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健康,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抑郁症健康 > 护理理论考核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护理工作检查存在问题整改措施

护理理论考核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护理工作检查存在问题整改措施

时间:2023-01-21 05:26:57

相关推荐

护理理论考核是评估护理人员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考核的公正性和准确性,更严重的是,它们可能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必须正视护理理论考核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以确保护理理论考核的严谨性和有效性。

护理理论考核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1

护理理论考试的考核存在以下问题:

题目设计不合理:包括重复性题目过多、题目形式单一以及题目难度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学生难以展现出自己的综合能力和深入思考,同时也可能限制了学生对护理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

考试内容与实际操作脱节:护理理论考试通常只关注专业知识而忽略了与实际操作的结合,导致学生在护理实践中掌握的理论知识无法得到有效评估。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整改措施:

优化题库管理:通过合理设置题目数量和分值比例,避免重复题目,并且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题目。

多样化题目形式:增加问答题、案例分析题等题型,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性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对护理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设置与实际操作相关的题目:在考试内容中加入与实际操作相关的题目,注重学生对护理操作规范的掌握,并通过情境模拟等方式评估护理理论的应用能力。

重视实践操作考核:在实际操作方面,增加考核的内容和频率,确保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充分展现其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

护理理论考核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2

存在问题:

1、病人指甲脏、胡须长。

2、输液卡巡视填写不规范,巡视不及时,输液实际滴数与输液卡填写的 不符。

3、实际吸氧流量与医嘱不符。

4、床头卡填写错误。

5、床单元不洁。

缺陷分析:

1、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

2、基础护理工作落实不到位。

3、未严格按操作流程工作。

4、护士长督查力度不够,检查不仔细。

整改措施:

1、加强护士责任心,工作认真、仔细。

2、加强基础护理。

3、加强安全意识,严格按护理规范执行。

二、整体护理

存在问题:

1、病人不知用药知识。

2、病人不知责任护士、护士长。

3、患者健康教育不到位。

缺陷分析:

1、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

2、健康教育制度落实不到位。

3、护士长督查力度不够。

整改措施:

1、加强护士责任心的教育。

2、认真落实健康教育制度。

3、护士长加大督查力度。

三、消毒隔离

存在问题:

1、吉尔碘无打开时间、过期。

2、医疗废物处理不规范。

3、配置的液体无加药时间,加药时间大于 2 小时。

缺陷分析:

1、护士工作不认真,未按操作流程工作。

2、护士院感意识不强。

3、护士长督查力度不够。

整改措施:

1、加强护士责任心的教育,严格按操作规范工作。

2、加强安全意识,认真学习院感知识,并落实。

3、护士长加大督查力度。

四、病区管理

存在问题:

1、床上床下物品多、功能带上有杂物,床头柜上物品多。

2、陪护多、坐、睡床上。

3、高危药品登记本记录不及时。

4、病房使用电饭锅。

5、使用非医院配制的被褥。

缺陷分析:

1、护士责任心不强,制度落实不到位。

2、护士忙于护理工作,忽视病房管理。

3、护士长督查力度不够。

整改措施:

1、护士长加大督查力度。

2、加强病房管理,让病人参与病房管理。

3、加强护士责任心的教育。

4、高危药品按规范管理。

五、管道护理

存在问题:

1、浅静脉留置针管腔内有血液沉积。

2、留置导尿管上有分泌物。

3、留置导尿管过期。

缺陷分析:

1、护士责任心不强。

2、护士长督查力度不够。

整改措施:

1、加强护士的工作责任心。

2、护士长加大检查力度。

六、护理文件书写

存在问题:

1、体温单未记录过敏药物。

2、临时用药护理单未记录及反馈,无追踪记录。

缺陷分析:

1、护士责任心不强。

2、护士书写不认真,检查不仔细。

3、护士长督查不到位。

整改措施:

1、护士长每天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加强护士责任心教育。

3、要求护士认真学习病历书写标准,按规范书写,写后及时检查。

七、危重病人

存在问题:

1、基础护理落实不到位。

2、当班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不全。

3、健康教育落实不到位。

缺陷分析:

1、护士的工作责任心不强。

2、护士长的督查力度不够。

整改措施:

1、加强护士的责任心。

2、加强危重病人的护理。

3、护士长加大检查力度。

八、急救车

存在问题:急救物品不能正常使用

缺陷分析:

1、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

2、护士长检查不到位。

整改措施:

1、加强护士责任心。

护理理论考核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3

为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保证病人安全,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经过讨论,对部分护理质量标准进行重新修订,并制定了专科质量标准,调整各条线质控人员,完善质量管理方案。具体如下:

