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健康,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抑郁症健康 > 改变认知结构 巧用学习理论 让孩子发现“学习的奥秘”

改变认知结构 巧用学习理论 让孩子发现“学习的奥秘”

时间:2018-10-18 15:47:18

相关推荐

导语:很多孩子的家长说,孩子现在厌学,成绩差,怎么说都不听,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很担心孩子将来的出路。那么怎样可以让孩子不厌学,提高学习成绩呢?

孩子为什么厌学?

长时间的学习压力,加上不会放松和调节自己情绪的孩子,慢慢发现自己的学习越来越吃力,学习成绩下滑,他们也就慢慢开始厌学了。孩子出现厌学、成绩差,关键找到厌学成绩差的原因,针对性的解决,可以快速提高学习成绩。

逆反心理在作崇在心理学中,逆反心理指的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对客观事物表现与一般人对立或相反的情绪体验或行为倾向。

逆反心理大都具有危害性,逆反心理过重或自己不善于处理和自我调节,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还容易造成情绪失控,与家长感情疏远、关系僵化,甚至对立,听不进正确的教育和劝导。家长要了解孩子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科学、有效的引导,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和调节,塑造健全的人格。

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大于其他人的影响,家庭环境的影响具有特殊意义。孩子在家庭生活的时间很长,父母对子女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首先,父母给予的心理和物质的照顾过多,抑制了孩子独立性和完整个性的健康发展,易产生逆反心理。其次,家长摆威风、命令式的要求,使孩子反感、抵触。最后,父母的分歧、冲突等,会使孩子产生焦虑。

家长要努力尊重孩子,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尽可能多的鼓励,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而事实上,此时此刻的我们并不是“真的不行”。而是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中,这种心理让人们自设樊篱,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身不可改变的因素,放弃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我们必须学会客观理性地为我们的成功和失败找到正确的归因。

孩子天生就是积极的,喜欢尝试的:他一张开眼睛,就尝试着到处看;当他能控制自己的动作时,就开始喜欢到处爬,到处摸……当然,因为是“第一次”,就会出错很多。如果孩子的每一次尝试成人都报以厉声呵斥“不准……”或大惊小怪的惊呼“危险!不要……”时,他就好像被电击了一样。

久而久之,他对自己要做的事情变得不自信了,因为他不知道做完了之后大人是不是又该大声说“不”了。结果,他也许会如你所愿地变成一个"乖"孩子,哪儿也不碰,什么也不摸,但却把“自卑”的种子深深地根植于心中。

习得性无助产生的原因:

1.学业不良状态的长期积淀。

有部分孩子努力过,但是成绩往往不如他人,便逐渐丧失了自尊心,无助感与失尊感均是“习”得的,不是天生的,是经过无数次的重复、无数次的打击以后慢慢养成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

2.不恰当的评价方式。

绝大多数孩子是积极向上和充满热情的,他们对新奇事物充满兴趣,对一切活动都愿意去尝试。只是有些孩子发现自己或同伴在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常常受到家长的批评时,便产生了焦虑情绪,对于探求事物和参加活动产生了恐惧心理。

如果有人监督自己便显得焦虑不安和信心不足,完成任务就格外困难。经历了一系列失败后,他们开始相信自身缺少取得成功的能力,不愿意为完成任务而付出认真的努力。“习得性无助”是一渐变过程,家长不恰当的评价方式,强化了这一趋势。

3.不正确的归因。

“习得性无助”现象产生的主要根源在于一个人的归因方式,当他认为造成他学业、心理问题的因素,是内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时候,就容易感到内疚、沮丧和自卑。认为无论尽多大努力,都将难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从而降低学习动机,不愿做尝试性努力,得过且过的心灵偏差。

习得性无助的正确处理方法:充分理解习得性无助的成分;帮助孩子发现根本的信仰,以及引起他们自我挫折不足的歪曲知觉;教给孩子改变、驳斥歪曲信仰的方法,减少认知、情感、动机的亏空。总之,习得性无助的重要的矫治策略是元认知、问题解决、示范、自我谈话、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

学习压力过重,兴趣不足大多数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忽略了孩子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不考虑他们的兴趣,爱好,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煞费苦心设计好的蓝图,硬要他们去做一时还难以做到的事情,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我一个朋友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给报了6个培训班。由于压力太大,孩子完全消化不了,结果培训到最后脑子一团浆糊什么都不会了。这个孩子在开始的时候还是很喜欢学习的,由于辅导班太多,父母不停的给孩子施压,让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

家长越让好好学他就越不好好学,甚至故意不好好听课,用这样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绪。这让孩子对学习没有了信心,学习没有主动性了。家长和他沟通他也不说话,孩子的负担明显过重。这便导致了厌学的开始,孩子的确承受不了这么多的培训班,便会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孩子尚未成熟之前,要耐心的等待。不要违背孩子发展的自然规律,不要违背孩子发展的内在“时间表”。从而人为的通过训练加速孩子的发展,那样,只会适得其反,拔苗助长的故事也就会重演。

