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健康,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抑郁症健康 > 专家纠正骨质疏松症常见误区:骨质疏松患者也需适当锻炼

专家纠正骨质疏松症常见误区:骨质疏松患者也需适当锻炼

时间:2023-12-25 17:10:26

相关推荐

因为经常眩晕,患者怀疑可能是颈腰椎疾病、脑部疾病,甚至梅尼埃综合症等引起,但往往反复检查查不出问题,结果却是耳朵里的“小石头”惹祸。像头外伤后、梅尼埃综合征、骨质疏松、常服钙片、易得胆结石或肾结石等疾

1骨质疏松患者常服钙片当心“耳石症”

因为经常眩晕,患者怀疑可能是颈腰椎疾病、脑部疾病,甚至梅尼埃综合症等引起,但往往反复检查查不出问题,结果却是耳朵里的“小石头”惹祸。像头外伤后、梅尼埃综合征、骨质疏松、常服钙片、易得胆结石或肾结石等疾病的高危人群,耳朵里容易长石头,应警惕莫名眩晕,当心“耳石症”。另外,骨质疏松患者需当心身高缩水。

反复眩晕竟是“耳中有石”

临床上经常会遇到这样反复发作的眩晕病人:一般起床坐起、睡觉躺下或半夜向一侧翻身时,突然出现剧烈的天旋地转,往往还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更严重者,哪怕只是做抬头、弯腰等动作,也会诱发眩晕。

“耳石症”极易被误诊

“耳石症”是种常见疾病,但临床上却极易误诊。许多患者辗转于神经内科、心血管科、五官科、骨科等多个科室,被误认为是供血不足、心肌缺血、梅尼埃病、颈腰椎疾病等,反复检查查不出问题,补液吃药等常规治疗效果也不佳,花费巨大病情却无明显改善,其实只是一个“小石头”惹祸。

专家说,目前认为人的内耳由听力器官耳蜗和感知旋转动作的半规管组成,头部受到外伤或一些其他原因后,半规管内会产生一些细小结石,这些耳石随人身体或头部位置改变,发生脱落,在半规管内滚动,立即或在极短时间内引发眩晕感受。

很多患者出现眩晕,首先考虑是脑内问题,实际上,约20%至50%的眩晕都是由耳朵原因导致,但很多这样的病例常被诊断为颈椎病,且现在伏案工作人群增多,不少患者一拍颈椎片还都有点小问题,容易简单把眩晕和颈椎病画上等号,导致误诊。

常服钙片者是高危人群

据舒良医生分析,引起眩晕的原因比较复杂,包括高血压和低血糖等全身情况异常,内耳因素如:耳石症、梅尼埃综合征等,脑内因素如:脑供血不足、脑梗死、脑肿瘤等,其他还包括一些颈椎退行性变等。

舒良医生提醒,对“耳石症”,除外伤原因,像梅尼埃综合征、骨质疏松、常服钙片、易得胆结石或肾结石等疾病的人群,都是发病高危人群。虽然“耳石症”发病常见于40至60岁的人群,女性居多,但发病年龄跨度较大,接诊的患者从20多岁至90多岁都有,特别是高危人群,若有眩晕症状,还需警惕。

治疗上,若是可耐受手法复位治疗的患者,只要按医生指令逐步翻动身体和头部,最终使“耳石”回复原来位置并“嵌顿”,病情当场就会好转,甚至达到终生治愈。复位手法看似简单,实际操作还有不少技术含量,须由专业医生执行。

此外,预防“耳石症”复发,患者应避免过度疲劳。忌饮浓茶、咖啡和酒类等刺激性饮料,注意低盐饮食,遵循“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原则。病人在家发作时,最好马上到开设良性位置性眩晕专病门诊的医院就诊,特别是在疾病发病时就诊,效果最好。

不仅如此,许多年轻人因工作压力大,白领女性久坐办公室,缺少运动,骨质疏松也呈现出年轻化趋势。骨质疏松不仅会令人“变老、变矮”,还可能因骨折而生活不能自理,甚至威胁到生命。为此,专家建议防重于治,平时应多运动,适当补钙,延缓骨质疏松的到来。50岁以后若出现不明原因的腰背疼痛应及早就医明确。

身高缩水应及时检查

骨质疏松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临床表现为腰背疼痛、驼背、骨折等。专家介绍说,由于骨质疏松症在初期,患者没有什么特别病征的感觉,很多患者是在骨折之后才知道自己得了骨质疏松症,而此时,骨质疏松往往已经比较严重了。身高缩水是骨质疏松发展到较严重程度的一个临床上重要特征,但其发生的过程往往就是悄无声息,患者本身没有明显感觉,容易忽略。

