抑郁症的关系很密切。一旦患上一定要找心理医师诊治。

治疗难度大

由于神经性贪食症病程较长,患者症状波动起伏,治疗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患者必须密切配合,才有望获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心理学家建议,患者及家人要认识到这是一种疾病,而不要认为这只是嘴馋或是一种不良的饮食习惯。及早发现及早诊治。

神经性贪食症患者需要到医院进行治疗,医院常采用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的治疗方法。治疗中除用支持性心理治疗以外,主要采用认知行为治疗,即从患者的进食问题入手,纠正其异常行为和观念,住院或门诊治疗均可。药物则常用一些抗抑郁和抗精神药物。

4精神性贪食症的中药疗法

精神性贪食症(bulimia nervosa)是与精神因素有关的一组特殊的疾病症候群。其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难以克制的进食过度和进食后的自我呕吐。

患有此病的人,一般进食欲望非常强烈,发作时食量惊人,有的能一次吃下整瓶的果酱,几块大的面包,食量超过200g~250g,而且不愿意他人知道,总是暗自暴食,而在公共场合又尽量地克制。暴食的起因是用以缓解因进食冲动而致的内心紧张,但事后常感到悔恨内疚。因此,常常自行催吐,开始时多数人用手指挖喉咙而引起呕吐,病情进展后,病人根据自己的意愿就能吐出食物。长期呕吐可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特别是易发生因低血钾所致的软弱无力,心律紊乱和肾功能损害。偶见手足抽搐和癫痫。牙齿因受酸性内容物的反复刺激,呈现特征性的凹陷。约有半数的女性患者有闭经现象,绝大多数人自知有病,主动要求就诊。

对于精神性贪食症,目前尚没有理想的西药可治,行为治疗只是一种不得已的手段,应用中医药治疗大可缓解。

精神性贪食症多与肝火犯胃有关,情绪过于紧张,肝火内盛,郁而不发,侵犯胃腑,引动胃火,胃热炽盛,则消谷善饥。故治宜疏肝解郁,清火降火。可试用下列方药进行治疗:

香附30克 炒白术12克 枳实10克 升麻6克 当归20克 茯苓10克 生地10克 牡丹皮10克 生石膏30克(先煎) 清半夏10克 生大黄3克 甘草6克 石菖蒲10克 郁金10克 灯心草3克 苦参10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连服7剂,如仍未完全消失,可再服7剂,中病即止,不必多服。病痊愈后可以外出休息几天,以帮助缓解精神压力。

5暴食症的诊断标准

a 反复发作的暴食行为。一次暴食的发作具有以下两种特征:

(1)在不连续的时间段中(例如在任何两小时期间内),摄入比大多数人在同一期间、同样场合内所能摄入的数量确实多得多的食物。

(2)有一种在发作期间难以控制进食行为的感觉(例如,感觉不能停止进食或不能控制吃什么、吃多少)。

b 暴食发作有以下三种(或更多)特点:

(1)比平时进食速度快得多。

(2)一直吃到感觉撑得难受为止。

(3)在不感到生理饥饿的情况下进食大量食物。

(4)独自进食,因为觉得自己吃这么多东西很不好意思。

(5)感觉讨厌自己,心情沮丧,或吃完之后有强烈罪恶感。

c 对于自己的暴食存在明显的痛苦感觉

d 在6个月的期间当中,每周平均至少两次出现暴食行为

注:确定次数的方法与在神经性贪食症中所使用的方法不同;未来的研究应当明确,确定频度阈值的优先方法是计数发作暴食的日子,还是计数发作暴食的次数。

e 暴食行为并不伴随着经常采取不当的补偿行为(如吃泻药、限食、过度体育锻炼)的现象,同时也不是仅仅在神经性厌食症和神经性贪食症的病程中发生。

点击查看全文

如果觉得《暴食症的诊断标准》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