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健康,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抑郁症健康 > 中风患者和抑郁症的关系

中风患者和抑郁症的关系

时间:2019-02-25 09:03:58

相关推荐

中风是现在很常见的老年疾病,患有中风要及时去治疗,若是时间久了就会出现中风偏瘫,给患者带来更多的危害。中风患者在生活的饮食至关的重要,在饮食上的调理对病情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如果饮食不当会导致病情的家

1中风患者一般吃什么比较好

中风是现在很常见的老年疾病,患有中风要及时去治疗,若是时间久了就会出现中风偏瘫,给患者带来更多的危害。中风患者在生活的饮食至关的重要,在饮食上的调理对病情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如果饮食不当会导致病情的家中,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那么,中风吃什么好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中风患者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中风患者饮食禁忌

1、饮食应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必须满足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总热能的需要。

2、忌浓茶、酒类、咖啡和辛辣刺激性食物。

3、多饮水、多食半流质食物。瘫痪病人应有充足的水分供应,病人清晨饮杯盐水可预防便秘。日常膳食中也应有干有稀、有饭有汤,常食稀粥,对少数不愿饮水者,可适当吃一些多汁的新鲜水果。多饮汤水可预防便秘及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

4、为增加胃肠蠕动,食物不可过于精细,要适当进食含纤维高的食品,以预防便秘发生。

健康网温馨提示:中风吃什么好呢?中风一般都比较青昧于中老年人,中老年人在生活中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才能远离疾病的困扰。年轻人也不要掉以轻心,社交活动多,生活压力大,酒肉大餐机会多,长期这样也会受到中风的喜爱,年轻人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祝您早日康复!

2中老年人得有颈椎病要警惕中风

颈椎病常发生于中老年人,老年人一般都伴有脑动脉硬化,这样脑血流速度会变慢,易形成血栓发生中风。当中老年人患有颈椎病要及时去检查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不仅会加大治疗的难度,还会导致患有中风的几率更大,要引起重视,中老年人要预防颈椎病更是预防中风的发生。

颈椎病会导致中风

颈椎病是很有可能会引起中风,这是由于颈椎的解剖、生理和病理特点所决定的。在正常情况下,通过颈椎的活动而发生头位的变化,这种变位运动,因为富有弹性的椎间盘,而不会使椎体出现前后错位。

随着年龄的增长,颈部肌肉韧带劳损、退化,固定关节的力量和功能减弱,在低头或仰头时,颈部关节失稳,摆动和错位,必然会刺激在颈椎横突穿孔中穿行的椎动脉,使之痉挛,收缩或扭曲变形,造成脑部供血不足。

另外,由于椎间盘的纤维附着在椎体边缘,错位还会使纤维环反复牵拉,刺激椎体边缘,而发生骨质增生,压迫椎动脉,引起椎动脉狭窄或痉挛,同样会造成脑供血不足。导致临床上出现头晕、恶心、耳鸣、视物模糊等症状。

希望通过以上的讲解能给您们带来帮助,颈椎病不仅会引起中风还会导致其它的疾病发生,中老年人在生活中要多锻炼预防颈椎病的发生,一旦患有颈椎病要及时去检查治疗,祝您早日康复!

3中风患者和抑郁症的关系

中风是近年来强烈危害我国老年患者的一种疾病,中风患者往往会导致情绪上的不稳定,中风者的情绪和心理就是家属要重点照顾的一个方面了,中风患者的心理健康需要家人的贴心照料。

卒中和抑郁是神经精神病学最常见、威胁性最大的疾病,尤其是卒中后抑郁高发病率,严重影响了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卒中的预后。因此早在我国神经病学有识之士就提出通过相关系列研究,制定我国自身的卒中后抑郁(PSD)相关因素数据资料库,以加强应对严重威胁我国中老人的这一双重的身心性疾病。由此可知,全社会,尤其是医务人员应积极提高对PSD的重视和应对意识。

