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健康,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抑郁症健康 > 做完这30道情商测试题 你可能就知道自己的情商是高还是低了

做完这30道情商测试题 你可能就知道自己的情商是高还是低了

时间:2023-11-12 19:22:21

相关推荐

本文出自治愈系专栏《失恋,我所经历过的最痛苦的事》。

作者:李弯湾

过去几年里,我认真接触了几千位失恋、离婚的人,我有个特别深的感触:

很多人之所以被分手、之所以在分手后长期沉浸在痛苦里、天天想着挽回却没有结果——这些,都跟情商不够有很大关系。

所以,我想花点时间,来聊一聊有关情商的问题。

我的很多读者朋友,他们也觉得自己的情商低,问我该如何提高情商。

当我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越想越觉得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事实上很复杂——提高情商?该怎么提高?

比起“如何提高”,更基础的前提应该是搞清楚情商到底是什么吧。

毕竟,如果不先确定一下情商是什么,那讨论“如何提高”就是扯淡的。

我最近的朋友圈签名,改成了“语言是人们沟通的最大障碍”,之所以改成这样,是因为我发现: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沟通,效率实在是太低了。

效率低,是因为我们讨论到的很多概念,是社会化的,而不是自然的、死板的、数学的,不像我们在讨论“土豆该怎么做才好吃”的时候——“土豆”是一个死概念,你说的“土豆”跟我想到的,基本上是一个东西,所以我们可以直接讨论“如何做”。

但当我们在讨论那些由人造的、自然界不存在的东西的时候,越聊分歧越大,总会出现两个人不在一个频道上的情况,甚至——更荒谬的是,有时候讨论了半天,才发现两个人说的压根儿就不是同一个东西。

就像以前看《奇葩说》,他们那一期的辩题是“大学开设恋爱必修课,你支持吗”。

这个问题该咋回答?支持?反对?支持什么?反对什么?恋爱课吗?恋爱课是个啥玩意儿?

我们连“恋爱必修课”是啥都不知道、这个课要教什么内容我们都不清楚,在这个条件下,大家辩论,辩来辩去,越辩越扯淡,越辩越离谱。

连概念都没搞清楚,从一开始,就已经不是立场的问题了,而是各自对这个概念的解释问题了。

支持开设的,是说恋爱必修课教人什么是爱、如何相处、如何原谅;不支持开设的,说恋爱必修课是在教人泡妞撩汉如何脱单——你看,双方特么的聊的都不是同一个玩意儿,看得我如坐针毡、如芒刺被、如鲠在喉。

这已经不是辩论了,这已经是胡闹了。

所以,我们讨论问题的前提,一定是先就基本的概念先达成共识,要不然,没法聊。

同样地,当我们在讨论“如何提高情商”这个问题的时候——假如我们连什么是情商都还没达成共识就去谈论如何提高情商,那就只能瞎起哄。

所以,我们先确定一下——什么是情商。

在确定什么是情商之前,我们得先确定一下什么不是情商——生活中,大家对情商都有哪些误解?

有些人以为情商就是左右逢源、世故圆滑

我之前写过很多关于情商的文章,翻看评论的时候,我都忍不住眉头一紧,因为很多读者根本不关心情商是什么,就凭本能或者经验说——别学什么狗屁情商了,我不想变得那么圆滑。

我相信,这么想的人绝对不是少数,而且,持这种想法的人,他们把高情商理解为圆滑世故,以此类推,就觉得高情商就是夹起尾巴做人、或者叫“人精”,把别人玩弄于股掌之间,认为情商是一种权术和伎俩。

他们不想变成高情商的人,是因为觉得变成那样的人很累、很不痛快嘛,他们只想“真性情”——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大声啼哭、口无遮拦,“恕我直言”“我说实话你别介意”“我丑话说在前头”,总之,一切都是为了自个儿高兴。

但是,这种“真性情”是很要命的,往往结果就是害人害己。

我要按着我的本性来,我想在地铁抽烟就抽烟,想在马路上撒尿就撒尿,倘若人人都如此,社会得乱成什么样?

我要是按照我的本性来,我觉得你做事情不对,我想咋说咋说,不分场合、不分轻重,你受得了?你辛苦加了一个星期的班,好不容易搞了一个方案,老板看完了说,“哎呀,真的是太差,加了一个星期的班就弄出这么个玩意儿,可悲”——这就是老板的真性情,他甚至都没有骂你,你受得了?我要是按照自己的真性情来,我想哭就哭、想叫就叫,天天缠着你,你不烦?

