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健康,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抑郁症健康 > 老公要吃老家的“搨辣子” 我总做不好 到婆婆家 一切都明白了

老公要吃老家的“搨辣子” 我总做不好 到婆婆家 一切都明白了

时间:2023-12-02 17:15:34

相关推荐

陕西人对辣椒情有独钟,在陕西人的饮食习惯里,吃辣椒就像吃菜一样普遍。陕西人吃饭甚至可以没菜,但不能没有辣子。对陕西人来说,辣椒是餐桌上不可少的调料,醮馍拌菜调干面,嘴巴一抹嫽得太。作为陕西人以及陕西人的媳妇,自然也是辣椒的忠实爱好者。婚前一直是在外面吃饭,吃面要“就上辣子搁上蒜”、吃个“三秦套餐”,凉皮要多放点儿辣子;吃个羊肉泡馍,还得来碟辣酱……可是,无论是路边摊还是品牌店,那个辣椒吃起来总感觉有些不对味儿。想想也是,都是做生意的,要照顾大众的口味,哪里能完全符合每一个人的喜好?差的那一点,应该就是“妈妈的味道”或者说“家的味道”吧。这么一想,也就觉得没什么好纠结的了。

结婚之后再天天在外面吃就不合适了(我们在外面上班,不和公婆同住)。既然“成家了”,就得努力营造“家的氛围”,在家做饭这应该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现在购物很方便,网上挑好下单,东西就送货上门了。不到一个星期,各种厨房家电、厨具、油盐酱醋之类的就添置齐全了。趁着周末休假,小夫妻俩准备开火做饭了。第一顿饭吃点什么呢?老公说刚开始做饭,就简单点吧,咱就煮面条。于是从楼下卖面条的小店里买来了新鲜的面条,顺便买了些蔬菜。两个人分工合作,老公负责炒臊子煮面条,我负责做“辣子水水”。

陕西人爱吃辣,同样的一碗面,会因为辣子的不同,口感大不一样。到现在,陕西的农家还习惯自家晒辣子做辣子,觉得虽然费时费力,但口味就是比市场买的香。我把从市场买来辣椒、大蒜、生姜等洗净、沥干水分,放在菜板上一阵狂剁,然后加入了花椒粉、五香粉、精盐、醋及烧热的菜籽油,调好了辣椒醋汁,老公的面条也煮好了。可是尝过之后,两个人都说好像差了点什么,家里做的不是这个味!哪里不对呢?老公想了想,说:“在家看老妈做的时候,那个辣椒不是你那么剁的,是放在石窝里面搨的”。既然症结找到了,下次就“搨”吧,还省了我的手被辣的火辣辣的疼。

过了几天,在市场上看到有卖捣蒜用的罐子的,做工精致,十分喜欢,于是欢欢喜喜的买了一套回去,巴巴的等着周末再做一碟有着“家乡味道”的辣椒酱。可是,做出来的味道依然没有获得老公的认可。我又提出了买石磨碾的辣椒面,用研磨器自己磨调料,味道依然不对。老公说“你就别费那个劲儿了,工具做法都不对,味道能对就怪了”。三番两次的尝试失败,我也没了兴致。想自己做出一碟有“家乡味”的辣椒酱的想法也只好搁浅。

转眼间到了国庆长假,又是中秋佳节,我们就准备回老家几天,还能陪老人过个节。看着房檐下一串串的红辣椒,我又想起了几次没做好的“搨辣子”,准备向婆婆好好请教请教。午餐婆婆做了老公最喜欢的热面皮和菜豆腐,这两样饭食自然需要配上辣椒才够味。只见婆婆拿出一个石臼,里面还放着一个石杵,说是用来“搨辣子”的。我用手掂了掂,挺沉的。不过看起来和我买的那个也差不多,不知道老公为什么说我的“工具做法都不对”?

只见婆婆从屋檐下的辣椒串上摘了几只红辣椒,又从挂着的蒜辫(农村自己家种的大蒜,编成辫子挂在屋檐下)上揪下来一头蒜,又取出一块生姜,都收拾干净了。先把辣椒放到抹了一层油的热锅里烘干,然后扔到石臼里,用石杵一下一下的搨起来,很快满屋子都飘出了辣椒的香味,看着辣椒搨的差不多了,婆婆又把生姜和剥好洗净的大蒜也扔进去,继续用石杵一下一下的搨,很快空气中的味道变成了辣椒、生姜、大蒜混合的香味。闻着满屋子的香味,我似乎明白了为什么我做的“搨辣子”味道不对了。

原料还是那几样,甚至婆婆连五香粉之类的香料也没放,因为食材本身的香味已经足以打动味蕾。那一下一下的“搨”的过程中,食材本身的味道已经释放出来,又经过充分的接触与融合,产生了微妙的反应,使食材中蕴含的味道发挥到了极致!老家的方言中一直把“调料”称为“调和”,不是没有道理的。“调料”只是各种原料的总称,而“调和”不单单指原料,还包含了加工的过程——调,以及产生的反应——和,通过这些变化,达到了“五味调和百味香”的结果。

当然,道理是明白了,但我们总不能从老家搬一个又大又笨重的石窝过来,更没有耐心把各种原料一下一下搨半天。幸而,我们找到了正宗的陕南石窝搨辣子,不必麻烦,也能吃到饱含着“家乡味”的辣椒酱了。

如果觉得《老公要吃老家的“搨辣子” 我总做不好 到婆婆家 一切都明白了》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