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健康,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抑郁症健康 > “中二年纪”孩子情绪失控 父母怎么办?

“中二年纪”孩子情绪失控 父母怎么办?

时间:2021-01-29 06:54:16

相关推荐

一些孩子到了青春期(初中阶段),也就是所谓的“中二年纪”,会经常出现情绪失控。父母有时明明只是提醒要带好物品(雨伞、饭盒、公交卡、手机),孩子却表现得格外激动,非说家长太啰嗦。

父母在这种情况下懵然无措,无论是跟孩子互怼,还是闭口不言,或者说理似乎都不是太好的选择。

为什么孩子在“中二年纪”就不再是小时候那个又听话又懂事的样子呢?新出版的《做父母那点事儿:给中学生家长的10堂心理课》一书就指出,青春期孩子的大脑还没有长好。按照心理学家、脑科学专家的研究,大脑各个区域并不是同时成熟的,大脑皮层之下的网络最先发育,包括与情绪表达相关的区域,以及与想要获得快乐的愿望相关的区域。稍晚发育的是前额叶皮层,也就是帮助个体应对压力或冲动时做出更为谨慎、周到、深思熟虑的反应的区域。

这就是为什么青少年有时会参与、憧憬冒险,尤其是同龄人在身旁时,就更有意愿冒险。而成年人发育成熟的前额叶皮层则会抑制类似的行动。书作者指出,家长们应当了解孩子的大脑发育特点,不要在孩子情绪爆发的阶段继续火上浇油,要抓住时机在孩子接受的情况下帮助孩子进行情绪管理训练。比如,在孩子莫名其妙发火,总觉得自己心里堵着一股气的情况下,父母应当注重调节孩子的情绪,采取安抚的方式,使其恢复必要的冷静。只有在冷静的状态下,孩子才可能学会体悟他人的情绪。

当然,这也不是说要一味纵容孩子的坏脾气。《做父母那点事儿:给中学生家长的10堂心理课》书中指出,对于青春期的孩子,父母应当明确划定家庭的规则和底线,什么不能做,什么能做要很清楚,不能任由孩子随意突破底线、破坏规则。事实上,父母设定规则和底线,同时又能做到对孩子的诉求予以灵敏回应,增强关爱,增强沟通,更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心智健全程度,避免其成年后出现对社会和他人的适应不良。

《做父母那点事儿:给中学生家长的10堂心理课》书中指出,青少年的“中二年纪”,其实也是大脑各区域飞速发育的阶段,尤其是其大脑中负责冒险行为的区域在青春期会更加活跃,使得孩子更加容易冲动冒险,而他们、她们用于问题解决的神经回路很可能到了成年期才能稳定下来。这种情况下,父母要创造条件让孩子学会冷静来看待自己的习惯、行为、心理,在青春期学会自我调节,避免不良习惯、习气带入个体成年。

《做父母那点事儿:给中学生家长的10堂心理课》这本书比较翔实地探讨了青少年成长中的亲子关系热点、重点问题,比如青春期孩子情绪多变、抑郁,孩子不愿跟父母交心、孩子厌学、拖拉、注意力不集中总是走神、沉迷手机短视频,等等,就此进行了心理学、脑科学、神经科学等多学科的挖掘,梳理了青少年“中二年纪”的心理成长特征,并由此给出了父母与孩子相处、引导孩子成长的具体建议。

正如书作者所谈到的那样,养育孩子、引导孩子成长,这个过程本身也是父母自我成长的历程,对于孩子成长规律的把握,对于孩子心理需求的回应,有助于塑造更为良好的亲子关系,使得父母和孩子能够在见证彼此成长的过程中更好地接纳对方、接纳自己,留下更多亲子友好相处的温馨记忆。

如果觉得《“中二年纪”孩子情绪失控 父母怎么办?》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