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健康,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抑郁症健康 > 我!终!于!找!到!了!解决焦虑的办法!

我!终!于!找!到!了!解决焦虑的办法!

时间:2021-02-20 05:09:12

相关推荐

01

还有3个月就要考研了。

前两天有好几个喵粉问小猫:“喵喵,马上就要考研了,我特别焦虑。明明知道时间不多了,但就是看不进去书,怎么办?”

喵简直太理解这些同学了。

当时为了逃避找工作,我没有参加秋招,而是选择孤注一掷地考研。随着时间一天天流逝,我也开始越来越焦虑:时间不够用,我复习不完怎么办?如果考不上研我是不是就完了?大家都在边参加秋招边考研,我没有找工作,是不是就没有出路了?如果考不上别人会怎么看我?会不会觉得我很失败?

这种焦虑的心情让我越来越易怒、烦躁,也很难静下心来:坐在图书馆里看书,有人走动、拉椅子、水杯叩击桌面的声音都会打断我的思路;旁边的人小声讨论问题,我的大脑里就会腾地升起一朵乱糟糟乌云;碰到难题,30min没有做出来就会产生一种想要撕书的冲动……感觉自己就像一只炸了毛的猫,谁惹我我挠谁。

雪上加霜的是,我开始频频生病,各种各样的病,最后甚至到了每3天进一次医院的程度。刚看好肠胃炎,又偏头痛,又发烧,又……男朋友骑车载着我去校医院的路上,总是会迎面碰到准备去上自习的同学们。想到本来就复习不完,我居然还花了大把时间在医院,就更复习不完了……我又开始陷入了无休止的挣扎。

02

终于熬到了12月月底。结果喵粉们都知道。因为数学拖了后腿,我又不甘心调剂,我没有读研。

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所有当时让我焦虑不已的“未来问题”一下子变成了“现实问题”:没有考上研,我该怎么办?

学院的施压,家长的催促,别人的否定和议论纷至至沓来。该你面对的,一样都逃不掉。

怎么办?只能硬着头皮去对付。

再后来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因为没有读研,我参加了国网二批招聘考试,顺利进入省公司管理岗,呆了快两年,辞职,转行到互联网,到现在开了自己的公司。

如果当时真的如期读研的话,我现在大概正和三年前一样,重新面临找工作的压力和抉择,同时苦于应付难熬的毕业论文。我本不喜欢自己的专业,继续报考它也是因为“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于是只好考本专业”。重新面临迷茫,还是没要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还叠加了一个年龄更大的焦虑。

和我现在清晰自信的人生简直是大相径庭。

你看,当时最让我焦虑的事情并没有发生——是不是考不上研我就没有出路了?

相反,因为走了另一条路,我过得更加精彩。

03

我们总是会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感到焦虑。

正在读书的同学因为迷茫而焦虑:我喜欢什么?擅长什么?我不想按照爸爸妈妈规划好的人生走下去,可我又不知道自己想过的人生是什么样的。

工作两三年的同学因为面临人生大事焦虑:年龄大了还没有男朋友怎么办?工作3年看到同学都结婚了,自己还在北上广漂着。父母催着回老家考公务员、结婚,我该如何选择?

已经结婚的伙伴也同样焦虑:孩子占据了自己生活中大部分时间,没有自己的生活;我真的一辈子就只能这样了吗?

因为大家都太焦虑了,所以各种自媒体深谙其道,三天两头再制造一波焦虑告诉你“你的同龄人已经抛弃了你”。啊呸!

别信那些鬼话。解决焦虑的办法就在你自己手中,和同龄人有没有抛弃你,没有半毛钱关系。

04

梁宁在《产品思维30讲》中说:焦虑是一种恐惧,它来自于对恐惧的想象。因为是想象,所以无从逃避,所以是一种持续的恐惧,就会内化为焦虑。

什么意思呢?

你因为考研时间一天天迫近而感到焦虑,是因为你害怕“没有考上”的后果。

你因为迷茫而感到焦虑,是因为你看到现实中的一些学长学姐,他们的选择并不是你想要的,你害怕过上这样的人生。

你因为年龄大了没有找对象而焦虑,是害怕社会中人们的议论纷纷和异样的眼光。

你因为全职在家感到焦虑,是因为害怕一辈子都要过这样的生活。

这些都是你内心深处的恐惧啊!它们就像是小恶魔一样,不断地在你耳边重复你不想看到的结果,还时不时提醒你“这个结果迟早会发生”;但是还没有发生,你就没办法躲开它,也没有办法解决它。

05

梁宁说,克服恐惧,最好的办法就是——直面恐惧。

摆脱焦虑,最好的办法就是:首先,找到你焦虑背后真正害怕的事情。比如说,你因为“年纪大了没有找对象焦虑”,其实背后你害怕的并不是“没有对象”这件事本身,而是害怕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自己,害怕亲戚在父母耳边煽风点火。

然后写下来,如果最坏的事情发生了会怎么样。

等你写下来以后,你会发现“最坏的事情”其实也没有那么糟糕。

比如,因为考研感到焦虑。最坏的结果就是没有考上。没有考上以后会发生什么事呢?真的没有出路了吗?