我们应该怎样让孩子爱上学习?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的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改变。

父母多肯定,多鼓励,多赞扬,运用“罗森塔尔效应”,也称“期望效应”,可以发挥出强大而神奇的威力,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

作为家长,如果想要孩子发展的更好,就应该努力为孩子传递出一种积极的期望,促使他们向更好的方向发展。马斯洛说过,每个人都有满足自我的需求,正确积极的心理暗示就是满足自我最好的途径。

捕捉天赋强项,用好“最近发展区”所谓记忆力好的孩子天赋只占17%,科学的练习要占83%,只要不坚持练习,记忆力就会衰退,可想而知,练习是多么重要。要把握孩子学习的“黄金时期”,让孩子爱上学习。

畅销书作者格拉德威尔说:“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生超人一等,而是经过了1万小时的锤炼,才变成人们眼中的天才。”

1.父母与孩子多对话、多练习、多肯定。

a.多表扬、鼓励。

父母说的话一定要正面积极,对孩子某一个细节的进步多鼓励,鼓励时要看孩子的眼睛。

b.多回忆成就。

多回忆过去孩子获得某个奖项,一边对话,一边证明给孩子看,如:老师说“你唱歌有艺术天分”等。

c.多表示兴趣。

父母多去参加孩子的活动,并参与练习,会更有共同语言。如:我像你这么小的时候,还不会滑轮滑等。

2.积极的肢体语言常表示。

痛苦变享受,练习是枯燥的,想象喜悦的过程,家长偶尔模仿一下,可以逗笑孩子,实在不会的话就给他鼓掌;父母变朋友,要做孩子的朋友,当孩子练到痛苦时,家长采用肢体语言帮他缓解压力,如钢琴练累了,给他按摩放松;指责变鼓励,无论输赢都要和孩子站在一起,无论胜利、失败,拥抱都不能少。

3.积极的标签常贴起。

a.创意的横幅。

横幅上用创意字体注明:“祝贺小明是学校的‘超级演说家’”,两头挂上强项(演说家、足球等),再挂上在学校、社会活动中获得的奖品。

b.创意的相框。

手帕上绣上孩子的“天赋强项”,把绣好的手帕贴在相框里,将相框放在孩子进行庆祝的区域,陪孩子做庆祝仪式。

充分运用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使每个孩子的潜能都能得到每个人可能的发展水平,达到每个孩子教育的最高认知水平,帮助孩子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使孩子的发展达到“最理想的状态”。

巧用“木桶理论”,补足短板木桶原理又称短板理论,所谓“木桶理论”也即“木桶定律”,其核心内容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根据这一内容,可以有两个推论: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木桶才能盛满水。其二,只要这个木桶里有一块不够高度,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

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可称为短板效应。每个孩子都应考虑自己的"短板",并尽早补足它 。

比如:由于生活压力的加重,做父母的也会有很多的焦虑,所以很多人对孩子的要求就是只要把学习搞好就可以了,其它的事情都不用管。父母的这种做法,父母的这种做法是对子女的过度保护,让大多数孩子都失去了成长过程中在情商、为人处事、与人沟通方面的摸索的机会。

很多年轻人在步入社会面对职场关系的时候,就会不知所措,因为不熟悉不了解,所以容易回避,很难进行一个有效的人际交往的沟通。这也是人在陌生环境中所展现出来的生理行为和心理行为,要从小培养孩子的人际交流的能力,尽早的补足短板,让孩子得到全面的学习,才能使孩子更好的适应将来的社会。

“遗忘式学习”的正面作用遗忘的威力:过滤干扰信息,激活深处的宝藏。

1.遗忘的正面作用一:大自然最精致的“垃圾信息过滤”功能。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会遇到这类“专心的遗忘”,只是往往察觉不到。比方说,你要输入一个新换的电脑密码,就必须屏蔽掉对老密码的习惯记忆;要学习一种新语言的单词,就必须克制自己不要脱口而出母语中的对应词汇。

“‘学习’与‘遗忘’之间的关系并不简单,两者的意义跟人们所想象的恰恰相反。”这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心理学家罗伯特·比约克(Robert Bjork)的话。他告诉我:“我们以为遗忘是件很糟糕的事,是大脑系统的败笔,但实际上,遗忘往往是学习的良师益友。”

遗忘在大脑运作中的作用就是屏蔽掉大脑中的背景噪音,或者说静电干扰,让大脑把该输出的信号输送出来。

2.遗忘的另一个正面作用:先损耗,后增长。

遗忘的这一特性很像我们的肌肉锻炼:当我们提取储存的信息时,我们能强化“习得”,一定程度的“损耗”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一星半点的“遗忘”,对长远的学习就没有任何好处。这就跟锻炼之后的肌肉一样,先损耗,后增长。