一、成立质量管理组织

(一)成立全院性的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

(二)各科室成立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护士长任组长

(三)职责

主任:全面负责护理质量管理,确保护理工作目标的实现。

组长:制定护理质量控制方案,并不断修订各项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对全院护理质量进行全程控制。

副组长:协助制定护理质量控制方案,并协助修订各项护理质量考核标准,不定期参加分管病区的护理质控会议,指导各护理单元完成本单元的护理质量控制。

组员:按分工定期做好所属条线的护理质量检查、评价,提出改进措施。负责本条线的合理质量控制。

二、日常护理质量控制:采用各质控小组每月检查、考核并针对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方案的方法控制,具体如下:

1.各条线组长为进行考核的牵头人,根据护理部计划对所负责的内容召集组员进行质量考核活动。考核结束后对资料进行整理,及时向护理部汇报考核情况。

2.考核办法:条线考核每月进行,组长可自行选择考核时间,并报护理部,护理部根据情况派人员参加。为保证考核的公平公正,重点考核的内容有护理部定,并与考核当天通知考核组组长。考核组成员必须按要求内容进行考核。标准为20XX年新修订的内容。(护理文件:在院病历5份,出院病历5份,以重危、死亡病历为主;整体护理、健康教育、护理程序每月内外科各抽2个病区中的一名护士,健康教育抽5名病人;基础护理、一级护理每月每病区考核3人;抢救药品、器械,常备药品各病区抽查5种抢救药品、5种常备药品,2种高危药品,1种毒麻药品,2样抢救器械;病区管理病区查5个房间;病区安全管理、高危科室每月必查)。

3.各质管小组在考核过程中,对每个科室存在的问题,及时向本科室护士长或当班人员反馈。

4.各质管小组在考核结束后,对所检查的项目进行书面评价、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整改措施。汇总结果于每月25号前送护理部。

5.护理部在月底护士长例会上,根据各质控小组考核存在问题进行书面总反馈,并在下月5号前发送至院简报。

6.护理服务满意度有监察科发放的调查表未准。

三、夜间护理质量控制:

1.夜间质量检查采用值班护士长每日巡查,护理部不定期检查的方式进行。

2.值班护士长每日夜间必需巡视病房一次,了解护士劳动纪律、仪容仪表等情况;检查病区环境、夜间治疗护理工作是否规范;了解危重病人情况,如有特殊情况于第二天早晨汇报护理部。

3.值班护士长在值班期间应保持手机通畅,及时发现并解决夜间突发事件,协助抢救危重病人。

4.护理部不定期指定相关人员,对各病区护理质量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与本月考核挂钩。

四、节假日护理质量控制:

1.各科室在节假日期间应合理排班,并排备班人员。

2.护士长在节假日期间应指定专人负责本科室当天的护理质量。

3.护士长在节假日内应保持通信通畅,及时处理科室内突发事件。

4.护理部在节假日内不定期检查各科室护理质量及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

五、各科室质量控制

1.各科室成立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全面负责本科室护理质量控制,护士长任组长。

2.各科室按照全院性护理质量控制方案,制定本科室护理质量控制及持续改进方案。

3.质量管理小组每月对本科室护理质量进行检查、评价,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及时跟踪检查整改情况。

4.护士长应组织每月召开护理工作质量分析会,将考核结果向本单元全体护士反馈,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措施要有效并易于执行,并及时对整改后的情况进行检查。

5.护士长将质量分析会的具体时间告知科护士长,科护士长选择性参加,每科每年至少参加一次。

6.各科护士长将每月考核结果记录后保存,并发一份到护理部。

六、持续改进方法

1.护理部条线质控小组对每月存在问题进行整理,填写《xx月xx条线质量考核汇总单》,有考核情况的总评价,合格率,存在问题,原因分析,整改措施。有上月的问题改进说明。根据存在问题的一种程度提出下月考核重点。

2.科室各质控小组填写《xx科xx月质控会议记录集质量持续改进单》对本月存在的问题有原因分析,整改措施,并在下个月质量控制中重点体现。对上月存在问题改进情况有说明。护士长对违反规章制度、操作规范的人员进行连续跟踪,至少5次,督促改正。

3.护理部、科护士长对护理工作中薄弱环节,不定期检查。

4.护理部每月组织召开院质控小组会议,对存在问题、考核标准、考核方法及整改情况等进行反馈,于年底组织召开质量持续改进会议,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修改质量控制方案、质量标准等,促使护理质量不断提升。

全院护理质量控制及各单元护理质量控制均采用同一标准。

护理理论考核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4

重症室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场所,抢救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危、生死。如何提高急危重患者抢救水平一直是每位管理者重视的课题。我科自1月起, 制定了危重患者抢救护理质量持续提高分析表, 将所有抢救的危重病患者病情变化经过、治疗护理措施要点及抢救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等逐一记录,并通过进行护理质量控制动态分析、评价,再次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为临床护理工作积累了经验,明显提高了危重护理质量及抢救水平,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表格的设计

