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健康,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抑郁症健康 > 中学生自杀事件频发:拷问现代教育心理健康疏导

中学生自杀事件频发:拷问现代教育心理健康疏导

时间:2018-08-01 08:10:37

相关推荐

4月26日凌晨3时,安徽省郎溪县教体局就该县惠园学校初中女生宿舍楼坠楼事件进行通报。紧接着,就在同日上午7点18分合肥市某公安局接到报警称:某中学高一年级一男生从自家楼下跳下身亡。这两起事件都有一个共通点,中学生轻生自杀。

青春期的孩子本该充满活力,阳光向上,却为何轻易自杀,这不禁拷问现代教育的心理健康疏导?

很多家长认为这是一种生命教育的缺失,生命教育一直在倡导,家长在安全问题上也一直都战战兢兢,上学接送,下课接送,手机电话随时监控,可是这些只能防止孩子被外界危险所侵害,如果威胁孩子的是心理问题家长又该如何解决呢?

因此,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关系重大。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 孩子应该进行适当的心商教育

“心商”是指维持心理健康,缓解心理压力,保持良好心理状况和活力的能力。心商即“心态”,即积极开朗的人生态度。青春期的孩子心态变化起伏,应该积极开导,及时的心理疏导能够避免更严重的结果发生。

2.孩子应该进行适当的“健商”教育

“健商”教育是加拿大医学博士谢真华教授提出来的,他指出“健商”包括自我保健,健康心理等。父母应该教育孩子学会自我保健,珍惜自己的生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健康,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3.孩子应该进行适当的“逆商”教育

“逆商”是指人们在面对逆境时的反应,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父母在教育子女过程中应该教会孩子困难、逆境都只是暂时的,要学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积极面对才能转逆为顺。

教育界对心理健康如何疏导早有定论: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具体内容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减少和避免各种不利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和技能。其重点是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我们以初中年级和高中年级为例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进行说明:

初中年级:帮助学生加强自我认识,客观的评价自己。认识青春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适应中学阶段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积极与老师及父母进行沟通,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情绪体验与表达,并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有效管理,正确处理厌学心理,抑制冲动行为;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培养职业规划意识,树立早期职业发展目标;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着重培养应对失败和挫折的能力。

高中年级: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树立人生理想和信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掌握学习策略,开发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积极应对考试压力,克服考试焦虑;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培养人际沟通能力,促进人际间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正确对待和异性同伴的交往,知道友谊和爱情的界限,严厉禁止早恋行为;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承受失败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特长和社会需要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职业志向,培养职业道德意识,进行升学就业的选择和准备,培养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在一份全国中小学生自杀报告的分析图表中,可以看出,从小学六年级开始,自杀率开始攀升,初中最高,几乎占到全部的一半,高中次之。尽管媒体报道的自杀案例有些只是大约的年龄,但比照年龄和年级,发现青春期是自杀敏感期,因此,家长和教师必须充分认识青春期心理健康疏导的重要性,让孩子顺利克服敏感、脆弱、自尊的青春期焦虑。

了解了孩子的心理健康疏导关键在青春期,家长和教师就应该在孩子青春期前做好各方面的心理建康预备工作。

第一:生命健康课程。

生命健康课程至关重要,因为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再也不能重启。生命的宝贵让我们不得不将孩子的“生课”作为一个重要的课程内容。首先,孩子得敬畏生命。其次,孩子要认识身体。最后,孩子要珍惜生命。应该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早期“生理教育”,引导孩子爱惜身体并珍惜生命。

第二:心态健康课程。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学会用辩证思维看问题,很多成功人士或者幸福指数高的人都是辩证思维论者,能看到事物不好的一面,也能看到事物积极的一面。一个心态积极的人总是能用乐观豁达的心态面对问题,也总能把事情朝着好的一面发展。青少年应该在乐观积极的心态下慢慢培养自信心,从而一步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体育运动课程

体育运动可以更有效地帮助人类学会适应社会生活,身体健康的人心理才能健康,青少年一定要培养对一两项体育运动的持久爱好,在运动中学会挑战自我,不断进取,并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除此之外,体育竞技能让人长期保持一种自律,追求的精神状态,为青少年日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奠定良好的基础。

说到底,还是要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各方面都具备的综合性人才,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在首位,培养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在学校教育中,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专门设立心理健康疏导的课程,帮助青少年平稳度过青春期。

如果觉得《中学生自杀事件频发:拷问现代教育心理健康疏导》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