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健康,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抑郁症健康 > 什么是心因性抑郁症_抑郁症的预防_抑郁症的三大因素

什么是心因性抑郁症_抑郁症的预防_抑郁症的三大因素

时间:2023-08-06 08:42:13

相关推荐

什么是心因性抑郁症?由于诱发抑郁症的原因很多,导致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多样化,于是,医学理论上将抑郁症分为四大类型,心因性抑郁症就是其中一种,心因性抑郁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也是最典型的一种抑郁症。

1什么是心因性抑郁症

心因性抑郁症主要指由受到外界的不良刺激或者内心的矛盾冲突所致。往往在受到超强精神打击后急性发病,如遭遇天灾人祸等,也有少数是缓慢起病的,如长期被拘禁后因绝望而导致的心因性抑郁症。

一、神经症性抑郁。抑郁性神经症又称神经症性抑郁,是心因性抑郁症最常见的一种抑郁表现模式。其主要是由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也往往与病人的个性偏离有关;是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患者有治疗要求,但无明显的运动性抑制或幻觉、妄想,生活工作不受严重影响。

二、反应性抑郁。由强烈的精神刺激或持久的精神紧张等应激因素作用起病的。临床表现以突出的抑郁情绪为主要特征,同时也存在认知、行为和躯体调节功能等多方面的障碍,这一类心因性抑郁症症状表现容易被人理解,且与精神刺激因素有明显的关联,病程可长可短。一般认为在遭遇不良生活事件后,在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下,当超过了个体心理承受能力时就会出现心理障碍,通常认为未被解决的心理冲突是发病的基础。

专家提示,治疗心因性抑郁症的方法同样是采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并配以自我调整,心因性抑郁症的恢复情况还是较为客观的。如果心因性抑郁症症状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综合的心理治疗方式,以控制病情继续发展,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2心因性抑郁症的治疗有什么方法

1、寻找更多的乐趣。对于轻度抑郁,这很有用。行动能给自己带来快乐,我们需要不断努力,努力让自己不要忧郁,比如,拜访朋友,接受按摩,养养宠物,摆弄花草,去郊外走走,作画。如果这些都没意思,可以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2、认知疗法。你可能不能使自己走出抑郁,但你应该有办法使自己不要走向更深的抑郁。认知疗法,又称认知重组,可以教会人们认识并矫正抑郁思维。就像阿Q 精神一样,我们想自己犯了错误,但这个错误是每个人都可能犯的,包括老板,其他员工等等。而且这个错误不是不能改正的错误。这样能起到很好的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心因性抑郁症的治疗

3、体育锻炼。大量研究表明,运动,尤其是剧烈的有氧运动,可以改善情绪,减轻焦虑,增进食欲、睡眠、性兴趣、性功能和自尊。同时,运动还能使大脑与抑郁症相关的化学物质失衡转向正常。

治疗心因性忧郁症的方法同样是采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并配以自我调整,心因性忧郁症的恢复情况还是较为客观的.如果心因性忧郁症症状严重的忧郁症病人,可以考虑使用综合的心理治疗方式,以控制忧郁症的病情继续发展,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3抑郁症的三大因素

遗传因素

大样本人群遗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与患病者血缘关系愈近,患病概率越高。一级亲属患病的概率远高于其他亲属,这与遗传疾病的一般规律相符。

生化因素

儿茶酚胺假说:主要指抑郁症的发生可能与大脑突触间隙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的浓度下降有关;由于很多抗抑郁剂,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或者选择性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等使用后,虽然大脑突触间隙这些神经递质的浓度很快升高,但抗抑郁的效果一般还是需要2周左右才会起效,因此又有了5-HT和NE受体敏感性增高(超敏)的假说。

心理-社会因素

各种重大生活事件突然发生,或长期持续存在会引起强烈或者(和)持久的不愉快的情感体验,导致抑郁症的产生。迄今为止,抑郁症病因与发病机制还不明确,也无明显的体征和实验室指标异常,概括的说是生物、心理、社会(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正因为抑郁症目前病因不明,有关假说很多。

4抑郁症的预防

对抑郁症,一般人的理想,是预防疾病发生。中国古代医生就有“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思想。但是科学发展至今天,还不能说对所有的疾病都能“防患于未然”,使之不发生。

抑郁症,特别是其主要类型,有躁狂抑郁交替发作的双相型抑郁,其根本发病原因未明,所以目前还谈不上有效的病因预防。它不像染病那样,通过切断传染源、打预防针增加机体抵抗力,就可以防止疾病发生。但预防工作也并非完全无所作为。现代医学不仅可以帮助病人“走出抑郁阴影”,而且可以告诉人们怎样防止其发生。各个年龄的躯体疾病、酗酒、吸毒、乱用药等不良生活方式,都可以导致抑郁发病,那么,防止这些“体因性”的因素侵害人体,保持身体健康,就可以减少抑郁症的发生。因此身体内脏疾病患者,外科手术以及有严重慢性疾病的人,都应作为抑郁症预防重点人群。

由于精神刺激引起的一大组“心因性”抑郁症,应该说是能有效预防的。人生在世,不可能不碰到外来刺激,不会没有一点心理矛盾。从根本上消除刺激源不可能,那只好增强对刺激的抗力,加强心理免疫的能力,从而大大降低心因性抑郁症的发病率。

即使对于“内因性抑郁症”,医学也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预防工作可以从“优生优育,改善素质;敏锐发展,及早治疗;巩固康复,防止复发”这三个方面着手。

5情绪低落与抑郁症有何不同

情绪低落并非等同抑郁症

抑郁症的主要表现是情绪抑郁,也就是情绪低落,但是有了情绪低落并不一定就是抑郁症。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遭遇逆境,受到委屈,不幸事件或不良精神刺激的人自然会出现不快的情绪,但这有可能只是正常情绪反应,乃人之常情,而并非都是抑郁症。

那么如何区分正常的抑郁情绪反应和抑郁症的情绪低落呢?

抑郁症的情绪低落是指一种病态的抑郁情绪,它和正常的忧郁情绪有许多不同的地方,那么情绪低落什么意思呢?有抑郁症有哪些不同点呢?

首先,这种情绪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也就是说抑郁症的情绪低落是一种放大了的“低落”,这种“低落”难以用客观的现实境遇来解释,而大多属于“庸人自扰”。

其次,抑郁症的情绪低落必须是“显著而持久”的,“显著”是指这种低落的情绪通常为本人和/或他人明显的感觉到,程度可以从闷闷不乐到伤心欲绝;“持久”指的是抑郁情绪还要持续一定的时间(如持续超过两周)。

而与之相比,正常的抑郁情绪反应大多是有具体原因的,这种忧郁一般随着时间的推移,境遇的变化而逐渐淡化,以后即使再次出现也往往由于触景生情所致。当然如果事出有因的抑郁情绪持续时间太长,以至于满足上述的严重程度,则应当考虑为心因性抑郁症的可能,和内源性抑郁症也是有区别的,今后将会加以讨论。

因此,当您感觉心情郁闷、压抑时,如果怀疑自己患了抑郁症,请对比一下您的情绪低落是否符合上述两条重要的判断标准。除此之外,抑郁症还有其他许多的心理、生理、思维、认知以及行为等方面的相应改变,在此暂不赘述。

如果觉得《什么是心因性抑郁症_抑郁症的预防_抑郁症的三大因素》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