分析表包括六项内容,见图1。

日期 当班者 病情变化经过 治疗护理措施要点 存在不足之处 提高方法

图1 危重患者抢救护理质量持续提高分析表

2 具体应用

2.1 每次危重患者抢救时认真填写 我科在每次遇危重患者大抢救后, 由参与本次抢救的值班护士认真书写抢救护理质量持续提高分析表。

2.2 危重患者抢救提高分析表的内容 危重患者抢救护理质量持续提高分析表的记载内容有抢救日期,参与抢救当班护士姓名,病情变化经过(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诊断、手术名称、致伤原因、天数及抢救经过等),整个抢救过程中的治疗护理措施要点,抢救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方面(包括在执行医嘱、物品准备、抢救技术操作、急救仪器的使用熟练程度、抢救速度、报告医生是否及时、医护配合、病情观察、抢救流程及抢救秩序等), 今后提高方法。然后交给病区总结审核签名,最后交科护士长审阅,再由质量控制小组成员对本次抢救资料进行整理,作为每季度1次急救病例演示学习的临床资料。

2.3 表格填写 要求在抢救结束后三天内完成,填写的内容要具体、如实、表达清楚、无错字、漏字、病句等。凡未按要求做到的一律与奖金分值挂钩。

2.4 护士长对危重患者抢救提高分析表进行总结提出整改措施 护士长将抢救护理质量分析提高表中记录的问题与整改情况作为每月护理质量讲评会的重要内容,重点讲评抢救过程中存在方方面面的不足及针对抢救不足提出的整改措施。

3 结果分析

自1月使用抢救护理质量分析提高表以来, 全科护士对骨科各种重大疾病的抢救流程、用药、治疗方案及护理注意事项方面的知识都有明显的提高。因抢救死亡引起的医疗纠纷由4起降至0起,抢救护理质量得到提升。抢救成功率为89.0%,为94.0%,为98%,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抢救技术得到医生、患者的一致认可。

4 体会

4.1 建立危重患者护理抢救护理质量持续提高分析表 按照PDCA 的护理程序进行质控活动[1]。通过及时总结分析、评价、反馈,将好的方面继续保留发扬,不足之处找出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将它转移到下一个PDCA 循环中以达到持续改进目的,提高了危重患者护理质量。

4.2 危重患者持续提高分析表记载着患者原始资料 科室经过整理后保管, 为今后抢救类似病例提供宝贵的经验,指导临床护士正确选择护理方案, 采取最有效的抢救护理措施。并为今后危重症疾病护理研究提供科研资料。

4.3 对抢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 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安全意识和工作责任心。同时护士对危重患者病情的预见程度也相应提高,从而提高了病情观察的质量,避免了许多严重并发症的发生[2],确保了护理工作安全、有效。

4.4 应用危重患者抢救护理质量持续提高分析表,使危重患者抢救更加程序化、规范化 使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迅速提高,对提高医生和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及降低医疗纠纷起着积极的作用。

4.5 科护士长通过审阅了抢救护理质量持续提高分析表的内容,从中能了解到护士在抢救过程中常出现的一些护理问题 从中掌握全科护士业务水平高低,工作质量好坏,采取一定的学习方式帮助护士提高业务素质。

护理理论考核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5

一、质量管理目标

1、护理质量指标达医院管理年标准要求

2、病人得到优质服务,对护理工作满意率达85%以上

3、护理人员无违法违纪行为

4、无护理事故发生

二、护理质量管理组织体系

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护理部质量管理组——病房管理,基础护理,分级护理,整体护理组;技术操作,临床知识提问,健康教育组;护理文书,满意度调查组;护理安全管理,急救物品管理组;医院感染管理急诊室、手术室、供应室、ICU、产房、特殊科室管理组。

护理质量实行三级控制,即一级为院质量管理委员会,二级为以护理部为主的护理质量管理组,三级为各科室以护士长为主的质控小组。

三、质控办法

1、各科室质控小组负责本科室的质控,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细则,做到每日质控,对各班的护理工作质量进行检查评价,考核结果与奖金挂钩,并作为护士长考核评价内容之一。

2、采用“三定”“三不定”的方法进行质控

“三定”一是每天护士长按标准定时对病房护理工作进行检查;二是每月护理部定时对全院护理工作进行检查;三是每季度医院质量管理组织对护理工作进行一次检查。

“三不定”一是护士长不定期对各班护理工作进行检查;二是护理部不定期对各科单项护理工作进行抽查;三是分管院长不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监查。护理部经常深入科室进行检查督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客观公正地评价各护理单元的护理质量水平,建立质量的数据反馈统计指标,使质量检查控制做到科学化、数据化。

