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健康,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抑郁症健康 > 边缘性人格障碍是怎么回事

边缘性人格障碍是怎么回事

时间:2021-03-30 11:53:47

相关推荐

边缘性人格障碍是精神科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人的情绪与行为不稳定,而且经常有冲动性的行为,比较复杂严重的精神障碍疾病,边缘性人格障碍主要是稳定的不稳定,治疗难度很大,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患者在治疗上并不能友好配合,不依从专业人员对他们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案。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关于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治疗方案,而且也比较受争议,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在美国的数据调查中,成人患有的边缘性人格障碍疾病非常高,女性每33人中会有一人患有边缘性人格障碍这种疾病,男性每100人国会有一名,而且通常是在刚刚进入成年的年龄阶段。 患有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人存在心理、行为、人际关系中的不称定,病征表现非常明显,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稳定,尤其是青少年在童年时期碰到一些事情而感到无比空虚,愤怒,没有得到更多关爱,他们就无休止的寻找更多关爱,这也是心理扭曲的一种方法,越扭曲越无法自拔。在精神科与其它的保健机构中,患有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人最多,失去他人的关心时,他们的心境会发生质的改变,总是表现出强烈的愤怒与不满,还广泛的对世界以及他人的看法发生了改变。边缘性人格障碍主要是受遗传、环境、心理、脑病理学等方面的因素所引起,主要是表现在曾经受到过虐待或者是其它不好的经历,让他开始人格分裂,无法更好的把好与坏做到融合,没有统一的观察,缺少安全感,自我内心形成了绝对好以及绝对坏的期待,这两种心态都不能绝对实现,只好在两端震荡,有了极不稳定的人格扭曲表现。治疗边缘性人格障碍非常困难,患者的主观意识太强,这个时候需要医生与家人的积极配合,慢慢疏导才可以,是一个比较慢长的过程。

如果觉得《边缘性人格障碍是怎么回事》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