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健康,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抑郁症健康 > 如何预防充血性心力衰竭

如何预防充血性心力衰竭

时间:2020-10-29 16:14:54

相关推荐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是原发心肌损害、心脏压力负荷和(或)容量负荷过度、心脏舒张充盈受限。常见诱因是感染、体力活动过度和情绪激动、妊娠和分娩、输液过多和(或)过快、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1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是原发心肌损害、心脏压力负荷和(或)容量负荷过度、心脏舒张充盈受限。常见诱因是感染、体力活动过度和情绪激动、妊娠和分娩、输液过多和(或)过快、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它的诊断检查包括以下几部分:

1、临床诊断依据

(1)安静时心率增快,婴儿>160次/分,幼儿>140次/分,儿童>120次/分,不能用发热解释。

(2)呼吸急促,婴儿>60次/分,幼儿>50次/分,儿童>40次/分。

(3)心音明显低钝,或出现奔马律。

(4)肝大,婴幼儿≥3cm,儿童>1cm,进行性肝肿大或伴触痛。

(5)突然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或发灰,多汗,不能用原有疾病解释。

(6)尿少,下肢水肿,已除外营养不良、肾炎、维生素B1缺乏等原因所造成。

上述前四项为临床诊断的主要依据。

2、辅助检查

(1)X线检查:心影呈普遍性增大,搏动减弱,肺纹理增多,可有肺淤血,少量胸腔积液。根据各心腔大小及肺血情况可协助病因诊断。胸腔积液常发生在右侧胸腔,但这不能作为确诊的依据。胸腔积液也常常出现在双侧胸腔。有些患者,尤其是经积极利尿治疗或胸腔积液存在时间较长的患者,其胸腔积液可能会表现为渗出液的特点。

(2)心电图:可显示房室肥厚及心律失常,有助于病因诊断及指导洋地黄的应用。

(3)超声心动图:可见心室和心房腔扩大,M型超声心动图显示心室收缩时间间期延长,心排血量、心脏指数、射血分数、心室短轴缩短率等均降低,有助于评价心室功能及病因诊断。

(4)心脏超声检查显示为左室射血分数下降或舒张功能不全,BNP升高。

2充血性心力衰竭有哪些症状? 咳嗽咳血要当心

心力衰竭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除了会引起呼吸困难、心悸气喘等表现外,随着病情恶化,还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一定要做好早期防治。

心肌功能障碍、心脏负荷过度、心肌舒张受到限制,是生活中容易诱发心力衰竭的常见因素。心力衰竭是危险性疾病的一种,对心脏的损害是很严重的,还会威胁身心健康,治疗心力衰竭一定要趁早。而了解心力衰竭的症状有哪些,有利于患者早日发现身体异常,尽早到专科医院诊断治疗。

咳嗽、咳血有可能是心力衰竭的症状。那么,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有哪些呢?

1、咳嗽、咯血

咳嗽、咳血是心力衰竭患者的主要表现之一,若是在没有气急等症状出现的情况下,是不能确诊为心力衰竭的。主要见丁熏度二尖瓣狭巾,正常二尖瓣门面积约4—6cm2,当瓣口狭窄面积小于1.5m2时,左房b难以充分流入左室,左房淤血比力明显升高,尤其伴有心动过速、心室舒张期缩短时。随之肺静脉斥和肺毛细血管斥升高,支气管内膜微血管受压力影响破裂时,常咯血丝痰;文气管静脉与肺静脉侧支循环曲张破裂时,可喷射样咯血;急性肺水肿时可咯粉红色泡沫样痰。

2、急性肺水肿

急性肺水肿是指血浆渗入到肺间质,随后渗入到肺泡内,影响到气体交换,而引起的呼吸困难,咳嗽,泡沫痰等综合征,由心脏病所致的急性肺水肿,称为“心源性肺水肿”,它是肺水肿中最常见最重要的类型,此处所讨论的均指心源性肺水肿而言,心源性肺水肿的常见病因为急性左心衰竭,可因急性心肌梗死,乳头肌断裂,风湿性心瓣膜病,恶性高血压,急性心肌炎,肥厚型心肌病伴左室流出道梗阻,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及严重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等引起,一般说来,使左室舒张末压和左房压力增加并使肺毛细血管压力升高30mmHg以上,即可发生急性肺水肿。