当骨质疏松到一定程度时,椎体的结实程度就会降低,经长时间挤压,脊柱高度出现明显改变,人自然就要“矮三分”了。专家提醒说:如果身高缩小达3厘米以上,就要注意排查,是否由骨质疏松所致。

髋部骨折完全恢复不容易

作为一个常见的老年性疾病,患上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后果不是“矮人三分”,而是骨折。骨折不是小事一桩,在临床上主要发生在骨质疏松区域,如髋部、胸腰椎、桡骨远端、肱骨近端及踝部等。其中尤以髋部骨折较为常见,对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也较大。根据有关统计,髋部骨折,术后身体功能能够完全恢复的不到30%,有近60%的人生活不能自理或不能完全自理。

另外,由于骨折后必须要绝对卧床,故容易发生坠积性肺炎、深静脉血栓、泌尿系统感染、褥疮及心脑血管异常等。一项针对北京地区50岁以上人群的调查显示,发生髋部骨折后1年之内,患者死于各种合并症的多达20%,存活者中约50%致残,生活不能自理。专家提醒,有家族发病史的,发生髋部骨折的几率更高,需要特别注意防范。

骨质疏松“防”重于“治”

骨质疏松尽早预防比治疗更重要,一旦发生骨质疏松,所带来的损失是难以挽回的,特别是到出现骨折导致生活不能自理甚至威胁生命等严重后果时,就为时晚矣。有研究显示,骨折老年人比没有骨折的老年人平均寿命短1-2年。预防骨质疏松除正确科学补钙外,还有加强锻炼,多活动。

我国营养学会制定的成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为800mg(元素钙量),这是获得理想骨峰值,维护骨骼健康的适宜剂量,目前普通百姓的钙摄入量远低于这个基本标准,大概仅有每天400mg-500mg。所以注意日常补钙很重要。“如何补钙?哪些食物补钙效果最好?”是大家问得最多的话题。

专家认为,补钙的最佳途径是通过日常食物补充,多吃含钙量高的食物,如牛奶、虾皮等。另外,补钙还不能忘记补充维生素D,它有利于钙在胃肠道的吸收,增加老年人肌肉力量。补充维D无非3个途径:食物、药物和必要的日光照射。对50岁以上的人,建议不要吃普通的维D片,可服用活性维生素D,活性的维生素D可不经过肝肾转化而直接在体内发挥药效,这样可降低肝肾的负担。

2专家纠正骨质疏松症常见误区:骨质疏松患者也需适当锻炼

骨质疏松症被称为影响中老年人健康的“隐形杀手”,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也成为了网友日渐关注与热议的健康话题。在网络上,针对骨质疏松症也存在各式各样的观点,却难以辨别其准确性。为此,特邀请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专科的张顺聪主任医师,为广大网辨析这些网络观点的真伪。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专科的主任医师 张顺聪

观点一:“骨质疏松症都是老年人的事情,与年轻人没有关系”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在街上看到弯腰驼背的多数都是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许多年轻人便认为:“我现在能跑能跳,骨头硬得很,骨质疏松症跟我完全没有关系。”

据张顺聪主任医师介绍,年轻人也可能患骨质疏松症。从临床上看,患骨质疏松症的中老年人比较普遍,这是因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退化、激素变化导致骨质的逐渐流失,引起骨质疏松。

年轻人也可能出现骨质疏松症,不过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机理与年轻人的不太一样,。年轻人患骨质疏松症绝大多数是继发性的,即继发于某些疾病,比如说糖尿病、心内科疾病,肾病等。

另外,多数人在30岁至40岁左右达到骨量的峰值,也就是说骨的质量和骨的强度达到一生中的最高峰,之后骨量会逐渐减少。加强体育锻炼可以让这个峰值更高,从而使骨持疏松时间延迟。体育锻炼少或从不参加体育锻炼,骨量的峰值可能会低于平均水平,这样就更容易引发骨质疏松。所以,预防骨质疏松必需从年轻开始就坚持体育锻炼。

观点二:“我的骨头不疼不痒,因此我没有骨质疏松”

腰背疼痛、关节疼痛、驼背等,是骨质疏松症显著地临床症状。因此,许多网友认为,自己的没有任何骨头关节疼痛的症状,证明自己的骨头很健康,一定没有骨质疏松。

对此,张顺聪主任医师强调,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在骨质疏松的初期,多数患者并不存在症状。骨质疏松症的症状往往与并发症出现相关。比如骨质疏松容易发生微骨折,而微骨折是导致骨痛。当骨质疏松症患者出现痛感,可能骨质疏松症已比较严重,甚至可能已出现骨的微骨折现象。并非所有的骨质疏松症患者都会感到疼痛,也并非出现疼痛了才是骨质疏松,多数患者在疼痛发生之前,已有了多年的骨质疏松。

观点三:“骨质疏松症的人骨头脆,最好不要锻炼避免骨折”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家属,会组织家中的老年患者静养,避免运动。他们的理由是:“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头脆,运动弄骨折了怎么办?”

