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健康,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抑郁症健康 > 关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关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时间:2018-08-03 06:49:17

相关推荐

三、当前中学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困惑

当前中学生的心理问题较为严重,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竞争的程度加剧,心理问题会越来越多,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为越来越多的家长所关注。初中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表现如下。

1、焦虑

指人对生活中即将发生可能会引起危险、灾祸或者要作出重大努力的情况时表现出的紧张、忧虑和不安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坐立不安、来回走动、情绪不定、心悸头晕等症状。

2、抑郁

情绪低落,对学习、生活失去兴趣,对人冷漠无情、缺乏热情、有自卑感,言语减少、不思饮食,抑郁是导致青少年的自杀原因之一。

3、愤怒

指各种轻重不等的易怒倾向,如受某种恐吓或排除某种阻碍而激动发怒,作出过激的行为;如行凶、斗殴、骂人,做事不考虑后果等。

4、自卑

在多次受挫而无力克服之后,往往会产生自卑感。总认为自己低人一等,作辽过激的行为;如行凶、斗殴、骂人,做事不考虑后果等。

5、社交恐怖

表现在与他人交往中举止拘谨,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语无伦次、手足发抖,出汗恶心等。

6、注意缺损

这在青少年中最常见,表现为多动症,不能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课,不能认真完成作业,即使是看电视、做游戏也是有始无终,不能专心致志。

以上仅是青少年的主要心理问题,其他还存在智能、行为、情感等方面的缺陷。

当前中学生心理困惑的主要方面是:

当前中学生存在着各种心理困惑、焦虑和迷惘,需要家长、教师的关心与帮助,调查主要困惑如下。

1、期望宽松的学习环境

有44.7%的学生提出此类问题: 不知怎样才能学好功课,能取得优良成绩 ?有的同学说:自己已经尽了最大努力,父母还嫌我不用功,天天盯着我,非考上重点高中不可。有的孩子经常在父母打骂下被迫读书,不知用什么方法可以改变父母的教育方式,又不知自己该如何才能提高成绩。

2、希望建立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

有23%的同学在处理人际关系上缺乏经验和应有的素养,他们在班上感到 孤独 ,同学之间关系 紧张 ,不知今后怎么办才好,有同学说: 我性格内向,胆子又小,不善于交际,没有一个同学愿意和我来往,我感到孤独。

3、盼望有个温馨的家庭

9%的学生感到烦恼苦闷的是家庭矛盾。有的学生家庭关系复杂,经常被同学耻笑,不少孩子经常在家里遭到殴打,他们既得不到慈母爱抚,又不能获取严父的教诲,心情十分苦闷。

4、探索人生奥秘

2.8%的学生对自己心理、心理发生微妙变化产生疑惑,热切希望探索人生奥秘。

当然还有各种心理困惑,这里不一一列举。

四、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素质

(一)、家庭须形成一个心理健康的氛围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孩子个性形成的主要外部条件。家长的文化素养、道德修养、心理品质、言行举止,均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孩子的心灵,影响着子女的心理。父母应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高尚的道德品质、文明的言行举止、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家庭形成一个融洽和谐的氛围,这对塑造孩子健康心理素质是十分有益的。

健康的心理存在于和谐的关系之中 ,这是一句十分重要的话,若孩子经常置身于父母冲突的环境中,情绪苦闷、低落,会产生心理障碍,形成不良性格,进而影响孩子的成长。

(二)、培养孩子健全的个性

父母不仅要关心孩子的躯体健康,更应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与子女要改变传统的家庭关系,建立真诚融洽的朋友关系,使子女深感家庭的温暖及父母的关爱。父母应允许孩子有独立见解、有自己亲密的小伙伴,让他们的个性和谐、健康地发展。

(三)、正确对待逆境、创造条件让孩子有宣泄场所

挫折对每个人来讲是经常会碰到的,正确面对挫折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具体反映。孩子在紧张繁重的学习生活、纷繁复杂的人际交往中总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当孩子悲观、失望时,应让他们有一个宣泄的场所。让孩子们把饱含愁苦离奇的经历、各种秘密和困惑在家中得到宣泄,使孩子获得父母的同情与理解,在感情上得到一种抚慰,从而解除困惑、消除烦恼、明确方向,并更加成熟起来。

(四)、家长对子女应期望恰当、要求合理

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对他在学习等方面提出合理要求,期望要恰当,不要 拔苗助长 ,提过高要求,造成子女尽了最大努力尚远离父母提出的目标的状况。此时家长应主动调整要求。倘若

子做错了事,父母应正视孩子所犯的错误,注意批语的时机和场合,要讲究批语的艺术性,使孩子心悦诚服。当孩子有点滴进步时,应及时鼓励,使孩子保持心情舒畅学好功课,完成父母交予的各项任务。

中国高校之窗

如果觉得《关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