3、每半年、一年做护理质量评价总结,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形成标准或常规,指导今后工作。

4、利用经济杠杆的促进作用,把每月质量考核结果与奖金分配密切结合使思想教育、规章制度、质量、经济充分发挥协同作用。

5、根据医院的总体规划,结合本部门的特点及工作重点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月工作计划及周工作计划。由护理部及护士长共同完成临床科室护理工作质量检查。将检查结果及时汇总、反馈给相关科室及人员。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将此措施告之全体护理人员。护理工作质量检查结果作为科室进一步质量改进的参考,并作为护士长管理考核重点。

四、实施细则

1、月报表于每月底报护理部。

2、护士长考核资料不全在本月质量总分中扣1分。

3、护理部不能坚持深入科室,每月少于两次扣除当月奖金。

五、质控检查的内容

1、护理质控检查的内容包括综合检查、重点检查和夜班检查,同时还包括一些加分和减分项目。

2、综合检查包括检查护理人员对分管患者的全面了解,危重患者的护理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护理表格书写,药品管理,病室规范,健康教育,劳动纪律,仪容仪表及服务态度等。

3、重点检查为每月安排一项重点检查内容。

4、夜班检查由值夜班护士长检查夜班护理工作情况、处理突发事件以及进行人力调配,同时负责重点科室抽查。

5、加分项目包括特殊事件受表扬的人或事;满意度调查中患者点名表扬的护理人员;医疗护理差错及时被发现,堵塞漏洞者;院外带来的护理并发症,经精心护理后患者痊愈等内容。

6、减分项目包括发生护理差错;护理纠纷、投诉经核实有护理缺陷;患者满意度调查中点名批评者等内容。

护理理论考核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6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医学模式及消费方式的转变,以及人们法律意识和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孕产妇对护理服务质量、行为规范有了更高更严的要求。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是检测医院护理服务质量、医德医风等项目的重要尺度,也是医院等级评审和行风建设的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为了适应市场,满足广大孕产妇的服务需求,提高孕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自1月开始,护理部在每月第一周对产科的产妇进行满意度调查,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订整改措施,积极给予干预。实施2年以来,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持续上升。具体做法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

我院从10月升格为区级医院,护理管理面临着重大改革。经过2年护理管理干预的实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1月至12月住院调查的480例作为干预组,把1月至12月调查的48。例为对照组,进行两组对照比较。

1. 2方法

护理部制订了对产科全面的护理工作所需的满意度调查表,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各项满意度。问卷分别由护理部或科室护士长于每月的第一周对出院的产妇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共40份,进行现场调查,由患者或家属直接填写调查问卷并当即收回,问卷有效回收率达100 % .

1. 3调查内容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产妇对产科总体情况、对护士的服务态度、技术水平、健康教育、护士工作主动性及病房管理的满意度等.

1. 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 5统计处理软件建立数据库,录人数据,并进行结果分析。

2措施

根据产妇对产科护理人员的各项满意度调查和分析,对满意度较低的内容,寻找原因,经分析后制订干预对策,反馈给院办领导,经院办同意执行落实。护理部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的管理干预措施,并逐年整改,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2. 1分阶段提高

第一阶段:主要是学习培训,为改进护理服务,护理部组织护理人员学习。①护理部组织护理人员参加市护理学会举办的“护士礼仪知识”培训,要求护士保持良好的职业形象,包括仪容仪表的整洁,良好的行为举止和语言的规范与修养川。②对于一部分穿刺技术和本科相关护理操作技术不够熟练的护士,尤其是新上岗护士,科室及护理部定期给予各项操作技术的培训与考核。鼓励护士的业余专业学习,以提高每位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提升整体的护理质量③加强宣教工作:在每月科室会议上,学习有关病区环境、设施使用、住院规章制度的内容,使每位护士能熟练掌握。在科室业务学习上培训产科相关健康教育知识,并组织闭卷考试,90分以上通过,对未通过的护理人员继续学习,直到再次考核通过为止。

第二阶段:重点实地检查,护理部及科室护士长对每位护士每次操做实施时,及时记录存在问题,反复评价,及时给予纠正。

2. 2针对性抓重点

(1)改善病房的住院环境。根据不同人群设置普通房间、双人间、单人间及豪华间,并配备相应的设置,如电视、沙发、微波炉、饮水机、针线包等,体现产科的特殊性,最大限度满足孕产妇不同层次的生活需要。