张顺聪主任医师表示,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适当的运动有必要。一般提倡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进行适当锻炼。完全不运动或者长期卧床,会加重骨质疏松。

对于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运动要适当,锻炼需要掌握一个度。因为老年患者容易引起摔倒,应避免剧烈运动,应选择散步等缓和的锻炼方式,。如果骨质疏松症不太严重的患者,可适当进行慢跑。

观点四:“骨质疏松症是缺钙引起的,要治疗就要常喝骨头汤补钙”

许多网友知道钙对于骨健康的重要性,也了解骨质疏松症与钙的流失有重要的关系。因此,只要多补充钙质,就可以改善骨质疏松的情况。

对此,张顺聪主任医师解释,这个观点是片面的。首先,骨质疏松是由于缺钙引起的,但单纯补钙或者喝骨头汤不足以起到治疗作用。

大部分老年人出现骨质疏松不是因为缺乏“原材料”的问题,也就是说不是因为少补钙引起,往往是由于对钙的吸收能力差所导致,。因此在补钙的同时,建议补充维生素D,或多吃促进钙吸收的药物。如果是年纪特别大的患者,通过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也不一定能提高骨量。因为高龄患者,机体处于负平衡状态(也就是说身体里钙排泄的量大于身体对钙的吸收),钙的丢失比吸收更多,这样骨质疏松就会日益严重。这就好比如用一个桶在装水,如果桶是有破洞的,那么在装水的同时桶在不断的漏水,水永远装不满,甚至桶时的水会不断减少。所以对老年患者,尚需再补充些药物,来减少钙的排泄,比如说二磷酸盐等。

专家简介

张顺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专科主任医师、教授,AOSpine(AO国际脊柱研究学会)会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脊柱外科医师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骨质疏松学分会青年委员。

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骨质疏松症脊柱骨折、脊柱侧弯后凸畸形、脊柱结核、脊柱肿瘤的诊治。

医院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白云机场路16号大院

【相关视频】张顺聪:年轻人也需警惕骨质疏松 30岁后多锻炼

【相关专题】第三届“关注骨松健康生活”骨质疏松宣教暨义诊活动

3骨质疏松患者的食疗

适度的运动对骨骼的健康有很大的好处,有助于增强骨骼的耐受力,骨质疏松患者适宜每日适度锻炼,运动太多、太少都不适宜,运动的时间应该选择在光线充足的时段。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处于上升趋势,老年性骨质疏松在中国乃至全球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健康问题。骨质疏松症在骨折发生之前通常无特殊临床表现,因此骨质疏松患者要积极关注日常饮食习惯以做好预防工作。

骨质疏松患者的食疗:

