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健康,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抑郁症健康 > 联合作战重在“联合” 看美军如何培养实践联合意识

联合作战重在“联合” 看美军如何培养实践联合意识

时间:2021-11-18 09:54:13

相关推荐

信息化条件下的联合作战已成为未来战争的基本样式。美军的联合作战实践和联合意识培养都走在了世界前列。美军通过规范的联合职业教育、大量的条令法规、军官轮换制度以及演习与实战,强化了联合意识。分析研究美军联合意识培养的实践和特点,对我军联合意识培养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我军需要从注重顶层设计、合理配置资源、形成多方合力等方面,培塑联合意识。

美军联合意识培养的实践

一、规范的联合职业军事教育实现了联合意识培养的科学化

通过联合作战和院校教育的实践,美军认识到:与联合训练结合在一起的联合职业军事教育,是联合军事转型的一个关键赋能因素。美军军事院校(中心)113所中,国防部直属院校7所,占军校总数的6.2%;陆军28所,占24.8%;海军41所,占36.3%;空军28所,占24.8%;海军陆战队9所,占7.9%。经过多年的联合职业军事教育理论和实践探索,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联合职业军事教育体系和全程教育模式。“联合行动的成功,取决于单个人员、单位、参谋机构和组织像具备本军种、本机构的能力与意识一样,具备遂行联合任务的能力与意识。”美军的联合职业军事教育按照军官生长阶段分为任命前、初级、中级、高级和将官五个级别。任命前联合职业军事教育主要是针对拟担任军官职务的学员就联合事务进行的培训,初级联合职业军事教育培训对象是尉官,中级联合职业军事教育培训对象是少校,高级联合职业军事教育培训对象是中校和上校,将官联合职业军事教育培训对象是各级将宫。

联合职业军事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强调培养精通处理联合作战中复杂事务的联合专业军官,要求军官通过培训,具备广阔的视野、多样的视角、批判性分析、抽象推理和创新思维以及适应力、准确的判断力、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力和使用信息能力、对信息的反应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实施指挥和控制的能力。

在课程设置上,美军各军种的高级院校,教学内容75%以上涉及联合与联军作战问题。任命前联合职业军事教育重点介绍军种知识和技术在作战中的应用,初级联合职业军事教育培训重点是联合特遣部队的组织、战术战斗空间武器装备的一体化以及各军种在联合作战的作用等内容,中级联合职业军事教育重点从联合部队中军种部队的角度进行联合作战的教学,高级联合职业军事教育培训内容着眼于战略教学,将官联合职业军事教育教育内容着眼于最高层次的战略问题,包括国家军事战略与国家安全战略的结合,以及国家安全战略与国家制订方针政策的需求相结合等。

二、通过大量的条令法规将联合意识内化为一种本能意识

美军非常重视军事法规在联合意识培养中的支撑作用。美军认为,利用法律的评价性能较快地在美军官兵心目中树立起正确的联合作战观念,并有利于建立一种联合作战文化,而且利用法律的强制性能有力地突破军种隔阂给联合作战带来的阻碍作用。在军事变革中,观念的改变远比制度的改变和设备的改变更困难、更重要,美国人深谙此理。因此,借助美军自身悠久的法治文化和对法律的信仰,他们将先进的作战理论也写入了军事法,极大地向推动了以联合作战为转型方向的军事变革。针对联合作战的特殊性,美军通过联合作战法律体系的建设,将联合训练、联合演习、联合作战、联合保障等制度化。

美军还强调以完善的条令体系融合诸军种联合作战行动,确保形成真正的一体化作战整体合力。一方面,着力构建了共性的联合作战条令体系。自1991年第1号联合出版物《美国武装部队的联合作战》推出后,美军全面启动了新一代联合作战条令的出台、修订和更新。这些条令涉及了联合作战理论所必需的所有要素,既有全局性的战略性问题,也有具体行动的组织和实施细则。但参联会对待立法权力非常谨慎,它并没有大权高高在握,单枪匹马地去制定联合条令,而是在各军种的相关条令基础上以归纳、总结、提高的方式形成新的联合条令。另一方面,不断完善了各自的军种作战条令体系。根据共性的联合作战条令,美军各军种又根据自身特点对其原有作战条令体系进行修订和完善,不断加入联合作战内容,以与前者保持一致,使本军种成为联合作战的有机组成部分。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美陆军新世纪的作战条令首次将序号与联合条令系列挂钩,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军种作战理论正在与联合作战理论融为一体,一体化联合作战的观念已成为美军的共识。如今,美军联合作战法规已形成了由数个顶层法律文件和其他联合条令出版物共同构成的庞大体系,共有200本之多。不同于以往枯燥的法律形式,联合条令语言非常生动。醒目而发人深思的警句是条令中每一章的首语,在整个条例的内容中配有不少插图、图表、军事案例来说明某些问题,有些实例还具有相当的情绪感染力,使整个联合条令生动而又具有吸引力。