(2)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选拔责任心强、沟通能力强,业务能力强的护士做责任班,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住院过程,真正体现我院“以人为本”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使护理服务不仅仅局限于“一针见血”或“有问必答”,而是要求护士主动为患者提供信息支持、心理支持和行为支持,将现代护理理念融入病人满意度调查中。针对产科专业特点,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及咨询服务。通过印刷小册子、黑板报、图画、电视、集体讲座指导产妇的自我护理、饮食、活动内容、新生儿护理、喂养。应用模型对产妇及家属进行新生儿抚触、洗澡、游泳的指导。让她们在住院期间学到更多健康教育知识。同时要让她们知道自己的主管护士,在住院期间随时有护士为她们解决问题。耐心指导培养产妇亲自动手护理新生儿的能力,让她们感受并认识到护理新生儿是做母亲应尽的责任。

(3)开展科室流动红旗活动,争创“文明护士站”。护理部根据每个季度的护理质量、满意度、好人好事及差错事故等内容来评选“文明护士站”。获得“文明护士站”的科室,在护士长例会上颁发流动红旗和根据科室护理人员人数给予奖金奖励;对好人好事根据奖惩制度给予奖励,由此激发了护士的集体荣誉感,加强了科室团队精神。并对满意度低的科室组织护士长进行深人分析,找出不满意的原因,提出纠正措施和改进方案.

(4)加强与产房助产士的沟通。因孕产妇在住院期间由产房和病房共同完成患者的整个护理工作。因为助产士的服务态度及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病房满意度,定期和产房护士长交流产妇反映的问题,以便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川

护理理论考核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7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服务的不断完善,人们对于护理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然而,在护理工作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护理质量低、护理人员缺乏专业技能、护理人员素质不高等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护理工作的效果和质量,也让患者和家属感到不满和担心。为了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下面就从以上几个方面提出改进措施。

一、护理质量低的问题

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生命。然而,在实践中,仍然存在着护理质量低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不端正、责任心不强、护理技能不够熟练等原因导致的。为了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应该采取如下措施:

1.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技能水平和专业知识。通过拓展培训和实践机会,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掌握护理技巧和技术。

2.每位护士必须承担自己的责任。护理人员要加强自我约束,严格遵守护理规范和操作规程,做到责任到人,责任到底。

3.加强护理管理,确保工作的质量。医院应严格规范护理工作流程,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按照生产标准实施管理,加强对护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二、护理人员缺乏专业技能的问题

面对高度复杂化的医疗环境,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必须具备。然而,在实践中,还有一些护理人员缺乏专业技能的问题,这直接影响到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采取如下措施:

1.加强护理人员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护士要时刻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持续学习并不断实践。

2.组织护理培训课程,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和职业素质。开展实践活动,让护理人员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需求,更好地理解患者的心态和病情。

3.加强对护理制度的执行,就护理技能要求、职业道德、护理规范等制度进行培训和明确。

三、护理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

护理人员的素质和职业道德,是直接关系到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一些护理人员没有基本的职业素质,工作中出现敷衍塞责的问题。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应该采取如下措施:

1.通过考核体系评估护理人员的素质和职业能力,完善管理机制。

2.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激励医院护理工作的全体成员,发掘并育成优秀护理人才,推动护理人员的素质不断提高。

3.加强医护的协作,建立协调的沟通体制,确保医疗服务中的公正、公平、质量并存。

总之,护理工作的质量一直是医疗服务的重要方面,它对于患者的恢复和康复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应该注重护理质量的提高,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专业水平和职业素质。通过指导和培训护理人员,加强管理等方面的改进措施,逐步探索解决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升护理服务水平,赢得患者的信任和支持。

护理理论考核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8

压疮(pressure ulcer)的预防和护理是临床基础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生率、现患率成为评价基础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而护理质量作为护理工作的基础和核心,是体现护理人员护理理论知识、技术水平、工作态度和护理效果的总和[1]。提高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永恒的目标,随着科学的管理理念逐渐向护理管理渗透,质量持续改进(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已被护理管理者广泛接受并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实践。CQI强调重视过程的持续改进,是一种以追求更好的效果和更高的效率为目标的持续活动,不断地寻求改进的机会。目前狭义的CQI是指1999年由美国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The Joint Commission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 care Organization,JCAHO)定义的“实现一个新水准运作的程序,而且质量是超前水平的”[2]。现对本院-压疮管理中的持续质量改进作如下介绍。

1 质量持续改进在压疮管理中的实施

1.1 背景和趋势 压疮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其发生是多种因素作用下,皮肤内外环境和自身内条件改变所引起的皮肤损伤。而20世纪后半叶国内护理界认为:院内压疮的发生归咎于护理不当,是护士的耻辱;同时护理质量标准也认定,院内压疮发生率为“0”[3],导致医院压疮普遍上报率为“0”的这样一种不正常的状态。以本院压疮管理为例,前资料显示压疮发生率均为“0”,无高危上报率。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疾病谱的改变及医疗救治能力的不断提升,高龄、合并症、危急重症患者医院收治率不断增加,使得压疮的发生率“欲盖难掩”,而患方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也督促护理人员必须用科学的方法来管理和评价这项基础护理质量。21世纪初全面质量管理(TQM)和持续质量改进(CQI)被广泛用于医疗质量管理中并卓有成效[4],同时也日益受到国内护理管理者们的关注和重视。起本院护理部应用CQI全面建立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压疮管理系统实行“专管模式”。