孩子提取任意一条记忆时,总会同时修改其“可提取系数”,乃至常常修改其内容本身。

近年来,针对记忆的研究以及推想已逐渐形成了一种理论,叫做“记忆失用理论”,以区别于已经过时的“失用定律”。所谓“失用定律”,简单来说就是如果某项记忆不被提取使用,那么它就会渐渐在脑间蒸发,消失殆尽。

而如今这套新理论叫它“遗忘式学习”,并不是对传统理论的补充或更新,而是彻底的破旧立新:“遗忘”在这里被塑造成了“学习”的好朋友,而不再是敌人,还能给人以正面激励。

举例来说,这套新理论能给人的正面影响之一就是:才刚学过的就忘掉了很多,刚接触某个新课题时尤其如此,这并不是因为我们不努力、不专注,也不是一个人本身的缺点;相反,这证明大脑正以其恰当的方式工作着。

艾宾浩斯找到了他需要的那一类记忆“元素”,他刻意将练习的时间分出长短,结果惊讶的发现,如果多练几次,考试时成绩就能更高一些,遗忘的速度也会更缓慢一些。

我们在提取某项记忆的时候越是大费力气,那么在得到之后,该项记忆的提取能力就飙升的越高,也就学的越扎实。

用记忆来改变记忆,而且使越改越好。遗忘,不但能过滤掉干扰你的信息,还会激活并加深你已经学的部分,根据先损耗后增长的法则,在你提取记忆内容时再次激发更好的提取能力和储存能力,这便是由大脑生物学以及认知科学所得出的最基本原理。

本尼迪克特·凯里(Benedict Carey)颠覆传统学习认知,我们在教孩子学习的过程中,要运用好“遗忘式学习”的正面作用,尽最大努力的吸收、消化和运用,会帮助孩子学习更上一层楼,对成就孩子的终生学习力有重大意义。

让孩子爱上学习的好处

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本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学理论。孩子学习的好与坏,不仅在于孩子还在于家长,家长也需要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

学习理论助力孩子养成学习好习惯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桑代克通过饿猫乱吃鱼的实验,猫通过跑、跳等碰到开关,并准确打开开关。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学习之前要做好准备,然后通过一次次的练习会加强或减弱孩子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

家长可以运用斯金纳的正强化,给孩子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反之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批评等,以消除或抑制孩子不好的行为表现。

2.认知学习理论。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的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提倡发现学习,让孩子独立思考,提出假设,进行验证,自己发现要学习的概念、原则等。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要孩子在自主、合作和探究中学习,充分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自己建构知识。

家长要终身学习,吸取学习理论的精华,给孩子递梯子,助力孩子更好的学习。

激活快乐学习,增强自信心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需求分为5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马斯洛认为,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孩子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大多已经得到满足,而爱和归属需求主要表现为亲子关系问题。

孟母为了孟子的梦想多次迁居,孟子才胸怀大志,为天地立心,为百姓立命。最终成就大业,成为一代伟人。这是因为他们找到了奋斗的意义、找到了奋斗的目标、找到了奋斗的责任。

一个有梦想的人会通过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实现梦想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每个孩子的潜力都是无限的,有梦想,有自信,有成就感,就会有学习的动力。

改变认知结构,实现创造性飞跃心理学家瑞士的J.皮亚杰、美国的J.S.布鲁纳和D.P. 奥苏贝尔都强调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他们一致认为,学习含有使新材料或新经验结为一体这样一个内部的知识组织机构,即认知结构。

学习者头脑里的知识结构,他们已有的全部观念内容和组织。 认知结构,简单来说是孩子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奥苏贝尔提出了三个主要的影响有意义学习和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观念的可利用性、观念的可辨别性和观念的稳定性与清晰性。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孩子学习新知识时,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越高、可分辨性越大、稳定性越强,就会越促进新知识学习的迁移,实现创造性飞跃。

总结

孩子的学习习惯需要从小培养,好的习惯能让孩子终生受益。家长陪伴孩子和孩子共同进步,遵循孩子发展规律,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要科学的引导,捕捉天赋强项,激活快乐学习,让孩子更好的进步和成长。

家长为孩子创造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在孩子的学习中,与孩子是讨论式的、启发式的,家长做孩子的良师益友,为孩子做好榜样。要给予孩子充分的理解,和孩子做好沟通,跟孩子讲明道理,让孩子真正的从思想得到改变。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长用心去呵护,科学的教育方法可以让孩子在黑暗中看到黎明的曙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要善于顺着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进行教育,注意因材施教。改变孩子的认知结构,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多正面教育,多鼓励,给他们温暖,给他们信心,给他们关怀,巧用学习理论,发现“学习的奥秘”,助力孩子更好的健康茁壮成长。

如果觉得《改变认知结构 巧用学习理论 让孩子发现“学习的奥秘”》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