粳米大豆粥

组成:粳米60克、核桃仁20克、大豆25克。

用法:将上三味洗净,加水1500ml煮粥,每晚服一次。

适应症:年老体弱,面色不华,精神不振,四肢关节疼痛等的骨质疏松症,或对钙的吸收功能较差者。

香菇肉丝豆腐汤

组成:香菇50克、肉丝100克、豆腐250克。

用法:将香菇浸泡后与肉丝同时入锅,加水1500ml,微火煮至熟烂后入豆腐及调料,日服一次。

适应症:更年期妇女,精神萎靡,体倦乏力,面色不华,腰脊酸痛,畏寒怕冷等脾肾阳虚之骨质疏松症。

黄豆排骨汤

组成:黄豆100克、猪排骨500克。

用法:将黄豆、猪排洗净入锅,加水3000ml,加佐料同煮。食黄豆、排骨、喝汤,每日一次。

适应症:老年手足抽筋,腰酸腿痛,关节疼痛的骨质疏松症,亦可作为预防缺钙长期食用。

发菜豆腐汤

组成:发菜100克、豆腐125克、虾皮5克。

用法:将上三味加水1000ml,加佐料煮汤,每日一次。

适应症:可预防骨质疏松(整理)症长期服用。

首乌粥

组成:大米(或小米)100克、首乌20克(布包)、榛子仁10克。

用法:将上三味加水1500ml煮粥,去首乌,每晚服一次。

适应症:更年期妇女,面部潮红,精神紧张,心烦易怒,头晕耳鸣,腰膝酸楚,四肢关节疼痛,失眠多梦等肝肾亏损型骨质疏松症。

猪肾煮核桃

组成:猪肾二个(切块)核桃肉50克、黑豆100克。

用法:上三味加水约3000ml,加调味品同煮至熟烂,分早晚二次服食。

适应症:年老手足抽筋,腰痛不已,四肢关节不利,夜尿频数,疲乏倦怠等肾精亏损型骨质疏松症。

健康网温馨提示:老年性骨质疏松的预防重点在于防止骨质进一步丢失,要保护好脆弱的骨质,就要从日常的生活习惯做起。

4骨质疏松症要早发现早治疗 需注意避免9个误区

由于国人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度不高,不少人群对骨质疏松的发现和治疗也存在一些误区,导致骨质疏松症患者仍不断增加。近日,四川省疾控中心、省预防医学会慢病分会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 《防治骨质疏松知识要点》,专题解答了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相关问题,希望有更多的人群了解骨质疏松症,预防和有效治疗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它的主要特征是骨矿物质含量低下、骨结构破坏、骨强度降低、易发生骨折。疼痛、驼背、身高降低和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特征性表现,但有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在疾病早期常无明显感觉。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直接后果,轻者影响机体功能,重则致残甚至致死,常见的骨折部位是腰背部、髋部和手臂。髋部骨折后第一年内由于各种并发症死亡率达到20-25%,存活者中50%以上会有不同程度的残疾。

骨质疏松症受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影响。先天因素指种族、性别、年龄及家族史;后天因素包括药物、疾病、营养及生活方式等。年老、女性绝经、男性性功能减退都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原因。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包括老年人、女性绝经、母系家族史、低体重、性激素低下、吸烟、过度饮酒或咖啡、体力活动少、饮食中钙和维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摄入少)、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应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骨质疏松症可防可治

人的各个年龄阶段都应当注重骨质疏松的预防,婴幼儿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都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密切联系。人体骨骼中的矿物含量在30多岁达到最高,医学上称之为峰值骨量。峰值骨量越高,到老年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时间越推迟,程度也越轻。老年后积极改善饮食和生活方式,坚持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可预防或减轻骨质疏松。钙质的摄入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嗜烟、酗酒、过量摄入咖啡因和高磷饮料会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病危险。人体的骨组织是一种有生命的组织,人在运动中肌肉的活动会不停地刺激骨组织,使骨骼更强壮。运动还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反应性,改善平衡功能,减少跌倒的风险,这样骨质疏松症就不容易发生,中国人饮食中所含维生素D非常有限,大量的维生素D3依赖皮肤接受阳光紫外线的照射后合成。经常接受阳光照射会对维生素D的生成及钙质吸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任何时候治疗都比不治疗好

骨质疏松症任何阶段开始治疗都比不治疗好。及早得到正规检查,规范用药,可以最大程度降低骨折发生风险,缓解骨痛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其防治策略包括基础措施和药物治疗两部分。基础措施包括调整生活方式和骨健康基本补充剂。调整生活方式包括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注意适当户外运动,避免嗜烟、酗酒。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采取防止跌倒的各种措施。骨健康基本补充剂包括钙剂和维生素D。药物治疗包括抗骨吸收药物、促进骨形成药物以及一些多重机制的药物,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应用。

骨质疏松症的9个误区

喝骨头汤能防止骨质疏松。实验证明同样一碗牛奶中的钙含量,远远高于一碗骨头汤。要注意饮食的多样化,少食油腻,坚持喝牛奶,不宜过多食入蛋白质和咖啡因。

治疗骨质疏松症等于补钙。简单来讲骨质疏松症是骨代谢的异常造成的,因此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不是单纯补钙,而是综合治疗,提高骨量、增强骨强度和预防骨折。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特有的现象,与年轻人无关。骨质疏松症并非老年人的“专利”,如果年轻时期忽视运动,饮食结构不均衡,导致饮食中钙的摄入少,体瘦,又有不良嗜好,就会使骨质疏松症有机会侵犯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的女性。

老年人治疗骨质疏松症为时已晚。从治疗的角度而言,治疗越早,效果越好。而老年人一旦确诊为骨质疏松症,应当接受正规治疗,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靠自我感觉发现骨质疏松症。多数骨质疏松症病人在初期都不出现异常感觉或感觉不明显。高危人群无论有无症状,应当定期去具备双能X线吸收仪的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查,有助于了解骨密度变化。

骨质疏松症是小病,治疗无须小题大做。骨质疏松症平时不只是腰酸腿痛而已,一旦发生脆性骨折,尤其老年患者的髋部骨折,导致长期卧床,死亡率甚高。

骨质疏松症治疗自己吃药就可以了。对于已经确诊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应当及早到正规医院,接受专科医生的综合治疗。

