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健康,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抑郁症健康 > 暴饮暴食症的危害有哪些如何克服暴饮暴食的习惯

暴饮暴食症的危害有哪些如何克服暴饮暴食的习惯

时间:2019-10-29 10:19:02

相关推荐

一、暴饮暴食症的10大危害

1、肥胖

现代人常吃的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消化起来更加困难,多余的“营养物质”堆积在体内,其后果就是肥胖和一系列富贵病。

无数科学研究证实,肥胖会带来包括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动脉硬化、胆囊炎等,再加上由此带来的并发症,可能达到上百种,非常可怕。

2、胃病

吃得过饱所带来的直接危害就是胃肠道负担加重,消化不良。此外,人体胃黏膜上皮细胞寿命较短,每2-3天就应修复一次。暴饮暴食往往会导致胃始终处于饱和状态,无法正常工作。长期以往就可能会当时胃溃疡等胃部疾病。

3、肠道疾病

科学家发现,脂肪堵塞在肠道里,会造成肠阻塞,大便黑色、带血,通便不畅。

4、疲劳

吃得过饱,会引起大脑反应迟钝,加速大脑的衰老。人们在吃饱后,身上的血液都跑到肠胃系统去“工作”了,容易让人长期处于疲劳状态,昏昏欲睡。

5、癌症

科学家指出,吃得太饱会造成抑制细胞癌化因子的活动能力降低,增加患癌几率。

6、老年痴呆

吃得太饱有损身体健康。这项研究以58名男性为对象,调查了他们的饮食习惯。结果发现,每顿都吃得太饱的人和吃八成饱的人相比,前者的细胞发生了变异,失去活动能力。专家认为,这是导致癌变几率增加的主要原因。

这项研究还发现,平时喝绿茶的人以及常吃卷心菜的人,其细胞的活力比较旺盛,但原因何在,目前尚无定论。研究人员指出,现在一日三餐狂吃海饮者大有人在。而这种饮食毫无节制的习惯会使人的胃肠消化系统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内脏器官也会因超负荷工作而无法保养,直接后果便是罹患胃病。

人体胃黏膜上皮细胞寿命很短,每两三天就要修复一次。一日三餐之外还常吃夜宵,就会使胃黏膜无法得到修复的机会。因此专家提醒,让食物长时间滞留胃中,迫使胃大量分泌胃液,破坏胃黏膜,就容易产生胃糜烂和胃溃疡,诱发胃癌。

饮食过量和营养过剩还会增加体内各脏器的负担并导致畸形发展。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脂肪肝、肥胖症等等“富贵病”也都是贪吃惹的祸。此外,人体内甲状旁腺激素的多少与平时饮食量成正比。因此专家提醒:长期食量过多,会使人体内甲状旁腺激素增多,导致骨骼过量脱钙,骨质疏松。根据这个原理,年轻时经常饱食者,到了老年,由于体内甲状腺旁激素含量明显增加,即使摄取较多的钙,也难以使其沉着于骨骼之中,从而加大患骨质疏松的几率。长期过度进食对身体的危害众多,其中以这六大危害最为严重。

第一,长期过度进食易导致肥胖。长期过量饮食,特别是过多进食大鱼大肉等高热量食物,就会使摄入的能量过剩,日积月累,便导致肥胖。而肥胖已被认为是大多数代谢性疾病的温床,对健康危害极大。例如当身体每多增加500克多余脂肪时,脂肪便开始在血管中沉积。同时,肥胖者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脂含量都相对较高,使糖尿病、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中风发病率随肥胖度的增加而急剧增加,据统计,我国心脏病患者中肥胖者是正常人的2.5倍;高血压患者中肥胖者是正常人的3倍;糖尿病和动脉硬化患者平均4人中就有3人是肥胖者。肥胖还极易诱发胆囊炎和胆结石,降低机体免疫力和降低寿命。

第二,长期过度进食易加重冠心病。当我们摄入过多食物时,其中的高脂肪食物特别难消化,这就大大加重心脏负担,使腹部胀气,隔肌位置升高,从而限制心脏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另外,由于消化食物的需要,全身血液较多地集中在胃肠道,使冠状动脉供血更加不足,从而加重心肌缺血缺氧,甚至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进而危及生命。