3、肝功能不全

心功能不全尤其是右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淤血性肝脏改变。早期表现为可逆性肝淤血,慢性肝淤血可以导致心源性肝硬化。

4、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是心力衰竭患者最常见、最明显的表现,是可以分为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及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三种的。其发生机制可能包括:患者平卧后下半身静脉血液问流增多,肺淤血、水肿加重;腮肌上升,肺活量减少;睡眠时迷走神纤紧张性增加,文气管口径变小,通气阻力增加,肺通气量减少*睡眠时神经反射的敏感性降低,半肺淤血严重时才能刺激呼吸中枢.乃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为左心定竭的最严贡表现,表现为突然端坐呼吸、剧烈气喘、面色青灰、唇指紫约、冲汗淋漓、烦躁不安、恐惧和濒死感觉,会咯出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甚至咯血。

5、肾功能不全

正常情况下,休息状态下血液主要分布在肝脏(17%~24%)、肾脏(15%~19%)及脑循环(10%~15%);而运动状态时,高达70%的血液转移到肌肉群。心衰患者。无论休息或运动时,由于外周阻力的增加及心排出量的减少,肾脏可出现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减低和肾血流重新分布的变化。

6、疲劳,乏力

平时四肢无力,一般体力活动即感疲劳乏力,是左心衰竭的早期症状。

7、心律失常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经常并发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颤可导致死亡,猝死占死亡总数的40%~50%,随充血性心衰的进展,其相对比例略有所下降。各种疾病致心衰的心律失常发生率中,冠心病、风心病最高。注意有相当数量的心律失常不是由原发病所致,要寻找致心律失常的各种诱发因素,如缺血、电解质紊乱、与泵功能和电稳定性相互作用的某些药物如钙通道阻滞药和一些抗心律失常药物,洋地黄中毒和继发性疾病等。许多情况下心功能不全的心律失常是一过性的,一旦诱因解除,心律失常也随之好转。

8、肝区疼痛

肝脏淤血肿大后,右上腹饱胀不适,肝区疼痛,重者可发生剧痛而误诊为急腹症等疾患,长期肝淤血的慢性心衰患者,可造成心源性肝硬化。

9、水与电解质紊乱

心衰可出现顽固性水肿是由于神经体液调节紊乱和利尿抵抗等原因,同时肾脏的损害亦加重水钠潴留最终形成心-肾之间的恶性循环。心力衰竭时常并发各种电解质紊乱,常见低钠血症、低钾血症、高钾血症和低镁血症等。

10、胃肠道症状

长期胃肠道淤血,可引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便秘及上腹疼痛症状,个别严重右心衰竭病例,可能发生失蛋白性肠病。

11、肺部感染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多伴有肺循环淤血,这增加了肺部感染的机会,同时心衰是决定肺部感染病情严重性和预后的重要因子。

(整理)

3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

充血性心力衰竭通过利尿、减少心脏负荷、应用J3受体阻断药和增强收缩心肌力的药物。休息卧床休息可减轻心脏负担。积极防治心衰的诱发因素。通过改变基因结构和功能,有望达到治疗心衰的目的。治疗均效果不好者,最后应考虑心脏移植。

具体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利尿、减少心脏负荷,以直接针对心力衰竭的根本病因来治疗。但在有些情况下,患者可能因为心衰出现大量胸腔积液,从而导致呼吸困难,这就需要立即行胸腔穿刺并引流胸腔积液来缓解患者症状及改善氧合情况。

(一)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一般治疗

1、休息卧床休息可减轻心脏负担,可以平卧或取半卧位,应尽力避免患儿烦躁、哭闹,必要时可适当应用苯巴比妥等镇静剂,吗啡(0.05mg/kg)皮下或肌肉注射常能取得满意效果,但须警惕抑制呼吸。

