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健康,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抑郁症健康 > 【中医专长】中医基础病因知识点整理

【中医专长】中医基础病因知识点整理

时间:2024-03-21 20:51:40

相关推荐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亲啊,顺便再置个顶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

病因,即指引起人体疾病的原因,又称致病因素、病邪。中医学认识病因,主要以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疾病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此种方法,即“辨证求因”。

第一节六淫

一、六淫的概念

1.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中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是万物生长变化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

2.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又称为六邪。六气变为六淫的条件:当自然界气候变化异常,超过了人体的适应能力,或人体正气不足,抗病能力下降,不能适应自然界气候变化而导致发病时,六气则成为六淫。

二、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

1.外感性 :多从肌表、口鼻而入,或两者同时受邪。六淫所致疾病为“外感病” 。

2.季节性 :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

3.地域性 :西北多燥病,东北多寒病,江南多湿热为病;久居潮湿环境多湿病。

4.相兼性:六淫邪气两种或两种以上一起侵袭人体致病,称为相兼性。如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三、六淫各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邪善动而不居,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故属阳邪。其性开泄,是指其易使腠理疏松开张而有汗出。常伤及人体的上部(即头面)、阳经和肌表,使皮毛腠疏开泄,出现头痛、汗出、恶风等症状。

(2)风邪善行而数变:“善行”,是指风邪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性。“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变幻无常和发病迅速的特点。如风疹块(荨麻疹)就有皮肤成片肿胀瘙痒,发无定处,此起彼伏的特点。一般发病多急,传变也较快。

(3)风为百病之长:风邪常为外邪致病之先导,多兼他邪同病。凡寒、湿、燥、热诸邪,多依附于风邪而侵犯人体,如外感风寒、风热、风湿等。

2.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阴盛则寒”,寒为阴盛的表现,其性属阴。“阴盛则阳病”,感受寒邪,最易损伤人体阳气,阳气受损,温煦气化功能减弱,人体机能活动降低,从而表现为寒证。

(2)寒性凝滞,主痛:寒邪伤人,阴气偏盛,阳气受损,经脉气血为寒邪凝滞不通,不通则痛。故寒邪伤人多见疼痛症状,如偏于寒盛之搏证,见疼痛较剧。

(3)寒性收引:寒邪侵袭人体,使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收缩而毛窍腠理闭塞,卫阳被郁不得宣泄,可见恶寒发热,无汗等;寒客血脉,气血凝滞,血脉挛缩,可见头身疼痛,脉紧;寒客经络关节,经脉拘急收引,则可使肢体屈伸不利,或冷厥不仁。

3.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为夏季火热之气所化,火热属阳,故暑为阳邪。暑邪伤人,多表现出阳热亢盛症状。

(2)暑性升散,耗气伤津:暑为阳邪,有升发之性,侵犯人体,多直入气分,使腠理开泄而多汗。暑热易于扰乱心神,见心烦闷乱、神不安宁等。

(3)暑多夹湿:暑邪伤人常与湿邪合而致病。

4.湿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

(1)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邪易留滞于脏腑经络,阻遏气机,气机升降失常,经络阻滞不畅,可见胸闷脘痞、小便短涩、大便不爽等症状。湿易损伤阳气,故外感湿邪,常先困脾气,使脾阳不振,运化水湿功能减弱,水湿停聚,出现腹泻、尿少、水肿、腹水等病症。

(2)湿性重浊:感受湿邪,常见头重如裹、周身困重、四肢酸懒沉重等症状。若湿邪留滞经络关节,则阳气输布受阻,故见肌肤不仁、关节疼痛重着等,又称“湿痹”或“着痹”。其分泌物和排泄物秽浊不清,常见面垢眵多、大便溏泻、下痢黏液脓血、小便混浊、妇女白带过多、湿疹浸淫流水等临床症状。

(3)湿性黏滞:湿邪致病临床表现多黏滞不爽,如排出物及分泌物多滞涩而不畅,发病后多缠绵难愈,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如湿温、湿痹、湿疹等病,皆因湿邪难以祛除而不易速愈。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病多见于下部,如下肢水肿明显。此外,淋浊、带下、泻痢等病证,亦多由湿邪下注所致。《素问·太阴阳明论》说:“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5.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2)燥易伤肺。

6.火(热)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

(2)火易伤津耗气。

(3)火热易生风动血。

(4)火热易发肿疡。

第二节疠气

一、疠气的概念

疠气,即疫疠之气,是一类具有很强传染性的病邪。在中医文献的记载中,又有“瘟疫”、“疫毒”、“戾气”、“异气”、“毒气”、“乖戾之气”等名称。常见病如大头瘟、疫痢、白喉、烂喉丹痧、霍乱、鼠疫等。

二、疠气的致病特点

发病急骤,病情较重;一气一病,症状相似;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第三节七情内伤

一、七情内伤的基本概念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人体的精神状态,是人体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

二、七情与脏腑精气的关系

情志活动以脏腑气血为物质基础,因此喜、怒、思、忧、恐,分别由心的精气、肝的精气、脾的精气、肺的精气、肾的精气所化生,故常称“五志”,即五脏的情志。

三、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1.直接伤及内脏损伤相应之脏“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因心主血藏神,肝藏血主疏泄,脾主运化而位中焦,是气机升降之枢,又为气血生化之源。故情志所伤的病证,以心、肝、脾三脏和气血失调为多见。

2.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第四节饮食失宜

饮食失宜分为三个方面: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

一、饮食不节

饮食不节即饥饱失常或饮食规律失常。过饥则营养不良;过饱则损伤肠胃。

过饥,指摄食不足,如饥而不得食,或有意识限制饮食,或因脾胃功能虚弱而纳少,或因七情强烈波动而不思饮食,或不能按时饮食等。过饥,一方面因气血亏虚而脏腑组织失养,功能衰退,全身虚弱;另一方面因正气不足,抗病力弱,易感邪而发病。