1.2 工具选择 持续质量改进(CQI)理论框架融合了系统论的根本原因分析,是对工作中潜在的问题进行发现和更正,以增加工作成果的价值,而不过分关注个体的失误[1]。质量持续改进的工具有:PDCA/PDSA循环模式、护理风险管理、ISO9000族质量标准,本院选择了CQI的基本模式PDCA循环理论作为护理质量控制运行模式。在压疮管理专业系统建立中,笔者选择了国际上效度、信度较高的Norton、Braden评分表为评估依据,制定上报子系统;选择NPUAP和EPUAP以循证为基础的压疮分期和压疮预防治疗建议(指南),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预防、治疗、护理措施及评价标准。

1.3 实施方法

1.3.1 计划(P) 制定并逐步修订完善各级人员压疮管理职责、制度,评估、上报制度及流程,压疮预防护理治疗规范,评估表、上报表、跟踪表、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科室上报表、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统计表等。

1.3.2 执行(D) 有研究显示:护理人员对压疮危险因素的认识和预防观念的建立将直接影响着压疮发生率[5]。故培训是对各种制度、措施执行与落实的基础,护理部自1月成立了压疮管理专员,隶属于本院护理质量控制委员会,成员多次参加全国压疮及造瘘口护理培训,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并且定期分批分层次外派学习、专题培训、压疮会诊等多形式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压疮护理的业务学习,统一认识,掌握压疮危险因素的评估及预防和护理的新理论、新技术,为执行打下良好基础。

1.3.3 检查(C) 多形式参与如夜班护士长查房、全院季度质控、科室压疮监管员协同护士长完成科内压疮评估和措施落实、护理部压疮专管员对每一例高危上报患者住院期间进行全程督导(自科室高危上报之日起,于24 h内完成床边评估,确认压疮高危因素,并对高危及压疮患者整体病情、局部皮肤、护理措施的跟踪记录)。

1.3.4 处理(A) 有两部分构成:首先是评估表、上报表、跟踪表等表格的设计,体现出对单个病例的讨论、分析、追踪和改进;另外护理部和各临床科室均建立《压疮质量控制管理资料册》,科室压疮监管员协同护士长完成科室培训及高危和I度压疮患者评估和措施落实,并对相应资料定期进行讨论、分析和改进上传护理部;护理部压疮监管员对全院跟踪资料、上报资料定期讨论、分析和改进,将新问题及改进措施进入下一阶段PDCA循环。

1.4 阶段性目标和成效

1.4.1 底 护理部通过外派培训及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的检索和信息整合,认为从全面建立健全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的角度,建立本院压疮管理评估和预防系统事在必行,设计自制《压疮评分量表》、《压疮预防护理跟踪表》,建立压疮上报制度,激励与处罚并举机制,鼓励科室上报,并在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下设立压疮专管人员,对全院上报压疮及高危进行住院期间全程跟踪管理。

1.4.2 -底 压疮管理初期护理部统一管理标准,不断分批、分层次进行压疮管理新理论、新技术的全员培训。在此基础上重点抓各项制度、评估上报系统的落实,提高高危患者及压疮上报率,促使压疮浮出水面接受管理。为杜绝瞒报、漏报现象,通过激励机制,鼓励科室上报;对瞒报、漏报给予重罚。完善监督机制,在危重患者上报制度的基础之上,要求每日护士长夜查房对全院危重患者逐一访查,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以杜绝漏报,督察预防护理措施的实施情况。其内容包括全身皮肤情况、压疮预防和护理措施是否到位,这一举措促进了危重患者全天候的基础护理质量。

压疮管理中后期在进一步完善压疮高危预警制度、上报制度及流程的基础上,制定本院院内获得性压疮的评定标准(入院时评估皮肤完整、无淤伤或发红,至出院前出现的压疮,包括瘀伤或发红;院外带入的压疮,住院期间分期、面积加重者);重点规范护理措施(减压装置、翻身单的使用、统一卧床患者标准翻身法、伤口湿性愈合理念及处理方法等)。护理部压疮专管员全面督导压疮规范化护理落实,通过以上的工作使本院压疮的预防护理形成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管理,以下资料充分显示本院压疮管理中上报、措施落实等的成效(图1)。