骨质疏松容易发生骨折,宜静不宜动。保持正常的骨密度和骨强度需要不断地运动刺激,缺乏运动就会造成骨量丢失。

骨折手术后,骨骼就正常了。骨折手术只是针对局部病变的治疗方式,而全身骨骼发生骨折的风险并未得到改变。因此,我们不但要积极治疗骨折,还需要客观评价自己的骨骼健康程度,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骨质疏松症,防止再次发生骨折。

5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已成为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妇女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它的严重后果在于一些不经意的活动或创伤都可能引起骨折,其中老年人较常见的髋骨骨折多数需要手术治疗和长期卧床,极易发生多种并发症而成为致死因素。据报道,髋骨骨折3个月内死亡率为12%,6个月为18%,1年内死亡率高达50%,幸存者的生活质量50~70%因活动受限而下降,给患者本人造成极大的痛苦,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骨质疏松症的确切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与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环境因素有关,而营养失衡、不良嗜好和缺乏体育锻炼是诱发此病的重要可控环境因素,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控制好这些因素,就可以降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或减慢该病的发展速度。

摄入充足的钙

骨骼的硬度取决于其骨质含量,骨质含(整理)量越高,骨骼越坚固。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特征是骨质含量减少。人的一生其骨质含量的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骨量上升期,出生后骨质含量不断增长,约在30岁达骨峰值;第二阶段是骨代谢平衡期,在30~40岁左右,骨质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此后进入第三阶段的骨量减少期,即骨质含量开始不断减少。在骨量上升期达到的骨峰值越小,越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

骨质由其韧性的骨基质(主要由胶原蛋白构成)和坚硬的矿物质组成,两者互相匹配,使骨骼得以胜任保护、支持人体和运动的使命。如骨基质含量不足,骨头只要稍加受外力就易破裂;如矿物质不足,骨头硬度就会减低,容易弯曲。钙是骨矿物质的主要成分,人体总钙量的99%存在于骨质和牙齿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与一生中钙摄入量有密切关系,因此,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应从青少年开始,在青少年开始就有足够的钙摄入,可增加骨矿化程度,使成年后骨峰值增加。保证有足够的骨质储备,预防老年后出现骨质疏松。另外,长期保持足量钙摄入,可使女性闭经后以及进入老年期后的骨密度较高,骨质疏松速度减慢,骨折的危险性也会降低。

钙的每日合理摄入是小学生800毫克、中学生1000毫克、成年人800毫克、老年人1000毫克。乳和乳制品含钙量多且吸收率也高,是优先选用的补钙食物。对于伴有高脂血症的老年人,可选用脱脂奶或低脂奶。可以连骨或壳吃的小鱼、小虾、坚果(如花生、核桃)和大豆含钙量也多。必要时也可选用钙强化食物或钙剂,但每天钙摄入量不应超过2000毫克,否则会出现钙过量而引发各种副作用。

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骨质疏松症的发生还与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C、D、K等)和矿物质(锰、镁、铜、锌等)的缺乏有关。维生素D可促进小肠钙的吸收和骨质钙化。人体皮肤在紫外线作用下可合成维生素D,所以应适当多晒太阳,以增加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维生素A和维生素C参与骨基质中胶原蛋白和粘多糖的合成,也利于骨钙化。奶类、蛋类、鱼卵和动物肝脏富含维生素A;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C;深色的蔬菜、水果和薯类富含类胡萝卜素,可以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这些食物可多吃。但含草酸多的菠菜、空心菜、洋葱头等不宜多食,因为草酸会干扰钙的吸收。锰、镁等矿物质参与骨质的矿化。适当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可更好地达到均衡的营养,有助于防止骨质疏松。

适量的蛋白质

蛋白质可促进钙的吸收和储存,是合成骨基质的重要原料,但过量摄入蛋白质也可能促进钙的排泄,故应适量供给。

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吸烟、酗酒、高盐饮食、喝大量的咖啡、活动过少或过度运动等均是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要尽量避免。不过合理的体力活动有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在负重活动状态下更能使钙质有效地吸收于骨组织中,也就是说,缺钙者经常参加适量的运动锻炼,如跑步、爬山、上下楼梯等,使骨骼“承重”,才能有助于防止骨质疏松,提高补钙的效果。

总而言之,平日注意摄入均衡的膳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合理的体力活动,有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发生或减慢其发展速度。

如果觉得《专家纠正骨质疏松症常见误区:骨质疏松患者也需适当锻炼》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