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健康,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抑郁症健康 > 畏难情绪得趁早解决!

畏难情绪得趁早解决!

时间:2020-12-16 02:38:17

相关推荐

老师们经常都会遇到一类同学,他们对题目是有所划分的,自己认为简单的题目很快就完成,认为较难的题目根本不会动手,他们已经认定这些“难题”解不出来。即使老师反复提醒催促,也只是磨磨蹭蹭,不会真的动手、动脑去思考解决。长此以往,他们只会做自己心中的简单题目,“难题”就变成一道坎,横在试卷上,也横在他们的思想里,难以逾越。

这其实就是老师和家长们常说的畏难情绪。

孩子有了畏难情绪,无论对学习还是对生活都是不利的。畏难情绪与自信心正好是相对立的。对于学习,有了畏难情绪,就可能考不出好成绩;要是对生活有了畏难情绪,孩子会对生活失去信心。畏难情绪会阻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畏惧情绪,并非表现在所有的事情上,往往只是对某件事情,或者是一件事情的某一方面有畏难情绪。

孩子的畏难情绪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兴趣。而兴趣的消失又主要是教育方法不对所致。畏难情绪的表现是,不愿意做某件事情,没有主动性;做事情没有信心,对自己做的事情持怀疑态度;对父母要求做的事情和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打怵,能躲就躲,能藏就藏,就连自己原来最愿意做的事情要是产生了畏难情绪,也没有信心做好。长期下去能使孩子养成懒惰,有依赖性,甚至父母不帮忙做,自己就不做。

可以说,畏难情绪对于孩子的学习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父母如果发现孩子有了畏难情绪,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消除孩子心理上的障碍,帮助孩子度过这一“危险期”。

父母要针对孩子畏难情绪的表现进行全面综合分析,看看是哪方面有了畏难情绪,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主要是在老师还是在父母。

如果是学校的原因,父母应及时与学校取得联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努力配合老师做好工作;如果原因在父母,做家长的要调整思路,改变教育方法,同时,要主动找老师,争取老师协助做好配合教育。

孩子产生畏难情绪,父母应当多从自身的教育方法上找原因,要先改变自己的看法,克服孩子难教的畏难情绪,这是帮助孩子克服畏难情绪的前提。

父母要有耐心,要善于做细致的教育工作。在方法上要变强制孩子学习为启发孩子学习,促使孩子接受父母的教育,最终把父母的积极性转化为孩子主动学习和做事情的积极性。

注意从调动孩子的思维积极性出发,加强对孩子情感、意志等心理品质培养,还要加强对孩子的兴趣培养,要让孩子对所做的事情有感情,愿意去做,然后再研究让孩子怎样做得好。

还可以通过帮助孩子制定目标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但目标要切合孩子的实际,不要超过了孩子能达到的水平,造成孩子胆怯,产生新的畏难情绪。就是说制定目标的目的是要孩子树立自信心,克服畏难情绪。

这里值得强调的是要改变孩子的畏难情绪父母不要急于求成,开始时的目标可以定得低一点,然后逐步地提高要求,让孩子逐渐适应。

这就像跳高,孩子最高能跳160公分,一下子升到这个高度,孩子可能跳不过去,如果分为120公分、140公分,最后再到160公分,安排3个台阶,跳过160公分就容易了。

让孩子完成目标也是这个道理。要帮助孩子实现学习目标,还要帮助孩子解决学习的目的问题。

孩子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把畏难情绪变为必胜的信心。家长在帮助孩子克服畏难情绪时,要注重教育的过程,不要过分强调结果,所以家庭教育更应该注重过程教育。

过程教育与结果教育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好的过程就不可能有好的结果。

做最好的父母—最好的自己

怎样提高学习效率?

计算题老是出错,是太粗心了吗?

适合自己的复习资料才是最好的

如何正确听课?

联系我们

电话:81683097、18908338172沙龙汇三楼(沙区人民医院、八中本部对面)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如果觉得《畏难情绪得趁早解决!》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