三、军官轮换制度成为联合意识培养的催化剂

自1899美军实行军官定期轮换制度,到美参联会颁发的《联合构想》中,美军把实行军官交流轮换看作是加强和规范美军互通能力,建设联合部队的必要条件。美军认为,联合作战指挥军官的培养是一个“培训——实践——再培训——再实践”的循环过程,不同工作岗位的轮换,有利于培养指挥军官的联合意识。军官轮换一般分为岗位轮换、地区轮换和战时轮换三种,此外,还有军队与政府机构岗位间的轮换。岗位轮换主要指部队、机关和院校之间的轮换,地区轮换主要指内地与边远高寒地区、本土与海外的轮换。岗位轮换与地区轮换往往交叉进行,没有严格的区分。战时轮换是指战时,各个部队之间轮流到战区轮换。

为了保证指挥军官在职业生涯中得到多种岗位和环境锻炼,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具备较强的联合作战适应能力,美军积极鼓励军官从事多岗位轮换,从目标上加以引导,从制度上加以规范,从措施上加以落实。美军规定,军官在海外执勤的时间为1—2年,在同一岗位连续工作的时间一般不超过4年,特殊情况下不超过6年,到时间必须轮换。美军军官一般2—4年更换一次岗位,从少尉到上校,每个军官平均更换岗位6次以上。

为了使军官了解政府的有关工作,熟悉政府高层决策过程并直接参与国家国防政策的制定,美军还有计划地将优秀军官派到政府部门工作。如美军长年派驻现役军官在红十字会、国务院、商业部等与国防事务关系密切的部门工作。此外,主管制定政策的军官还定期轮换到民间著名的学术机构,从事1—2年的研究工作,以使他们开阔视野,增长多方面的见识,提高宏观决策和理性思维能力。美军还把军官的岗位轮换与职务、军衔晋升挂钩,把任职经历作为军官职务和军衔晋升的必要条件。如美军规定,军官(除核动力军官)必须有在联合指挥机构工作满一个任期(3年)的经历,才能晋升准将。通过这些机制的牵引,军官增长了不同岗位的工作经验,为联合作战提供了智力支持。

为了使军官岗位轮换制度更加规范、持久、有效地进行,美国颁布了多项法律用以规范各军兵种之间军官的交流,各军兵种也制订了本军种的军官人事管理条例和规章,使军官岗位轮换制度化和法制化。由于这一机制的良好运作,美军高级将领几乎都有丰富的任职经历,比如美国中央司令部前总司令施瓦茨科普夫上将在其40年的军旅生涯中曾变换过20多次岗位。这些丰富的工作经历为他们奠定了良好的联合作战意识。

四、在联合演习与实战中达到不断强化联合意识的目的

美军十分重视诸军兵种协同行动联合作战和联军联合军事演习,认为和平时期的演习是对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的最好机会。美国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指出:“有效作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战场上的联合,以及各军兵种有效沟通与合作的程度⋯⋯平时加强联合,战时才能实现联合。我们需要像战斗那样训练,像训练那样战斗。”越南战争结束后,美军痛定思痛,提出具有联合作战的初步理念的“顶炮”计划和“红旗”计划。经历海湾战争这种崭新的高技术战争后,美国陆军、海军与海军陆战队和空军逐渐在“联合”问题上形成共识:“21世纪初期,美军作战将是完全一体化的所有军种参加的联合作战,而且大多数情况下是多国部队作战。为赢得未来一体化战争与非战争行动的胜利,必须享有联合作战训练方面的优势。”

因此,美军要求必须加强诸军兵种联合作战的演练,充分发挥联合部队的作战效能,以有效地应付任何类型的作战,各军种、各部队都要把联合训练放在最优先的位置,从基础的单兵训练开始就向士兵灌输“本能的联合思维”。基于这种认识,美参联会每年都要组织60—80次战区级军、兵种联合演习,并向常态化、制度化发展。单就美国空军来看,据不完全统计,1990年空军参加的诸军兵种联合军事演习尚不到100次,1994年就迅速增至180多次,1997年以后则每年都有200余次。到2000年以后,每年更是保持在近400次之多,几乎占各类军事演习的70%。

除了演习,美军还积极为军官创造对外交流的条件,增强其联合作战的意识。美军认为,信息时代的军事变革,不同于工业时代和农业时代的军事变革的一个明显特点是以加强对外军事合作为重要内容。美军通过联合演习、联合训练、出国访问参观、学术交流等方式,创造与外军的交流机会,以开拓视野,提高素质。美军是世界上开展军事交流与合作人次最多、规模最大、成果最丰硕的军队。据不完全统计,美国每年都要定期与盟国、伙伴国举行约50次左右双边或多边的联合军事演习。另外,美军还向几十个国家派送军事留学生,同时接受几十个国家的军事留学生到美军院校学习。美军还经常主动邀请盟国或伙伴国的军人观摩美军的训练与演习。通过大量、频繁的对外交流与学习,使美军军官从中增长见识,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同时,美军还认为实战是检验部队、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最有效手段,演习不能从根本上代替实战。

