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健康,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抑郁症健康 > 恩诺教育:一个抑郁孩子的内心世界到底有多可怕?(父母须知)

恩诺教育:一个抑郁孩子的内心世界到底有多可怕?(父母须知)

时间:2018-12-28 06:25:25

相关推荐

恩诺教育首席心理咨询专家---周建林老师说过,抑郁症是一种情绪障碍,与心情低落不同,它需要靠人的意志去改变。

如果一个孩子长期处于低沉的状态,自己没办法走出这种心灵困境,就是患上抑郁症了。

有些抑郁孩子的“不快乐”,不是劝劝就能好的,它就像古老的钟摆一样,时好时坏。

之前小编看过一个新闻,有个正值豆蔻年华的少女因为抑郁自杀了,只留下一封遗书。

其中有一句话是“我很痛苦,觉得每天的生活都没有意义,我找不到乐趣,找不到对任何东西的兴趣。妈妈你常说让我开心点,是啊,我已经尽力开心了,可真的没有什么值得开心的。”

女孩在外人看来没有任何问题,只是喜欢一个人独处,然而这就是典型的抑郁症。

当时有人在新闻评论下说:“不就是心情不好嘛,至于轻生吗?现在的孩子究竟怎么了...”

看到这轻描淡写的话,小编如梗在喉。

这些年来,因为抑郁症而走上绝路的青少年,已然多不胜举:

14岁男孩,将菜刀挥向自己左手,连砍6刀,血肉模糊。

21岁女孩,站在峨眉山景区的舍身崖,面对大量游客的劝阻,说了句谢谢后,一跃而下。

当绝望侵袭这些人的心间,就像黑暗在吞噬一切,把他们慢慢地拖向深渊。

目前,很多父母都误以为孩子抑郁只是因为心情不好,多安慰安慰就能痊愈:

“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吗?”

“你不要胡思乱想。”

“多休息,很快就会好了。”

然而这种一味地安慰,只会给孩子增加更沉重的心理负担,正应了那句“我坠入无边黑暗,每天徘徊在生死边缘。”

周老师提出:一般抑郁的孩子,内心都明白这一切行为很荒谬,但却无法找到任何解决的方式,所以内心的焦虑就开始产生了,他们思考变少了,感知也变少了,好像觉得自己已经没什么价值了。

也有人说过:“乐观开朗的孩子,是不会得抑郁症的。”

但其实不然,根据恩诺教育遇到多起案例表明,抑郁的孩子并不全都是内向、沉默的,他们更多是以开朗的形象示于人前。

周老师指出,这种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微笑抑郁者”。

他们隐瞒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把微笑当做生活的面具。但没有人知道,在微笑的背后,那个与黑暗纠缠不清的孩子拥有着怎样的痛苦。

那么,各位家长该如何分辨自家孩子是情绪不好,还是有抑郁倾向呢?周建林老师提出了以下几种情况:

1、抑郁情绪持续两周以上;

2、对以往的爱好失去兴趣;

3、变得自卑或极度的负罪感;

4、嗜睡或失眠;

5、无法集中注意力;

6、浑身乏力,焦躁或迟钝;

7、有反复轻生念头,并且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

当孩子出现以上症状时,就需要各位父母警惕起来,他们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倾向。

周老师还提出,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问题,需要做到防患于未然:

1、让孩子多运动

研究证明,运动能加强新陈代谢、疏泄负性心理能量,也有助于增强体质,使孩子产生积极的心理感受。

2、保证孩子的睡眠质量

睡觉是生命之源,良好的睡眠能有效地帮助孩子预防抑郁心理。

3、注意调节孩子的心理情绪

注重培养孩子保持心理平衡的能力,当他们遇到压力时,积极引导他们去排解负面情绪。

4、营造良好的家庭关系和社交关系

让孩子多交朋友,多和他人交流,遇到烦恼多和家人、朋友倾诉,以免不良情绪长期累积造成抑郁。

最后,恩诺教育赠给每位孩子:

孩子,你不必非得成功,你不必非得超越他人,你不必非得功成名就,你不必牺牲自己活得表面光鲜。

要学会取悦自己,去做一些“无用”的事情,给生活留白,这是很重要的。

因为,再黑的夜,终究会迎来黎明,远比黑暗更加明亮!

如果觉得《恩诺教育:一个抑郁孩子的内心世界到底有多可怕?(父母须知)》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