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健康,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抑郁症健康 > 到底是你不自信还是孩子不自信?

到底是你不自信还是孩子不自信?

时间:2023-08-12 22:28:46

相关推荐

前几天我刚认识了一个小朋友,这是一个刚上初中的女孩子,文静、乖巧,一眼看去就是老师和家长眼里的好孩子类型。

可是这个小姑娘对我说:“我特别害怕别人否定我,因为别人否定我就会讨厌我,没有人保护我,所以我每天都在想怎么能够让老师喜欢我。我必须要努力上进,学习成绩好。我也在想怎么能够让同学们不欺负我,我必须得让他们觉得从我这里获得了很多的东西。”

是不是生气了?有没有累了?会不会受委屈?愤怒、悲伤、烦躁,这些她完全不敢表达。她表现得再好,都觉得自己很自卑,她在老师父母眼里再优秀,也是不自信的。

女孩子的父母很担心她不自信的状态,可是,通过了解我却发现,小姑娘的不自信恰恰是来自于父母对她的影响。

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的自信心很重要。谁都希望能够培养出一个自信有力量的孩子,可遗憾的是,撼动孩子自信根基的不是别人,正是父母自己。

自信心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培养起来的。对于孩子来说,最初的自信是需要通过外界的反馈来建立的,因为小孩子的生活经验比较少,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比较弱,通常情况下需要成人的辅助,这种行为模式下,他们对于自己能够应对外界环境的能力,自然就会存在信心不足,是正常的心理反应。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帮助孩子去体验自信的感受。

那到底什么是自信呢?心理学的研究理念认为,自我效能感、自我表现和成就感三个维度,反应了一个人的自信水平。简单来说,自我效能感就是我能做到,自我表现就是我要去做,成就感就是我做到了。

比如孩子搭积木。当他觉得我能够把积木搭起来,这个时候就叫做自我效能感,这是他对于自己的一个主观的认知;然后他就会去尝试,这个尝试就是自我表现,这是驱动力;最后,他成功的搭起来了,他做到了,这个就是成就感,是他在情绪层面的一个积极的体验。

如果在认知层面上孩子觉得自己是一个有能力的人,那他就会更积极的自我表现,从而获得更多的成就感,而这样的成就感,反过来又能强化他的自我效能感,就这样循环,进而建立和强化了孩子的自信心,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一个自信的品质。然后这个品质就会成为他个性中很稳定的一部分。

而作为家长,很多时候我们非但没有帮助孩子体验自信的感觉,反倒是起了反作用。

是你不自信还是孩子不自信?

我咨询过的案例中,有这样一个例子:曾经在一个小组里面有四个小朋友,他们需要通过投票来选一个小组长。在竞选前呢,这个小男孩A为了给自己拉票,就对小男孩B说:一会儿投票的时候,你选我一票,我选你一票,让咱俩都至少有一票。那这个小男孩B呢就答应了。

结果到投票的时候,小男孩儿B特别守信,他投了A一票,但是这个A耍了个心眼他没有投B。最后结果我们可想而知啦,这个A当选了。这个小男孩B很沮丧,在活动结束以后就跟妈妈讲了这件事情,妈妈听完了以后呢,知道孩子被捉弄了呀,被欺负啦,就特别着急,而且她认为在这个相处的过程中,自己的孩子是不那么自信的,他处于跟随的一个位置,妈妈也因此非常的焦虑。后来我跟跟爸爸聊了一下,发现爸爸和妈妈有完全不一样的看法。

爸爸认为在这个事情上面,自己的孩子信守了承诺,他没有做错事情,而且应该得到肯定。你看,同样的事情,爸爸认为就是有成就感的事,妈妈认为是有挫败感的事情,为什么这么不同?其实这中间就有他们自己的自信水平的投射。

爸爸比较自信,所以他看到了孩子的行为值得肯定。妈妈没有那么自信,所以她就忘了最核心的原则——信守承诺,更多感受到的是对孩子的担心,觉得她的孩子被欺负了。

所以,当我们想要帮助孩子提高自信心的时候,我们父母自己的自我成长也非常重要,只有我们提高了自己的自我效能感,才能更客观的看待孩子的行为。

除了父母自身的自信水平之外,我们还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夸大化。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随便贴标签。比如有一个孩子各个方面发展都不错,大部分的情况也能够很好地完成任务,只是他在画画方面表现的不自信,因为他真的不太会画,那如果你因此就说这个孩子不自信,就相当于给他贴了个标签,这样的标签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他反而会更退缩。

如果今后遇到孩子不擅长的事情,你可以认为只是孩子在某一方面遇到了一些困难,我们就把注意力聚焦在想办法解决这个困难上,那不管是你还是孩子,压力都会小很多了。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去帮助我们的孩子建立自信心呢?有三个方面可以供大家参考。

1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孩子在与父母的依恋关系中,能感受到足够的安全感和认同感,他就会有探索世界的勇气,他会觉得自己是重要的,进而产生更多的勇气去尝试新鲜事物。

2给孩子正面的评价。

正面的评价不是一味的表扬,过度的表扬可能会导致孩子的不合理期望和认知,正面的评价,着眼点在于,关注孩子的努力和方法,而不是结果。

3帮助孩子将成功经验和自我绑定。

孩子建立自信有两个条件。第一是确定这件事是“我”做的;第二是这件事的成功和“我”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我们要帮助孩子建立这种联系。比如多陪孩子去参与各类游戏,让孩子有更多机会去确定:这件事是我做的。当我们陪孩一起完成各项游戏、运动或者挑战的时候,孩子们的自信心就在悄悄地建构了。

最后,请记得完成之后,一定要明确告诉孩子:这是你做的,是你把这件事做成功的,你很棒。

●谁没有过无法倾诉的崩溃

●必看!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心理特征及沟通方法指南!

●阅读,扩展的不仅仅是你的视野……

●一个人的毅力究竟有多强大?

育儿之路,朝华相伴

如果觉得《到底是你不自信还是孩子不自信?》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