临床医生应提高认识PSD的严重性 众所周知,脑卒中特点是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我国每年新发卒中患者约200万人(据称是冠心病发病率的5倍),其中70%~80%的致残者不能独立生活。卒中后抑郁(PSD)是卒中后以持续情感低落、兴趣减少、行为退缩为主要特征的心理障碍,总体发生率高达40%~50%,其中15%为重度抑郁,可伴自杀倾向甚至自杀行为。研究表明,卒中后2年是发生抑郁症的高危期,其中卒中后3~6个月是发病高峰。我国一项社区卒中研究表明,卒中后3~4个月的患病率为24%~54%,其中严重和轻度抑郁的患病卒分别为15%~31%和9%;1、2、3年的患病卒分别为55%、19%和29%。另一项小规模研究亦表明卒中后3~6个月是并发抑郁症的高峰(53%)。

PSD不仅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还增加卒中的死亡率也是不言而喻,有研究表明PSD患者的死亡率是卒中后非抑郁者的3.5倍。

提高对PSD的警惕性和早期识别水平 值得提出,卒中患者可能因认知和/或语言及其他显而易见的神经功能障碍,使临床医生对发病隐晦的抑郁症误识或误解以致误诊而贻误治疗,有报告称因种种原因而被漏诊约75%。有权威性资料表明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性发作(TIA)受试者中,三分之二以上的持续性抑郁受试者未接受适当的抗抑郁治疗,可见当前对PSD患者未能得到适时的抗抑郁治疗是不容忽视的事实。鉴此,临床(特别是神经科)医生应提高PSD的警惕和早期识别水平:①改变惯性思维,务必不得模视或牵强附会地解释患者心身方面发生的异常现象,如不明原因的睡眠障碍、寡欢郁闷、内脏躯体不适等。②要主动耐心听取康复期的卒中患者和/或其陪伴的病情/或有关影响病情的身外(个人、家庭等)事件的叙说,以资早期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及其原因。③认真细致地观察卒中患者心情、兴趣、言行等表现,并作前后(数天或十数日)对比。

尽管轻度PSD或其早期的症状隐晦、模糊无特异性,但如能认真倾听、观察,综合分析,大多可能早期发现其抑郁症。值得警惕的是一些PSD早期 可能以躯体不适为首发症状,如疲乏无力不愿配合康复训练,头痛头晕,心悸胸闷或胃肠道症状等。此时需与相关器质性疾病鉴别,切莫肓目作辅助性检查或牵强附会的解释和治疗。笔者曾见一例典型PSD早期患者,因上述诸多躯体症状而查头颅核磁共振、心电图、胃镜等,继而结论为脑萎缩、腔梗、心肌缺血、慢性胃炎等,再一一加用相应药物,可是病情越来越重;最后确诊为PSD,换用一种抗抑郁药,10余天后患者总体情况显著好转,上述躯体症状消失并主动配合康复训练。患者女儿高兴地说,这一下真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足见提高PSD的早期识别水平是多么重要。

力推现代医学管理模式落实为临床实践 大脑是神经和精神活动的共同载体。大脑既是生命中枢,统管躯体和内脏机能,也是人们精神(心理或说是灵性)活动的基础,心身是不可分割互动的整体。诸多的临床信息提示,大脑的生理、病理和心理、身体状况密切相关。已有资料表明:PSD发生频率除受脑损伤的轻重与有无脑损伤明显影响外,还与其他因素(环境、经济状况及人际关系等)明显相关,有文章强调其他因素在晚期(12个月)和早期(3个月)抑郁中起到了更重要作用。一份权威性文章提示卒中和/TIA受试者,3个月有抑郁症,但未用抗抑郁药物,至12个月约一半可获缓解。笔者也常见到类似自行缓解的病例,其中大多可追询到促进缓解的因素,如得到满意的工作,解决了婚姻危机或自我心态调整等。总之, PSD的发生是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医学领域的其他诸多疾病同样如此。因此当今医学领域正在实现从传统的单纯生物医学模式治疗,向现代科学的生物-社会-心理现代医学模式转变。但遗憾的是目前大多数临床医生在实践中还不习惯运用现代医学模式,多重视药物治疗,忽视对相关因素造成心理障碍的了解和疏导,这也说明从传统向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型仍是任重道运的一大问题。

中风患者的心理健康在治疗中风的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中风患者的心理状态乐观积极,当然对疗效好,如果心理产生了大量的消极情绪,那么中风者的治疗也会困难重重,要重点避免患者的紧张和不安情绪。

如果觉得《中风患者和抑郁症的关系》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