1.4.3 -底 从起本院的压疮管理逐渐克服瞒报、漏报情况,并逐步收集整理得到入院后产生或院外带入的压疮发生基数及临床现存的护理问题,但同时笔者也发现临床实际工作中,难以完全避免压疮的发生,这一观念正逐渐被我国护理界接受,国内的文献中出现了“难免压疮”这一概念[6]。基于以上观点,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申报了难免压疮的标准:以强迫(重要脏器衰竭、生命体征不稳定等因病情需要严格限制翻身)为基本条件,伴有5项危险因素中的一项或几项:(1)高龄>70岁;(2)白蛋白

护理质量评价是护理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科学合理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不仅可以有效评价护理质量、还可以鉴别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指导护理工作者针对问题对护理质量进行控制和改进,进而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在此基础上申请科研立项,搜集4月-12月本院住院期间压疮资料,通过对压疮高危因素及压疮护理措施进行单因素分析,研究制定出《难免压疮高危因素及护理质量评分表》[8],提出在压疮护理质量管理体系中不仅要重视患者全身和局部的病情评估,皮肤管理也应是压疮护理质量监控的一部分。通过此表能更公平、客观的评价护理人员的工作,对如何认定“难免压疮”、如何评价“护理措施”、如何控制“护理质量”起到推动作用。

依照压疮预防指南全面动态地对住院患者进行预测,并预见性实施预防措施,对压疮发生高危患者给予更多的重视和规范科学的预防护理是防范压疮发生和降低压疮费用的关键[9-10]。依据NPUAP-EUAP提供的《压疮治疗指南》及《成人压疮预测和预防实践指南》[11],从管理、潮湿管理、营养管理、伤口管理等角度结合我院实际能力修订《压疮预防护理指南》、《压疮护理治疗规范》等。

1.4.4 - 以“三甲”评审标准为基础,以《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加强专科护理队伍建设为发展目标,本院护理部积极发展、组建院内虚拟护理专科组,“伤口护理组”也就应运而生,压疮并入伤口管理。

随着伤口护理组成员曾加,建立了“分层次网络式”管理模式,首先将“护理风险管理”意识纳入伤口管理中,整合《入院评估表》,对患者入院期间实行皮肤(压疮、伤口)100%的评估及再评估;同时重点对-底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评价、处理,再度重新修订评估表及跟踪表及相关制度:提升高危跟踪分值,体现对评估表的质量控制,完善上报表中Ⅱ度及以上压疮讨论内涵,对院内发生Ⅱ度及以上压疮案例必须进行护理查房及时完成分析讨论制定整改措施,逐渐规范压疮统计学评价检测指标,对压疮个例有分析及改进措施;同时有季度、年度及3~5年的阶段性分析、整改。

2 质量持续改进在压疮管理中的应用体会

2.1 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如何进行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一直是护理管理者探索与实践的课题,从应用范围来看,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多用于对临床护理实践的指导,发现问题、分析原因,进而采取相应措施,以期达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12]。借助PDCA循环理论这种科学工作程序开展压疮质量管理活动在我院已逐渐显现成效,较好地提高了压疮护理质量。

2.2 PDCA循环 PDCA循环是CQI的基本模式,包括4个阶段8个步骤:4个阶段: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8个步骤:(1)分析现状找出问题;(2)分析各种影响因素;(3)找出主要因素;(4)采取措施,制定计划;(5)执行制定的措施计划;(6)检查结果;(7)标准化;(8)遗留下来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12]。结合目前等级医院评审的ABCD评价标准简单介绍如下:计划(P):设计制定C层面中要求的职责、制度、流程、常规、规范等;执行(D):对C层面中各项制度、流程、措施等的落实;检查(C):设计评价方式,完成B层面中要求的职能部门(护理部或各级)对C层面中的落实内容进行督促、检查 、总结、反馈;处理(A):A层面要求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有成效,一方面通过统计数据显示护理质量成效,另一方面对现存问题找原因、找方法,重新修定计划(P),进入持续改进循环圈。

通过以上的方法,对现存的护理措施、护理效果不断进行评价,并及时提出新方案,使压疮护理质量及压疮管理水平循环上升。

护理理论考核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9

为了加强医院护理管理,规范护理服务行为,进一步完善护理质量监督评价和持续改进机制,满足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要求,保证护理质量的服务过程和工作过程,特制订本方案。

一、质量管理的目的

通过开展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使护理人员在业务行为活动、思想、职业道德等方面符合客观的要求,促进内涵建设,保证和提高护理质量,满足患者的需求,同时有利于发现问题,进一步改进工作。

二、质量管理宗旨

提高服务质量,保障病人安全,增加病人安全可信度及满意度。

三、质量管理方针

1、病人是护理的中心,我们要象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对待每位病人,让病人满意;

