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健康,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抑郁症健康 > 引导-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策略研究

引导-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策略研究

时间:2020-05-21 09:51:01

相关推荐

一、问题的提出:

人的发展已成为当代教育观念变革的主题,21世纪是一个高扬人的主体精神的时代。主旨在“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学会做人”(《学习──内在的财富》)。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这一要求已不再是静态的内容,而是实现学生主体发展的动态场,是由理解、沟通、主体参与、互动这四个活性因素构成的。它们既是形成课程机制不可或缺的因素,又是对现代课程的一个总体描述。在这四因素中,主体参与居于核心地位,它是现代课程场共振的动力之源。

当今时代,衡量人才的标准已经不在于你知识记忆的多少,而是看你是否具有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否具有检索知识、重组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事实证明,学生的能力是不能教的,只能在学习、实践的活动中生成。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思想政治课教学实现“知识、能力、觉悟”三者协调发展,开展了“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研究是有必要的。

二、课题的界定及理论依据:

主体参与是学生个体投身认识与实践活动的过程和基本形式。“就是学生必须真正地看、真正地想,与他自己的生活发生联系”。主体参与可分为:主体思维参与(创境、设问、启思);主体情感参与(情知交融、情理交融、情趣交融);主体行为参与(探讨——动口、操作——动手);主体差异参与(分层教学、分组教学)。

学生主体参与问题是教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教学实践中学生主体参与可从多层面、多功能角度着手,努力实践这一模式,让学生在运动中主动高效地获取“有活力的知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热情。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正确确定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标准是解决参与问题的前提。主动参与的目标主要有:一是积极参与;二是有效参与。积极参与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人际关系。有效参与旨在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高中政治“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的内涵、特征研究

2、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现状的调查研究

3、高中政治引导主体参与的方法及具体操作策略研究

4、高中政治教学的典型案例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思路是根据新的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通过计划、调查、实践和总结反思等几个环节,积极探索高中政治主体参与教学策略的研究,本课题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3-、4)通过文献研究,搜集整理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并认识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研究课题,形成课题研究方案。

2、实施研究阶段(、5-、10)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行为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调查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教学现状,研究高中政治“主体参与”的内涵、特征和高中政治主体参与的教学模式及方法策略研究

3、总结、结题阶段(、11-、12)运用经验总结、案例研究等方法,对研究材料进行收集整理,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加工修改研究案例,完成结题工作。

六、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学生主体参与教学问题已引起关注。正确认识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价值,对于落实新课程改革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会产生重要影响。树立参与意识,培养参与精神,展示参与能力是本课题研究的特色。其原因就在于:一是惟有参与教学中来,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落实,主体能力才能得以展示;二是参与能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一种归属感;三是在参与中能够学会合作,学会交往。四是参与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责任感。而这些正是教育最重要的追求,真正的教育是对人的生命的建构,而绝不是简单的知识的积累、理性材料的堆积。

七、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研究论文。主要阐述高中政治“引导—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的内涵、特征和高中政治教学方法及其操作策略。

2、研究案例。主要反思总结出能说明高中政治“引导—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方法的典型案例。

如果觉得《引导-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策略研究》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