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健康,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抑郁症健康 > 漫谈九型人格心理学

漫谈九型人格心理学

时间:2018-10-09 08:57:00

相关推荐

关于九型人格的描述,海伦·帕尔默的畅销书《九型人格》中,已经描述得比较详细。现在对于这个能准确地预见人格的某一方面的理论,正统心理学还没什么研究。也许是因为正统科学看不上这似乎民科或神秘学的东西,又也许是因为定量的研究方法对这理论没什么好补充的。这篇文章我按型号顺序描述比较一些让人感受深刻的型号的共同点,一方面是对各型号有更多的认识,一方面也显示了该理论的惊人的准确性。最后会对理论本身的形成、存在问题等做一些讨论。

首先说3号实干者,也可以说是能力者,注意力重点是“能力”和认可。要举的例子是特朗普和朱元璋。3号最基本的特征-看重能力,认为没有能力不能努力成功的人是没有价值的-这一点在特朗普身上很明显地表现出来,有时候太明显倒显得有点可爱的自大和自恋。除此之外,3号在对人关系中经常表现出最后翻脸收场,如特朗普的youarefired和一个个幕僚的退离,朱元璋和一个个开国功臣的决裂。还有一个很明显的是3号通常对家人特殊照顾和绝对支持,如特朗普对子女的安排,朱元璋对家人的特殊包庇,这也许是因为海伦·帕尔默所说的“扮演”,更有可能是对于感情弱感的弥补。对能力的注意力重点还衍生出,有时候3号会执拗地“硬”做某事,如特朗普收关税,朱元璋反贪官采取剥皮等一切严厉手段,虽然通常硬做往往会产生反效果,特朗普可能永远也想不通硬收关税会破坏自己,朱元璋也永远不会明白为什么采取剥皮那些严厉的措施后明朝的腐败反而是如此严重。因为对能力和成功的极度渴望,3号在这个层面上通常是成功的,朱元璋开创了一个朝代,特朗普经济搞得火热,同时硬来的行为特性也会为其事业埋下隐患,如朱元璋的特务制度,特朗普的各种强硬措施。3号人格的形成接近海伦·帕尔默说的,源于父母引导孩子对能力的重视和强调,处处让孩子“争第一”。通常在有兄弟姐妹的比较或亲戚的鼓励竞争中形成。

4号。之后举例会举很多作家的例子,因为文字能最明显地显露出一个人的内心,而且大家也都容易看到。4号悲情浪漫者。你看到杜拉斯,你看到安妮宝贝,你看到张爱玲,然后你就知道她们像同一个人。就像海伦·帕尔默说的,我们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抑郁的4号,遗失的美好、抑郁、悲情,这些特点海伦·帕尔默都描述了。要补充的是,四号的注意力重点是可能性,“可能性”深刻地体现在4号的行为和观念上,最典型的是强烈的爱情可能性思想。4号人格的形成源于徘徊在得到和失去之间。

5号。5号是孤独的观察者。5号有乔达摩·悉达多、王阳明、爱因斯坦、列夫·托尔斯泰、作家亨利·詹姆斯、周星驰等,这个名单还很长,中国很多名人及很多西方科学家都是5号。因为心的隔离,5号通常能清晰细腻的洞察这个世界,同时也在其行动反馈出那些独特的事实点,像王阳明等的谋行等,托尔斯泰的写作特点也是细腻而真实客观的独特,周星驰喜剧的最大特点也是能抓住那些就在每个人面前却没人看到的独特。5号的基本情绪是恐惧,恐惧伴随着5号心的一生,对5号来说,就算是森林里的鹿鸣,听起来也像是丛林猛兽。除了《丛林猛兽》,一些文艺作品也表现出了作者的观察者倾向,不过印象里最直白的还是动画eva,它简直就是一个观察者的自白。恐惧导致心的隔离,因为心的隔离和不知,观察者经常会导致感情上的失败或隔离,即孤独症;佛祖中年抛妻弃子离家出走,王阳明结婚当天和道士去打坐,爱因斯坦两次失败的婚姻和孤独终老,托尔斯泰晚年和妻子决裂离家出走而亡,詹姆斯一生不娶,周星驰也是。就像泰戈尔形容爱因斯坦的,“一个孤独的人”。隔离的心也导致不争不涉和无所求的特点:佛祖的行为和大部分教义都是其5号人格的体现,王阳明交出宁王、爱因斯坦拒当总统,都是不争的特质体现,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希望“抽离”的欲望。淡泊与其说是一种本能,不如说是一种心理欲望。生活上所求极少,像托尔斯泰虽是农场主出生但一生过着简朴的生活。然后说一下5号人格的形成,这点我不同意海伦·帕尔默。5号的形成应该是幼年时期的不安全感,而且这种不安全来的越早越强烈,5号倾向就越强。佛祖出生后第七天失去母亲,托尔斯泰1岁丧母10岁丧父,周星驰7岁父亲离开;当然不只是失去父母,任何其他能导致强烈不安全感的事都能形成5号倾向,如爱因斯坦和王阳明幼儿时的语言障碍,亨利·詹姆斯强势暴躁的父亲和哥哥等。另外被控制欲强的父母强迫和干涉会增强5号倾向,即精神分裂症中共情能力减少和情感淡漠的单纯型。

7号。乐观主义者。最典型知名的7号可能是法国作家萨冈,就算不知道其生平,单单看其成名作《你好,忧愁》的内容和书名,就能对7号有一定的认识。忧愁是7号生命中的盲点,所以正视忧愁可能是生命中最重大的事。就像帕尔默所说的,因为乐观的心境,7号注意力集中,有很强的思考力。其他的7号例子我能想到的有《爱情公寓》可能的某个编剧,因为其中无论是人物还是心境都有7号的影子,有些剧情反应了7号一些独特的行为体现。