2、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技能、全面的专科知识,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3、在护理实践中,持续地改进护理服务过程和效果。

四、质量管理目标

特、一级护理合格率≥90%

基础护理合格率≥90%

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表格书写合格率≥95%

病人对护士工作满意度≥95%

年事故发生率为0

三基理论水平考核平均成绩≥80分

技术操作水平考核平均成绩≥90分

五、护理质量控制组织结构

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组织实行二级质控管理模式,即护理部质量监控小组和科室护理质量监控小组。

(一)护理部质量监控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质量监控小组成员分工:

特、Ⅰ级护理:

基础护理:

急救药品、治疗室、换药室管理:

护理文件:

整体护理:

门、急诊室、手术室、供应室管理:

护理理论考核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10

以往培养的以疾病为中心、技术流程操作为主的医生助手型护士已明显不适应临床需要。现代护理模式要求护士具备整体观念,掌握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护理技术操作的能力。为了适应临床发展的需要,我们对初中起点的5年制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

1改革方法

1.1注重护理理论及护理程序知识的传授及应用,为以后的单元教学打好基础

1.1.1教师详细讲解护理程序的理论知识,每个护理程序步骤引用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1.1.2结合书中《患者入院护理评估单》进行课堂模拟资料收集演练,学生分组,每组1名学生做患者,2~3名问话人,其余学生记录;进行询问中对于有问题各项做进一步探讨。

1.1.3教师根据1~2个组学生收集的资料,带领并引导学生归纳分析,使学生理解分析资料的过程;在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找出有关的1~2个护理问题,学生讨论制订护理目标,拟定相应措施。这样使学生理解护理程序每一步的运作,促进学生交流、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

1.2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组织每一单元的教学

制订出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病例及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技能操作范例。

具体各单元运用小病例引导学生阅读学习课本上内容进行分析评估病例确定护理问题及预期目标讨论找出解决措施教师总结并根据护理措施讲授本单元有关的护理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方法和过程。在学习护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分析能力,熟悉护理程序的步骤与运作方法。

1.3技能操作课间实习的改革

在学生练习已熟悉每项操作程序后,给出有一定状况的病例(即给予学生附加患者生理、心理等方面条件的事例),每小组学生讨论评估,找出问题及注意点,进行角色扮演,灵活实施操作技能。使学生明确患者是有血有肉,有思维、有感情的人,而不是一块石头,一张纸,护士不是单纯地对患者实行技术操作流程。同时经过不断地练习、强化,使学生养成举一反三及善于思考的习惯。

2改革效果

为了检查教学效果,对学生进行了理论与技能考试。

2.1理论测试

制定出包含2~4个护理诊断的典型病例,学生可以查阅手头资料,以个人为单位分析病例,评估患者的生理、心理状态,提出护理诊断,制定预期目标,写出个性化护理措施的护理大病历。结果:学生完成护理大病历的合格率为81%,平均成绩为84.75分。

2.2技能测试

在考试前给出设定了包含患者几个状况的事例,学生在考试时不但要完成抽签到的操作,还要按照签中所提示的患者的状况,结合患者的情况灵活完成操作。此考核要求85分为及格,结果:平均成绩为89分。

3体会与讨论

护理程序是一种有计划地、系统地解决问题的科学工作方法,并且是综合的、动态的、具有决策与反馈功能的过程,它的使用不仅能保证护理质量得到提高,而且行为者本身在逻辑思维、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知识和技能等方面也会得到提高。目前,临床实践中许多医院实施以护理程序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为使学生以后能适应临床实践实习和工作,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护理程序,作为护理教师就应在护理教学中系统地进行护理程序的教学,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强化护理程序的步骤运用方法,以使学生学会“纸”上的护理程序运作,并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评判性思维。改革教学方法的效果显示:学生能理解护理程序的各个步骤的运用方法,针对小型病例能采用临床思维方式来评估、分析和判断病例中的问题。学生反映说,开始学习护理程序理论时感觉很抽象,通过以后的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组织的各单元的学习,已能理解护理程序的运作方法。同时通过结合事例的技术操作,学生在掌握了标准护理操作方法的基础上,能结合护理对象状况、理解护理对象的状态进行个性化的护理操作,更加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护理程序步骤,初步掌握运用护理程序来护理患者的技能。

整体素质培养需要过程,因此笔者认为,护理程序的教学还贯穿在护理教学、实习全过程中,在基础护理教学结束后,各专科的护理教学也应按护理程序的框架进行,经过反复训练、强化,才能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产生影响。

只有不断完善和改进护理理论考核制度,提高考核的公正性和准确性,才能真正培养出高素质的护理人员,为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希望本文的护理理论考核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内容对你有帮助。

如果觉得《护理理论考核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护理工作检查存在问题整改措施》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