比如,我最后也没有读研,但也并不是没有出路。恰恰相反,这条路上的风景要精彩丰富得多。

比如,我现在的圈子里面有很多的大咖,和他们成为朋友以后深入了解,发现其中的很多人并没有很高的学历。其中不乏以前是中专生、二本三本的学生,但是他们凭借着自己在某一领域的钻研,还有悉心经营的人脉圈子,最终成为了某一领域的佼佼者。

再加上我工作两年来见识的人和事。我发现,在体制和事业单位,大家可能工作了很多年还会说某某是什么学校毕业的;但如果你跳出这个圈子就会发现,除了刚毕业的时候,好学校、高学历是一块过硬的敲门砖,等工作三五年以后,根本没有人care你的学历,大家都只会看你的工作经验、你在岗位上做出了什么样的成果。特别是我现在在互联网行业,学历因子被大大弱化了。

当然并不是说学历不重要,只是“没有你想的那么重要”。而且喵在前一篇文章中说了,以后自己还是会读研深造的,重要的不是学历而是学习的过程。喵想表达的是,考研并不是“唯一的出路”。并且,你什么时候想考——工作两三年再考,甚至换个专业再考都是可以的。

喵的梦想就是财富自由以后去读2个博士。反正有钱了,再也不怕别人说“这个专业找不到工作你不要读啊”,我喜欢什么就去读什么,哼~~就读不好找工作的博士,哼~

所以你看,即使“考研没考上”的最坏结果发生,其实也没那么坏,对不对?

你知道即使最坏的结果发生,依然有很多变好的可能性。所以只要全力以赴去努力就好了。你还对“考不上”感到恐惧吗?

再比如说,你因为年龄大还没有对象感到焦虑。到处去相亲,但是都不满意。你最担心的结果是什么?(比如)到40岁还没有结婚?

我的朋友中,确实有40岁以上依然独身的。她们事业有成、人际关系很好,他们依然坚信爱情,只是“在那个人出现之前,不想将就”。她们美丽精致,活的通透。我不觉得这是什么“最坏的结果”,相反还羡慕她们独立、自信又幸福满满的人生状态,期待自己在以后也能有这样的模样。

所以你看,即使“40岁还没找到对象”,依然可以活得自信幸福。你还感到恐惧吗?

还比如说,你因为一成不变的生活、看不到未来的工作感到焦虑;因为全职在家带孩子没有自我感到焦虑。最坏的结果,是在很长时间之内依然保持现状。

但这并不会永远是这样的状态呀。我妈妈39岁那年考上了注册监理工程师,在此之前经历过国企下岗、在家待业、重新工作被坑。从考上第一个证开始,一直到我大学毕业之前,她又考上了注册造价工程师、一级建造师……总共五个注册证。

如果你为自己30岁出头了还一无所成感到焦虑,那你看我妈妈,她在30岁的时候也一无所有,从39岁事业才刚刚开始,然后一步步成为我们当地小有名气的专家。

任何一次选择都不会决定你的一生,如果有,一定是因为在此之后你放弃了无数次选择的机会。

你知道即使此刻你一无所有,未来也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你还害怕短期内的停滞吗?

06

最后来说说,如何和焦虑和平共处。

梁宁还说,“如果一个人在工作中既没有愉悦,也没有恐惧,那他在这件事上基本不会有什么成就。”

某种意义上来说,焦虑也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我有一种长期的焦虑,就是担心自己“吃了上顿没下顿”,它源于创业和自由职业本身的不确定性。我接一篇商业约稿,这个月就有收入;不去接,我就没有钱吃饭了。

这种不确定性的焦虑让我想要分散风险。比如,拓展收入来源,不能只有写文这一条出路,还要有理财收入,未来还要拓展咨询与培训收入;比如,要去努力学习,不能让自己的思想落后于时代。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其实还是挺好的。

我只要在工作和写文章的时候,不让自己感到焦虑,全情投入就行了。但是平时反思的时候,适度焦虑恰是鞭策我努力进步的动力。

07

所以,

我们应当如何应对焦虑?

做最坏的打算。找到焦虑背后真正的恐惧,然后直面它。你会发现,你真正害怕的东西,不过尔尔。

做最好的准备,全力以赴去赢得那个你想要的结果。

愿大家都能与焦虑和平共处。喵~

如果觉得《我!终!于!找!到!了!解决焦虑的办法!》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