8号。8号是愤怒的保护者,注意力重点是反应的强烈程度。比较典型的名人有毛主席、鲁迅、乔布斯、李敖等。8号是愤怒的,在鲁迅、李敖的文章中你能鲜明的感受到。比如李敖,年轻时疯狂反毛,中年后疯狂推崇毛,其实,无论是疯狂地反还是推崇,都是为了满足自己对于强烈反应的欲望。攻击性产生了对争斗的渴望,乔布斯把公司的人分成两个阵营,让他们相互争斗,毛则是发动文革。当毛会见基辛格时不停地呢喃“会有大事发生,会有大事发生”时,晚年的他已经无法控制心中8号的欲望。因为强大的心理能量,8号在做事上通常是成功的,不仅是因为果断主动等特点,更主要是因为对反应强度的注意力,使8号能更清晰地看出可行与不可行、成与败,在量上的边界和差异,在一钧间取得成功。最典型的要数毛的四渡赤水,他能在万千敌军中看到几公里窄的缺口,并且果断通过它。乔布斯商业上的成功也得益于他能清晰地看到行与不可行的边界。在谋行上,5号与8号相比,因为谨慎而倾向于留出最大的安全余量,采取尽可能多的措施以取得最大的胜利,如王阳明攻克徐州城,用了各种措施后攻城,结果不费一兵胜利。这在手中的战略资源充足时能使胜利更大,使双方伤亡最小,但是如果手中资源不足则可能贻误战机。而8号则可以在手中战略资源不足时踩着红线一步步取得胜利,如中国革命这种九死一生的过程中,毛的领导能极限地避开一个个危机,使革命力量壮大,最后取得胜利。在大脑中,愤怒、攻击性、性是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强势的性倾向也是8号的一个很明显特性,就像帕尔默描述的和很多8号表现的一样。8号的成因应该是幼年时感受到不公平。幼年毛看到了当时地主和农民强烈的不公,使他成为了8号,并且这种不公变成了他的心结,使其成为中国农民的保护者。乔布斯是因为被亲身父母抛弃感到不公而有了8号倾向。鲁迅则可能是因为家道中落过程中所感受到的不公。既然这是篇讨论心理学的文章,那我们也来谈一下心理学的两个重要人物-弗洛伊德和荣格。弗洛伊德童年时父亲对他讲述犹太人遭到的不公这件事使其成为8号,所以他的理论中总是涉及“性”,这是8号人格的一种体现。荣格幼儿时父母的缺失和隔阂,则使其成为了5号,所以能更客观地看待世界。

关于九型理论本身。对于九型人格的形成,我们已经很清楚,来自童年的经历引起的感受。第二个问题是,是否真的存在九型人格这种体系,就算上述单独某型的描述非常准确,但那也许就像人体的某种疾病,有明确病因和表现,但是彼此之间相互独立,并没有形成“体系”;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各类型在安全和压力状态下的相互转化,因为存在这个转化体系,所以我们可以相信九型这个体系是真实存在的。第三个问题是九型人格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大部分的内容是九种分类的因数,或者说维度是什么?为什么是9种?虽然帕尔默的书中提到很多这理论相关的东西,但是像对应于人体器官之类的回答显然不能算是答案,这并没有真正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只能另找答案或自己探索。有些资料提到美国的亚历山大和史黛拉在1977年的《气质和发展》一书中婴儿有九种气质。我无法得到资料,所以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分离出9种气质的。不过我觉得他们很有可能是先知道了九型理论,然后按其给出了九种注意力。当然,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就很可以从他们的文章中找到那个“分类依据”。另外,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亚和史说婴儿就已拥有九种气质之一和我们之前明确的九型形成于幼童时外界事件引起的感受这一点是相互矛盾的,这可能有以下一些解释:一种是他们确实是先知道九型理论,然后进行套用,还有一种是任何外界刺激都会使九型中的某一型倾向加强,所以无论多么小的婴儿都有九种中某种倾向,如果是这样的话,这又涉及到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一个人是只有一型还是有很多型的问题。

我们这样思考,如果只是单独解释一种人格的话,可能是简单的,如5号和8号可以说是脑中的杏仁核的异常或者说是“病变”,但是其他的类型呢,如果能够找到其他类型与大脑中某些部分的对应或联系的话,我们就可以说是找到了答案。这也许有,也许没有,因为我觉得九型也可能只是某种“事理”,反应了人对于外界事物可能采取的九种方式,而且刚好只有九种。

接近寻找九型本质的途径还有上面提到的各型之间的相互转化,如果能明确相互转化的原理,可能就可知道最后的答案。还有其他一些旁敲侧击的问题,如“一个人是否必须属于一型?”,“一个人是属于唯一一型还是同时拥有多型?”,我觉得这些问题尚未有明确的答案,部分原因是很多人无法辨清自己,现在的测题式方法太模糊,每个情况和理解都不同。当然,如果是强烈的5号倾向者,能轻易分辨出那些明显的型号者。上面两个问题的答案的“是”与“否”意味着巨大区别的内涵:一个人必须属于一型,意味着外界刺激除了会使九型中的某一型倾向加强外,形成的心理防御机制还会自我加强,加强到人格形成某一型的程度,反之则不会有这种自我加强;一个人只能属于唯一一型意味着心理防御机制存在竞争和抑制机制,当一种防御机制占据主导时,其他机制会受到抑制,反之则像人生病一样,可以同时得好几种病。以我的观察,现实中似乎有些人并没有明显的九型倾向;如果有倾向,则只有一种。

总之,对于九型人格,我们已经明确了其表现和形成,但不清楚其本质,而要做到可以改变,则有更远的路。

如果觉得《漫谈九型人格心理学》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