从历史上看,越战后的改革和1986年《戈德华特——尼克尔斯法案》的出台使美军走向了真正意义的联合,通过联合汇聚的能量在海湾战争中得到充分展示。到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时,联合的理论得到了进一步深化,美军联合作战体制与机制得到进一步加强,联合意识已经成为自觉、习惯和文化。

美军联合意识培养对我军的启示

一、注重顶层设计

我军联合意识的培养,在战略设计、规划、引领中一概体现联合的精神与特质。首先是要形成一个共识,联合意识培养的关键不在基层而在高层,更准确地说在决策、领导层。军队是一个具有特殊性的单位,服从纪律、服从指挥是最显著特征,正是基于这一特征,培养什么样的意识,决定权、推动力来自于领导层、决策层、乃至具体领导者。也就是说,即使基层官兵有联合精神、联合意识,如果上层缺乏联合意识、联合思维,仍然以条快思路制定方针政策,仍然坚守部门利益、兵种利益,培养联合意识最终只能是流于形式、停留在口号上空话。因此,培养联合意识必须关键路径有且只能从战略层、决策层、领导层有强烈的联合意识。

其次是领导人的言行示范。在各项事业的推进与发展过程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联合意识能否成为引领全军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先导意识,关键还在于领导者的率先垂范,成为培养联合意识的坚定支持者,忠实践行者。切忌会上讲联合意识,台下讲利益意识;口头上讲联合意识,行动上做部门意识;理论上讲联合意识,决策上却是条块意识。尤其是防止利益面前,把本单位利益、本部门利益无限放大的现象。中国有一句古语,上梁不正下梁歪。联合意识培养没有各级领导者的全力支持,倾心呵护,其结果只能是功败垂成。“上下同欲者胜”,培养联合意识,需求全军上下的共同努力。

二、合理配置资源

首先,着眼联合意识氛围营造,完善联教联训机制。促进院校与部队联教联训的长效发展,要在进一步完善机制上下功夫,真正形成院校与部队分工明确、衔接有序、运转高效的良好局面。积极营造联合氛围为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环境。让联合的理念贯穿于教育训练的全过程。院校学习从内容到形式都要体现出联合的理念。联合设计教学内容、联合实施综合演练、联手进行理论创新;训练要时刻紧盯联合的目标,提高指挥人员的联合作战指挥能力,加强诸军兵种联合训练,构建平台,创建体系,强化军事训练实践,通过平时的实践锻炼,不断增强指挥人员的联合意识、联合技能和指控能力,提高联合作战的指挥控制综合素养;让联合的价值应用于社会交往实践。扩大与地方的培养协作关系,地方很多院校和科研单位在信息科技方面具有广阔深厚的资源和能力,可以为军队培养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提供难得的支撑和保障。同时,要加强国际间的学习交流,在更大的空间寻求和利用好社会资源,加大国内国际交互培养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力度。

其次,着眼联合意识时代特点,加强网上演练。未来作战是基于网络中心的联合作战,是体系与体系的整体对抗。今天的人才培养也必须基于网络优化教学资源,确立信息思维方式。构建相对开放的分布式联合教育资源网络。连接院、校、所、部、人各个节点,加强横向联系、整合资源,探索规模化、集约化和综合化的联合培养手段,突破机械化战争的思维定势,确立与信息化战争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突破单一军种作战的思维定势,确立与诸一体化联合作战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努力用质量效益统一的观念、信息力是作战能力核心构成的观念、成体系建设的观念、非对称发展的观念、复合式建设的观念加强联合作战网上演练。

三、形成多方合力

联合作战,是全军各级、各部门、各军种共同的实践。培养联合意识,同样是全军各级、各部门、各军种共同的事业。全军每一个团队、每一个个人,都是联合意识的接受者和践行者,同时也是培育者和传播者。按军种分割联合意识的构建权力和践行责任,是对联合意识本质的背离。培养联合意识,必须靠全军官兵共行共为,以联合培育为基本途经。一是以联合研究为引领。联合作战理论是联合作战的实践指南。构建联合作战理论,绝不是某一部门或某一军种的专利,而是各军种共同的责任和权力。就如同没有各军种平等的共同参与就没有联合作战一样,没有各军种平等的共同参与就不会形成真正的联合作战理论,也就没有真正的联合意识。我军当前应统一组织各军种力量,共同研究联合作战顶层理论、基础理论和军种运用理论,为联合意识注入丰富的科学内涵。

二是以构建联合领导意识为重心。联合作战的核心是联合指挥。只有构建超越军种立场、谙熟联合作战规律、理解各军种作战、具备联合指挥能力的指挥领导机构,领导机关要担当起和履行好联合联合意识培养的领导责任,率先树立联合作战理念,培育优越的大局观,全面了解和深入理解各个军种,充分尊重军种专业性,形成科学遂行联合指挥、联合领导的行为自觉,构建起具有我军特色的联合领导意识。并以此为引导和示范,同步协调推进联合行动意识、联合训练意识、联合保障意识的培养。

(作者分别系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教授、陆军勤务学院襄阳训练基地副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

如果觉得《联合作战重在“联合” 看美军如何培养实践联合意识》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