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健康,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抑郁症健康 > 生活中不要和抑郁症患者说哪些话?抑郁症为什么需要药物治疗?

生活中不要和抑郁症患者说哪些话?抑郁症为什么需要药物治疗?

时间:2019-01-03 11:49:50

相关推荐

抑郁症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话题,面对人生重大变故或者某些刺激性事件后,有些人总是沉浸在消沉的情绪中,悲痛欲绝,甚至出现自残或企图自杀的行为。面对抑郁症患者,我们的出发点往往是好的,希望能安慰他们、解除他们的烦忧,但提醒大家,由于不了解这个病,往往反倒采取了错误的方式,而一句错误的“安慰”,很可能无意中断送一条生命!

我们有必要多了解一些相关知识,既帮助他人,亦服务自己。就语言来讲,以下类型的话,请一定不要突兀地对抑郁症患者说。

1、每个人都在积极地面对生活,为什么你不能?

在此强调,抑郁症是一种病,不是一种选择,不是一种悲观失落的心情,不是矫情,不是故作姿态,而是管理情绪的机能坏掉了,是大脑中无法分泌出有活力的因子。不是病人想积极就能积极起来的。它就那样出现了,当它出现时,任何人都会受到影响。

2、比起其他人你够幸福了!

朋友为了让患者知足常乐,经常这么说,但这种劝慰效果欠佳。因为别人有问题并不会让抑郁症患者的问题消失。当你向他说出这句话时,他反而会感觉更脆弱和可怜,就像他没有权利去感觉痛苦一样,这样的情绪只会加重他的病情。

其实大多数人很难真正理解对方所经历的事情对于他们而言意味什么。每个人的经历不同,认知不同,感受不同。得了抑郁症后,患者已经没精力也毫无兴趣去关注别人了,他们将注意力更多地投注在自己丧失的部分,并沉浸在无尽的痛苦和悲伤之中。

3、明天你就会感觉好多了。

抑郁症不像正常人所说的“不开心”一样具有即时性,而是一种已经持续很久的低落悲观状态,并不是睡一觉后就会好起来的。

4、你就是太封闭了,还是多交交朋友吧。

对抑郁症患者而言,轻如鸿毛的精神负担都会带来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其中一大压力就是来自于社交活动。社交活动对于寻常人而言可能是小菜一碟,但抑郁症患者实在没有力气来应付了,他们很敏感,难以对抗在社交中出现的哪怕极度轻微的负面情绪。

而且,目前对于抑郁症成因并没有确切定论,不能笼统的把患有抑郁症归罪到自闭头上。其实很多抑郁症患者在得抑郁症前是很幽默,很开放的。

5、去外面逛逛吧,你会感觉好一点的。

意志行动明显减少是抑郁症患者的一大特征。得了抑郁症的人看起来非常疲乏,姿势经常是停滞的,运动缓慢而审慎,他们精力减退,对什么也提不起兴趣。因此,即便外在世界多精彩,也唤不起他们想要出去走走的愿望。

6、调理好心态,一切就好了。

抑郁症综合了心理和生理的病态,患者既承受着心灵的煎熬,也承受着身体器官因各种毒素产生病变的痛苦。初期心理疾病可以通过简单的心态调整而纠正,但如果心理疾病已经影响到器官和生理反应,就不是简单的心态调整就可以痊愈的。

抑郁症为什么需要药物治疗呢?

药物是目前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方式之一,而药物能够起效的原因在于抑郁症的产生有生物学因素的影响。

很多人认为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疾病,不应该靠药物来治疗。这种说法是不够全面的,因为抑郁症不是单纯的心理疾病,当然也不是单纯的生理疾病,一般学术上说它是一种精神疾病。

虽然抑郁症的主要表现是情绪低落、提不起精神、对事物丧失兴趣等,听起来和生理因素没什么关系,但实际上,人类所有的精神活动都可以简化为一个“刺激-调节-反馈”的循环,也就是说心理活动的产生有其生理基础,并不是凭空出现的。

目前关于抑郁症的生物学成因,被广大学者普遍认可的观点是:当我们受到外部环境变化的刺激时,接收刺激的是大脑的神经中枢,包括大脑皮层、下丘脑、垂体等多个器官,刺激导致脑内的神经递质浓度发生变化,主要是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这几种神经递质是能够调节人的情绪、情感、欲望等心理活动的,当这些神经递质的浓度发生变化,情绪情感反应等就会出现异常,导致抑郁症或其他精神疾病的发生。

现在常用的一线抗抑郁药物就是根据这个理论研发出来的,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失衡来治疗抑郁症。而且针对抑郁症的成因的研究仍在进行中,如果有新的更精准的研究成果得到验证,也就有可能出现更有效的药物。

除了生物学因素外,抑郁症的产生也有心理因素的影响,比如习惯化的错误认知,导致个体对某些事物的评价过于片面、消极,进而引发极端情绪和行为。所以并不是说有了药物治疗,就不需要心理治疗,两者配合才是治疗抑郁症更有效的方式。

如果觉得《生活中不要和抑郁症患者说哪些话?抑郁症为什么需要药物治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