过饱,即饮食过量,或暴饮暴食,或中气虚弱而强食,以致脾胃难以运化而致病。轻则饮食积滞不化,以致“宿食”内停,可见脘腹胀满疼痛,嗳腐泛酸,呕吐、泄泻、厌食等。重则食滞日久,可致脾胃大伤,或可聚湿、化热、生痰而变生他病。

二、饮食不洁

进食不洁净的食物,导致疾病的发生。饮食不洁可以引起各种肠胃疾病、食物中毒和寄生虫病。

三、饮食偏嗜

1.寒热偏嗜饮食物也有寒热温凉的不同性质,若嗜食寒凉或温热,能导致人体的阴阳失调,发生某些病变。如多食生冷寒凉之物,可以损伤脾胃阳气。多食油煎温热之物,可以损伤脾胃阴液。

2.五味偏嗜中医学认为,五味与五脏,各有其一定亲和性,如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素问·五脏生成》说:“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饮食偏嗜考点记忆《素问·五脏生成篇》说:“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第五节劳逸失度

一、过度劳累

过劳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劳力过度 指体力劳动负担过重,时间过长,得不到应有的休息以恢复体力,耗气伤血,积劳成疾。表现为少气乏力、神疲消瘦、自汗等症。

2.劳神过度 指思虑太过,劳伤心脾而言。思虑劳神过度,则耗伤心血,损伤脾气,可出现心神失养的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及脾不健运的纳呆、腹胀、便溏等症。

3.房劳过度 指性生活不节,房事过度频繁而言。若房事不节,过度频繁,则耗伤肾精,可见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精神萎靡、性机能减退,或遗精、早泄,甚或阳痿等症。

二、过度安逸

1.安逸少动,气机不畅。久卧伤气。

2.阳气不振,正气虚弱。

3.长期用脑过少,神气衰弱。

第六节痰饮

一、痰饮的概念

痰和饮都是水液代谢的局部或全身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浓度较大、黏稠的叫痰,浓度较小、清稀的叫饮。痰饮有无形与有形之分。有形的,指视之可见、触之可及或听之有声的痰或饮而言;无形之痰饮,是指有痰饮的病理表现,如头目眩晕、恶心呕吐、气短、心悸或癫狂、昏不识人等,却看不到有排出来的或其他实质性的痰和饮,需按治痰饮的方法治疗。

二、痰饮的致病特点

1.痰饮的病机特点

①阻滞气机运行。

②影响水液代谢的进行。

③易于蒙蔽心神。

④致病广泛,变幻多端。痰随气升降流行,内而脏腑,外至筋骨皮肉,无处不到;饮多留于肠胃、胸胁、胸膈及肌肤,相对局限。

⑤病程长。故有“百病多由痰作祟”和“怪病多痰”之说。

2.痰饮的病证特点

(1)痰证:痰滞在肺,见喘咳咯痰;痰阻于心,心主血脉不利,胸闷心悸;痰迷心窍,神昏,痴呆;痰火扰心,发为癫狂;痰停于胃,胃失和降,恶心呕吐,胃脘痞满;痰留经络筋骨,见瘰疬痰核,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或成阴疽流注等;痰浊上犯于头,眩晕,昏瞀;若痰与气凝结咽喉,见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的梅核气证。

(2)饮证:饮留胸胁,则胸胁胀满,咳唾引痛,为悬饮;饮在胸膈,则胸闷咳喘,不能平卧,其形如肿,为支饮;饮留肠间,肠鸣沥沥有声,为痰饮;饮溢肌肤,则肌肤水肿,无汗,身体痛重,为溢饮。

第七节瘀血

一、瘀血的概念

凡是因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脏腑及其他部位,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于体内,均称为瘀血。瘀血是疾病过程中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

二、瘀血的形成

一是由于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原因,使血行不畅而瘀滞。二是由于内外伤,或气虚失摄,或血热妄行等原因,引起血离经脉,积存于体内而形成瘀血。

三、瘀血的致病特点

1.瘀血病证的共同特点

(1)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甚。

(2)肿块:外伤肌肤局部,可见青紫肿胀;积于体内,久聚不散,形成癥积,按之有痞块,固定不移。

(3)出血:其血色多呈紫暗色,并伴有血块常伴见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甲青紫,舌色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沉弦或结代。

2.瘀血病证

瘀阻于心,见心悸、胸闷心痛、口唇指甲青紫;

瘀阻于肺,见胸痛、咳血;

瘀阻胃肠,见呕血、大便色黑如漆;

瘀阻于肝,见胁痛痞块;瘀血攻心,可致发狂;

瘀阻胞宫,见少腹疼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经色紫黯成块或见崩漏;

瘀阻于肢体末端,可形成脱骨疽;瘀阻肢体肌肤局部,可见局部肿痛青紫等。

第八节结石

(一)结石的概念

结石,是指体内某些部位形成并停滞为病的砂石样病理产物。在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结石,又可成为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常见的结石有胆结石、肾结石、膀胱结石、胃结石等。(二)结石的致病特点

1.多发于肝、肾、胆、胃、膀胱等脏腑。

2.病程较长,病情轻重不一。

3.阻滞气机,损伤脉络。

长按指纹> 识别二维码 > 添加关注

关注杏海公众号,

学习进步,逢考必过!

在看的,麻烦点下“在看”再走嘛!谢谢嗒~

如果觉得《【中医专长】中医基础病因知识点整理》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