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健康,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抑郁症健康 > 对慢性失眠症的新观点

对慢性失眠症的新观点

时间:2018-10-31 15:02:32

相关推荐

失眠症,是睡眠障碍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类疾病。而在国际睡眠障碍分类中,第一大类睡眠疾病,即内源性睡眠疾病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心理生理性失眠症。数年前,美国进行的全国性普查结果为,27%的人有过失眠经历、9 %的人患有慢性失眠症。研究者认为:失眠的慢性化,是由于存在失眠得以长期持续的因素,其中,除去客观环境因素以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心理生理因素,包括对睡眠的不合理信念和态度、非功能性的睡眠行为,导致出现夜间情绪焦虑。以往,人们通过研究发现,失眠症患者的上述问题有明显的人格因素。

对此,笔者认为:非功能性的睡眠行为、夜间情绪焦虑即对睡眠环境的心理和生理唤醒、对睡眠的不合理信念和态度,反映了患者的一种应对方式,它可能比人格因素对睡眠有更直接的影响。当人们刚开始出现失眠的时候,失眠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应激源并由此产生应激过程。怎样看待此应激源?怎样利用个体内部资源完成应激过程?怎样判断外界因素和自身因素对睡眠的影响?都反映了患者对失眠现象的应对方式和心理控制源特征。笔者调查了慢性失眠症患者对睡眠的不合理信念、非功能性睡眠行为,还有夜间情绪,即某些心理生理唤醒水平;用应对方式量表和内-外控量表评估慢性失眠症患者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内 -外控制源。通过这一研究,笔者探讨了患者的应对方式和心理控制源对他们的非功能性睡眠行为和不合理信念的影响。统计显示:慢性失眠症组与睡眠正常组比较,前者有更多的对睡眠不合理信念、非功能性睡眠行为和夜间情绪问题。

对睡眠的不合理信念

患者对睡眠的不合理信念有 3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大多数患者表现为对失眠结果的扩大化,包括对身体健康、对白天的生理和心理功能方面的影响,认为失眠会给身体带来持久、实质性的伤害。例如:年轻患者担心自己的记忆力受损,其中年轻女患者还担心失眠损害容貌,还有人担心长期失眠会导致精神分裂症;上了年纪的患者则担心失眠会引发心脏病或消化系统疾病等。患者会把白天的负性情绪,如焦虑、易怒等归咎于失眠的影响,对失眠的恐惧程度大于睡眠正常者。国外研究者描述失眠与白天焦虑的关系时,认为有白天情绪焦虑的患者与无明显白天情绪焦虑患者比较,失眠程度无差别;白天焦虑、抑郁和身体不适症状与前一天晚上入睡前的焦虑水平正相关,与失眠程度无相关。这说明,把白天的负性情绪归咎于失眠是不准确的。第二个方面是,患者对睡眠时间不切实的期望,认为每晚睡眠应有一个固定时间,通常不能少于 8小时,如果不够就不利于身体健康,不承认个体对睡眠需求的差异性和睡眠质量的重要性。第三个方面是,对造成失眠的错误归因,认为主要是外界环境所致,或自己身体某些部分不健康有病。

非功能性的睡眠行为

在上述不合理信念的影响下,慢性失眠症患者长时间保持着一些非功能性的睡眠行为,如晚上即使不困也要准时上床,甚至认为既然入睡时间长就应比别人更早上床睡觉。结果使患者的睡眠效率普遍低于 80%;或因采取一些方法力图控制自己的睡眠,反而增加了夜间紧张程度;早晨醒后也要躺在床上试图再睡,力争睡够一个固定的时间,导致一些患者睡眠节律往后延迟。这样,在夜间,面对长时间的觉醒和夜间环境,多数患者会产生夜间焦虑,对与睡眠相关的夜晚等时间以及床、卧室等环境线索形成了心理生理唤醒性条件反射。所以,很多患者一到晚上入睡时间,走进卧室或躺在床上就紧张,甚至比不睡觉有更强的兴奋性。多数患者反映,躺在床上经过一段时间仍不能入睡后,情绪变得焦虑、恐惧和抑郁,身体一些部位不适、尿频。例如,某位患者最多一夜上 9次厕所。

此时,患者还会伴随负性认知活动,如对睡眠绝望、自责等。这些负性思维活动的加强,又进一步提高了情绪焦虑水平。国外学者的研究发现,入睡前的心理生理唤醒,会提高患者在整个夜间的基础代谢率,出现更多的片段性睡眠,使患者不能保持正常的睡眠感。

应对方式

当我们清楚了慢性失眠症患者存在的上述两个问题,就要分析接下来的第三个问题,即对于失眠的应对方式。

与睡眠正常组比较,慢性失眠症患者具有自己的应对方式,使其解决问题因子的得分低于睡眠正常组,显示心理控制源外控。慢性失眠症患者的应对方式,表现在下述对对待失眠和日常生活两个方面的影响。

如果觉得《对慢性失眠症的新观点》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