你要是有几个“真性情”的朋友,恐怕你已经疯了吧。

不要把想干嘛就干嘛、想说啥就说啥当成真性情,因为不只是你会这样,本质上是个人都可以做得到,因为真性情不需要任何顾忌、不需要任何思考、不需要承担后果、不需要考虑别人的感受——这太容易了,尤其是年纪越小、读书越少、经历越单薄、越愚蠢的人越是“真性情”,而且,他们的真性情是——他可以说你,你不能说他。

与所谓“真性情”相对应的圆滑世故,那不是情商,那是势力、市侩,是小人、是迫于无奈满肚子委屈的夹着尾巴做人、或者为了利益而利用和掌控别人——这一套已经过时了,现在大家都是受过教育的人,没那么容易被操控了好吧。

当然,无论是圆滑世故还是真性情,都跟情商没有太大的关系。

有些人以为——但凡别人让我不舒服,就说明他情商低

真的,我就认识很多这样的人,你为了维护自己的原则,让他不高兴了,他就觉得你情商低。

跟这点很类似的是——生活中,很多人,他们聊天,观点不同,争论起来了,他理亏、他争不过了,就甩下一句“三观不同、不相为谋”。

“三观”这个概念,被广泛传播出来后,人们并没有朝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三个方面去修正、调整自己,反而总是对方让他不高兴了,他就一棍子把人打死、归类为三观不同、“你跟我不在一个层级上,我懒得理你”。

就像朋友圈经常有人发“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短长”这句话,你仔细观察,发这句话的人,基本上都很狭隘,跟他们都很难好好聊天,你稍有不慎,说了他不认同了,他就要生气。

他提前预设了谁是“同好”,谁是“傻瓜”,这说明什么?

说明“同好”是他你开心的、舒服的,“傻瓜”是让他不舒服的。那么,假如某天同好让他不舒服了,他就会把同好归类到傻瓜那一类去。

情商也一样,很多人因为极度玻璃心,觉得自己永远正确、永远无辜,自己用的是一套标准,用来评判别人的又是另一套标准——以圣人的标准要求别人,以贱人的标准要求自己。

比如,我一个朋友,女的,她手机里藏着各种前男友的联系方式,自己觉得异性之间、甚至是跟前任们也可以做朋友的、留着联系方式无所谓,但是,她男朋友手机里别说是前任了,就是一个女的都不能留活口。

这样的人,他们双标玩得特别溜,而且,她都意识不到自己这么做是在搞双重标准——那么,在别人让他不舒服的时候,她认为是别人情商低也就不奇怪了。

比如,我有个读者,早年间加了我,很陌生,不怎么聊天,只知道她今年刚移民去澳大利亚。

有天她找我聊天,聊着聊着她就向我建议。

她说,弯湾,我觉得吧,情感咨询,你应该走出国门,去世界各地看一看,外国真的跟中国不太一样,她说了十多分钟——这真的是个莫名其妙的建议。

而且她说这些,目的很显然是炫耀她在国外的优越感,跟我的事业压根儿就沾不上边,即便是有关系,但你也应该关心一下我当下的处境啊,我就不客气地说,姐姐,你的建议很好,但我建议你别随便给别人提建议——这句话就让她不开心了,她接着又建议我提高一下情商、不要抬杠、先学会倾听才能做好情感咨询……

她噼里啪啦向我倾销她在国外的感受,本质上她只是想找个人诉说她在国外找到的新感触——我不是不可以听,只是我要是一直听你讲,那我一整天也别想工作了。

无数的人,当他们在教育你、教训你的时候,你不能拒绝、你不能反对、你不能生气,你一旦表现出负面的态度、不给他们继续表演的时间和空间,他们就会觉得你冥顽不化、一意孤行、听不进道理、情商很低。

他们,是真的可恶。

他们,才是真正的情商低。

不要给他们脸,果断地跟他们划清界限、结束聊天、结束相处才是正确的办法。

有些人以为,高情商就是不惹别人生气、万事都靠忍

这跟上一条其实是一个道理,只是视角转化了一下——上一条是说我没错、都是别人的错,这一条说的是:就算都是别人的错,那我也得忍着。

于是,类似于《莫生气》这种东西,就被很多人在生气的时候用来发朋友圈——人生就像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应该去珍惜;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

我怀疑很多人不仅经常发,他们甚至都能背下来。

可是,我想问的是,有用吗?

人们越经常用什么符号、言语来警醒自己,越说明他是真的缺乏这方面的东西。

比如,有人经常在朋友圈发什么“最穷无非讨饭,不死终会出头”来鼓励自己要奋斗、努力,说明他是真的“间歇性踌躇满志、习惯性混吃等死”;

比如,有人一失恋就发什么看破红尘甚至出家的内容,说明他确实很受伤,没日没夜都在想着这段感情、这段感情里的另外一个人。

比如,有人下跪认错、发誓自己再也不会犯类似的错误了,请你不要怀疑——他一定会继续犯类似的错误的。

类似的,当你经常劝自己不要生气,说明你总是在生气。

一次生气,你就用“人生”那么大的框框来约束自己,有用吗?当然没有。因为我们是自私的、目光短浅的、服从于当下的感受的,你不去剖析原因,单纯的靠假大空的东西来说服自己,是不太可能起到作用的。

很多人明明很生气,就是活活靠忍,比如我见过很多在婚姻里遭到折磨甚至是遭到背叛的女人,她们就是靠忍气吞声、默不作声、算命求佛来度过每一天的。

表面上,婚姻、家庭维持了表面的和平,但每天都活在剧烈的委屈和压抑中,要是某天忍无可忍彻底崩溃,可能就要搞出命案来。

她们不敢表达自己的情绪,不敢向外攻击别人,于是只能向内攻击自己。

她们委屈,为了求得安慰,会去找人来证明自己“憋气”“忍耐”的正确性,于是就会在看一些“控制情绪”的文章中获得支持,比如《学着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吧》《真正厉害的人,都戒掉了情绪》《高情商的人,都是情绪稳定的人》……

按照这些说法,人是不是要活得跟个菩萨一样才算是高情商的人?

