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健康,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抑郁症健康 > 如果感觉人生太苦 不妨读读苏轼这首诗:心境不一样世界就不一样

如果感觉人生太苦 不妨读读苏轼这首诗:心境不一样世界就不一样

时间:2024-01-06 20:56:41

相关推荐

当黑夜笼罩、方向难辨之时,一点微弱的亮光,都会给予人莫大的希望。

许多人都曾有过身处黑夜迷茫之际,并且恐惧不安,但只要静下心来,仔细寻找,便会发现,所有的黑夜,都会有一点星光。这点星光,或许是父母慈祥的容颜,或许是爱人鼓励的眼神,或许是儿女可爱的笑脸,有时候,也会是一首诗,一句话,然后便有了方向。

虽然诗歌篇幅短小,但却蕴含了无穷的智慧和深刻的哲理,它们是诗人经历过许许多多的困境和黑夜,所领悟出来的,这是他们战胜苦难的致胜利器,是精神力量的源泉。

他们将自己力量和精神,蕴藏在了那一篇篇优美的诗歌作品中。历史的长河缓缓流淌,或许时代环境已经变化,但人性依旧如此,这些在历史中沉淀下来的文学作品,仍可以成为我们黑夜中的一丝光亮,引领我们前行。

杜甫立志报国为民,身为官宦之后,却困顿一生,颠沛流离,朝不保夕,可是杜甫用仁爱照亮了黑夜: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刘禹锡一腔热血,积极参与革新,但被排挤出朝,二十三年贬谪偏远地区的生涯,并没有让他低头,刘禹锡用不屈对抗着黑夜: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苏轼秉持着一颗忠正之心,在朝中陈言政策利弊,未顾及党派之争,结果饱受排挤,同样历经贬谪,但他用豁达,驱散了黑暗。苏轼虽然与我们相隔千年,可是他的积极乐观,却影响了后世无数人。

一朝天子一朝臣。仁宗时期,苏轼是被赵祯看作是宰相之才;神宗时期,苏轼是赵顼和王安石眼中新法的阻扰者,经历过乌台诗案、坐过冷板凳;到了哲宗执政时,蔡京章惇等掌权,苏轼更惨了,一贬再贬,直至海南儋州。

公元1100年,64岁的苏轼遇赦北归,写下一首七律,如果觉得人生太苦,不妨看看这首诗: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诗的首句说的是星象。从京都之地来看,此时快到黎明了,不过在海南还是三更时分。虽然黎明比中原慢了许多,可黎明终归是要来的,黑夜即将过去了。苏轼乘舟海上,遇上了不少风浪,也曾面临惊险的境地,如今“参横斗转”,天也要放晴了。

云散月明,还有谁点缀,天空大海本就是澄清的。苏轼,就是黑夜中那轮明月吧,我本将心作明月,可却被乌云遮挡,明月的皎洁,可以被遮挡,但永远不会被侵染。天空与大海宽广无垠,它们的澄明也并非一朝之时、方寸之地能够玷污的。

这两句,苏轼还巧妙地融入了一个典故。魏晋时期,谢重与司马道子月夜论道,司马道子赞叹“月夜明净”,而谢重却认为有微云点缀更好,司马道子则开玩笑,说谢重居心不净。用典于诗,如盐着水,不见其色,品则知其味,这是用典的最高境界。

相比之下,五六句的用典则比较明显。鲁叟就是孔子,他曾说:“道不行,乘浮于海。”苏轼感叹,自己和孔子说的一样,乘船渡海,但却没有孔子那般的智慧,不过他却也粗略懂得了“老庄之学”,《庄子》曾说:“轩辕黄帝在洞庭湖边演奏乐曲,并以乐说玄理。

从前面六句,能够感受到苏轼被赦北归的喜悦之情,最后两句,苏轼则表达了自己被贬海南的心情:被贬到南荒之地,虽然九死一生,但我从未悔恨,这次游历,使我见到了生平最奇绝的景观。虽然苏轼已经64岁,他的乐观,还像少年时期一样。

那时候的海南,可不像如今是旅游胜地,宋朝时期,海南还未开发,是许多人眼中的蛮荒之地,充满着毒瘴,放逐海南,对那时的官员来说,与死罪没什么两样。不是水土不服患病而死,也会因为思乡抑郁而终,另外路上还有许多意外,比如碰上“梁山好汉”等。所以苏轼说“九死”并不夸张。

但苏轼不会悔恨,也不会沉浸在悲伤中不能自拔。正所谓“心安即是乡”,苏轼将海南儋州当成了第二故乡,在那里兴修水利、开办学堂。“既来之,那便为此处的百姓做点贡献吧!”或许苏轼就是这么想的。

在大多数眼中,海南是穷凶极恶之地,但在苏轼眼中,他看到了优美的景物,看到了淳朴的民风,同时他又开拓当地,传播文化思想,这令他生命的价值得以实现,让他感受到了人生的意义。

万物有阴阳,凡事有利弊。既然无法挽回“弊”,那我们便积极寻找“利”,寻找黑夜中的光亮,有时候换个角度看待世界,世界会大不一样。

如果觉得《如果感觉人生太苦 不妨读读苏轼这首诗:心境不一样世界就不一样》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