2、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饮食

给予易消化和富有营养的食物,每次进食量应少些。婴儿喂奶宜少量多次,年长儿钠盐进入量每日应控制在0.5~1.0g以下,对水肿和呼吸困难者尤为重要。

3、限制入液量

重症和进液量不足的婴儿,可给予静脉补液,每日总量宜控制在75ml/kg,以10%葡萄糖液为主。电解质则根据生理需要和血液中电解质浓度而定,于24 小时内均匀补充。心衰常伴有酸中毒,应给予碱性药物纠正,一般应用常规计算量的一半即可。

4、吸氧

对有气急和发绀的患儿应及时给予吸氧。

(二) 病因治疗

如心衰由重度贫血或维生素B1缺乏、病毒性或中毒性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引起者,要及时治疗原发疾病。部分先心病或瓣膜疾病可行介入性导管或手术治疗。积极防治心衰的诱发因素,如控制感染和心律失常、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4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有什么表现?

充血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简称心衰,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原发的心脏损害引起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低于机体代谢需要和心室充盈压升高,临床上出现以组织血流灌注不足以及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综合征。

临床类型

1、按心力衰竭的发展进程,分为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

2、按心力衰竭的解剖部位,分为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

3、按临床症状的有无,分为无症状性心力衰竭(即隐性心力衰竭)和显性心力衰竭。

4、按心力衰竭时收缩与舒张功能的改变,分为收缩性心力衰竭、舒张性心力衰竭和混合性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在小儿不同年龄组有一定差别。

新生儿期常有呼吸急促,心率快,伴有嗜睡、拒奶、出汗、面色苍白等非特异症状。

婴幼儿心衰突出的表现有呼吸急促,喂养困难,体重增长缓慢,烦躁多汗,愿意抱起并依靠在大人肩上(这是婴儿端坐呼吸的表现),哭声低弱,面色苍白或青紫,四肢发凉。心界扩大,常有奔马律,肝大。由于婴儿颈短,皮下脂肪多,颈静脉怒张不明显,可在手背出现静脉充盈饱满。水肿常累及眼睑和骶部,有时可见前囟饱满或突出,可通过观察体重增加情况来判断水肿程度。

年长儿与成人心衰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乏力、劳累后气急、食欲减退、腹痛和咳嗽。安静时心率增快,呼吸浅表、增速,颈静脉怒张,肝增大、有压痛,肝颈反流试验阳性。病情较重者尚有端坐呼吸、肺底部听到湿啰音,并出现浮肿,尿量明显减少。心脏听诊除原有疾病产生的心脏杂音和异常心音外,常可听到心尖区第一音减低和奔马律。

5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怎么引起的?

充血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简称心衰,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原发的心脏损害引起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低于机体代谢需要和心室充盈压升高,临床上出现以组织血流灌注不足以及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综合征。

1、基本病因

(1)原发心肌损害,导致心肌丧失及其间质异常。

(2)心脏压力负荷和(或)容量负荷过度。

(3)心脏舒张充盈受限。

2、常见诱因

(1) 感染,尤以肺部感染为最常见诱因。

(2)体力活动过度和情绪激动。

(3)妊娠和分娩。

(4)输液过多和(或)过快。

(5)心律失常,既可作为病因,亦可作为诱发因素。

(6)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病理生理

1、心肌损害和构型重建

(1)心肌丧失:包括心肌细胞的死亡和功能丧失。心肌缺血、中毒和炎症等导致心肌被动性死亡,还有一种主动性死亡。即凋零性死亡。功能丧失除因心肌细胞死亡外,还见于顿抑心肌和冬眠心肌。

(2)心室重构(remodeling):包括心肌细胞和心肌间质网络的增生和改建,导致心室反应性肥大和(或)扩大以及心肌舒缩协调性的异常。

2、血流动力学异常

表现为心室功能曲线低下。心排血量降低,心室舒张末压增高,前者使周围循环血量减少,致使重要脏器供血不足,无法满足组织代谢的需要;后者使心脏前负荷(容量负荷)增加,引起肺及其他内脏器官淤血。

3、神经内分泌激活

主要是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醛固酮系统、血管加压素、内皮素等水平升高,既加重了心室前负荷和心室后负荷(压力负荷),抑制心肌功能,还可加剧心室的重构和心衰的恶化。

如果觉得《如何预防充血性心力衰竭》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