装得没有情绪、喜怒不形于色、一切不开心都忍着,这有点符合中国人的性格,江湖上也总在吹捧这些东西,很多人还奉为真经去修炼。

但事实上,如果一切不舒服都要忍,你忍得了吗?如果一切不舒服你都要忍,你不难受吗?

OK,上面讲了三种常见的人们对情商的误解。

现在,问题就来了,既然那些都不是真正的关于情商的理解,那么,真正的情商,到底是个啥?

其实也没那么复杂。

顾名思义嘛,从“情商”一词,就知道它什么意思。

情商是按英文的意思直接翻译过来的,它是一个近二三十年才产生的心理学概念,原本由两个美国心理学家提出来的,然后由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在1995年发扬光大。

情商,在英文里叫EQ,即Emotional Quotient.

Emotional就是情绪,Quotient就是商。

商是啥?21÷7=3,21是被除数,7是除数,3就是商——这个大家都知道吧。

情商里的“商”跟数学里的这个商是一样的,所谓情商,就是一个人的情绪能力跟一般人的情绪能力的比。

但由于这个“商”没有单位,所以我们通常用情绪能力来代指情商。

情绪能力是种能力,它既不是圆滑世故,也不是讨好别人,甚至都不是教养的问题。

说到底,它就是一种理解自己和理解别人的能力。

我们先来做一个测试吧,看看你的情商到底怎么样。

(在做题的时候,找个小本本,把自己每一题的分数记下来)

1;我不害怕困难,遇到困难我都觉得自己可以解决。

(经常3分,偶尔1分,没有0分)

2;我觉得我将来肯定会过得很好。

(经常3分,偶尔1分,没有0分)

3;我热爱我的事业、我愿意为之付出我的热情和努力。

(经常3分,偶尔1分,没有0分)

4;除了肉眼能看到的世界,我内心有自己的文学/艺术/科学世界,我喜欢沉浸在那些纯粹的世界里。

(经常3分,偶尔1分,没有0分)

5;当遇到不如意的事,我会安慰自己。

(经常3分,偶尔1分,没有0分)

6;我会感叹,哎呀,别人怎么对我这么好,我何德何能呀。

(经常3分,偶尔1分,没有0分)

7;我遇到打击的时候,我会花点时间去调整好状态,迎接新的挑战。

(经常3分,偶尔1分,没有0分)

8;别人说我很幽默。

(经常3分,偶尔1分,没有0分)

9;工作中,我愿意去挑战更艰难的任务。

(经常3分,偶尔1分,没有0分)

提示:下面问题的答案顺序跟以上9题的顺序相反,请谨慎选择。

10;不知为什么,我发现有人刻意的回避或者冷淡我。

(没有3分,偶尔1分,经常0分)

11;走在大街上,我会回避那些我不想打招呼的人。

(没有3分,偶尔1分,经常0分)

12;当我集中精力工作时,身边有人聊天让我觉得烦躁。

(没有3分,偶尔1分,经常0分)

13;天气的变化会影响我的情绪。

(没有3分,偶尔1分,经常0分)

14;别人说我不好、批评我、质疑我、反对我,我会很生气。

(没有3分,偶尔1分,经常0分)

15;我的睡眠质量有问题,我会想很多、然后睡不着觉。

(没有3分,偶尔1分,经常0分)

16;我正在工作,突然有人打扰我,我会很烦。

(没有3分,偶尔1分,经常0分)

17;在跟别人争辩或者吵架后,我会很难受,会想刚才的事很久很久,会觉得好累。

(没有3分,偶尔1分,经常0分)

18;我会想,找个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离开这繁杂的人情世故。

(没有3分,偶尔1分,经常0分)

19;我被我的同事(同学)们挖苦、嘲讽、调侃、瞧不起。

(没有3分,偶尔1分,经常0分)

20;我会想很多,想自己以后的婚姻、工作、人生等等事情,这些东西让我焦躁不安

(没有3分,偶尔1分,经常0分)

21;我想过,我生在了一个糟糕的家庭,要是有来生,我希望生在一个更好的家庭。

(没想过3分,偶尔想1分,经常想0分)

22;当一件事需要我做决定的时候,我会觉得好难啊,不知道该怎么选。

(没有3分,偶尔1分,经常0分)

23;当我在做决定的时候,我会祈祷、算星座、算命、抛硬币、抽签来帮助我。

(没有3分,偶尔1分,经常0分)

打开App,购买专栏解锁全文

打开App,购买专栏解锁全文

如果觉得《做完这30道情商测试题 你可能就知道自己的情商是高还是低了》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