第三,长期过度进食者易易患脑血管病。种类繁多的脑血管疾病,大多与饱食导致的高血脂、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当今,脑血管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最严重的三大疾病之一。

第四,长期过度进食易患糖尿病。这种以多饮、多食、多尿为主要症状的代谢性内分泌疾病,诱因虽多,但公认的诱因是与长期饱食、能量过剩及腹部肥胖有关。故此病被誉为典型的“富贵病”。因此,糖尿病治疗除药物降糖外,主要是节制和控制饮食,改善营养结构。

第五,长期过度进食易加速衰老。有关学者还证实,吃得太饱会让人脑内一种叫做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的物质急剧增加,而这种物质又被证实是促使脑动脉硬化的元凶,脑动脉硬化则与老年痴呆密切相关。此外,学者还发现一个惊人的现象:约20%的老年痴呆患者在他们青壮年时期都是喜欢吃得很多的“美食家”。

第六,长期过度进食还可能增加患癌症的风险。许多欧美的科研机构通过研究发现,机体免疫功能衰退是各种癌症的促发因素,而长期饱食就有使人体的免疫功能过早地衰弱或减退的可能。而另外一项调查显示,每人每天摄入2700千卡热能,肠癌死亡率为11.7人/10万人,但当摄入增至3900千卡时,死亡率可增加数倍。

四、秋季健康饮食的6项注意

1、暴饮暴食

踏入秋季之后,气候逐渐变得宜人,炎热的天气开始远离,人的食欲也开始恢复,如果不能控制好饮食摄取量的话,容易导致热量过剩,转化成脂肪堆积,让人发胖。无论是哪个季节,饮食都要以适量为宗旨,切记暴饮暴食。

2、吃太多蟹

秋风起,蟹肥美。秋季正是蟹的季节,个大、体肥、味美。但是吃蟹的时候要注意清洗干净蟹体,因为蟹内有大量的细菌和污泥,其中的寄生虫很多。另外也不宜多吃,伤害身体。吃蟹的时候最好搭配醋和姜丝,以免因为蟹太寒凉,导致身体不适。

3、饮食不分时节

饮食养生的一个重点是要注意食物时节,不宜食用的时候吃了不会达到养生的目的。例如食物本身处于危险期,或我们的身体处于和某种食物特质相冲突的阶段,这些时候就需要特别的注意。蜂蜜有滋阴润肺的作用,但是在农历7月的时候最好不要吃蜂蜜,因为大多数有毒的植物都在农历7月开花,密封会采集有毒植物的花蜜,因此酿出来的蜂蜜也会含毒。生姜也不宜在秋季饮食,因为属于辛辣的食物,容易出现秋燥问题,导致耗气伤神。瓜类食物也属于阴寒食物,多吃会伤脾胃,秋季也不宜多吃。

4、过多食用燥热之食物

秋季燥邪当令,肺为娇脏,和秋季燥气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所以很多慢性的呼吸系统疾病都从秋季开始复发或情况加重。秋季饮食要避免过于燥热的食物,煎炸类的食物则需要避免。另外,人体为了迎接寒冷的冬季,往往会贮存脂肪,秋季热量的摄取会大于散发,所以肥胖的人士在秋季中更应该吃低热量的减肥食品。立秋之后饮食上要增加酸,增强肝脏功能,苹果、葡萄、山楂、柚子等水果含水量多,又偏酸,可以多吃。

5、过多食用辛辣生冷之食物

秋天的饮食要注意尽量少吃刺激性强、辛辣、燥热等的食物,同时也要避免各种湿热之气积聚体内。有辛香气味的食物可以散发体内的湿热之气,例如芹菜等,秋季可以多食用。另外还需要注意秋季气候由热转冷,人体的生理代谢也会顺应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所以饮食中也需要注意不能过于生冷,以免造成肠胃消化不良等的问题。

6、吃太多水生食物

水生植物大多是在秋季成熟,但是同时也是带有最多囊蚴的时节,所以秋季多吃水生植物的话容易受到感染。导致出现肠黏膜发炎、出血、水肿、溃疡、腹泻、食欲不振,儿童脸部浮肿、发育迟滞、智力减退等现象,严重者甚至因衰竭或虚脱导致死亡。秋季少吃这类的水生植物为佳。

如果觉得《暴饮暴食症的危害有哪些如何克服暴饮暴食的习惯》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