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健康,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抑郁症健康 > 姚骏骊|陕西乡村文艺创作座谈会主旨演讲

姚骏骊|陕西乡村文艺创作座谈会主旨演讲

时间:2023-10-24 20:03:07

相关推荐

在陕西乡村文艺创作座谈会上的主旨演讲

姚骏骊

(11月17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代表们、大家下午好!

初冬古城喜临门,唐城宾馆最温馨。高朋满座虚无席,陕农报社迎亲人。一木二林三木森,下接地气无阔论。乡土作家有生活,文艺座谈暖人心。今天是11月17日,适值著名作家路遥逝世26周年。陕西农村报乡村文艺创作座谈会暨《秦农丝语》新书发布会在西安唐城宾馆胜利召开。以此方式缅怀一代文学巨匠路遥先生。

陕西省作家协会原党组书记、文化学者雷涛,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高建群,省作协副主席、西咸新区作协主席王海,陕西日报社副社长梁伟,省书法协会常务副主席麻天阔,陕西省新闻出版局原副局长任中南,陕西省商务厅原巡视员王国龙,陕西省民政厅原副厅长郭青凡,著名文艺评论家、矛盾文学奖原评委李星,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张艳茜,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太白文艺出版社社长党靖,陕西省文化厅文艺处原处长李广顺,陕西省果业局办公室主任张泾渭,陕西省社科院产业研究中心博士赵东等领导及著名作家孙见喜、冯西海、李虎山、李西岐、东篱、李印功、秦力、宋鸿雁、张新龙、党宏、白小兰,中国秦歌第一人十三狼,脱口秀西北魏老根等嘉宾都来到了这里。

来自全省各地宣传部、文联、作协的部分领导,《秦农丝语》部分乡村作者本报员工及陕西农村报部分老报人代表共200余人今天都到会了。

雷涛

高建群

梁伟

李星

王海

任中南

张艳茜

孙见喜

会议围绕陕西乡村文艺创作的现状和策略展开了探讨和研究,取得圆满成功!上午,雷涛、高建群、梁伟、李星、王海、任中南、张艳茜、张泾渭等领导、名家就乡村文艺工作讲了话,我们陕西农村报社社长焦永兴同志致了欢迎词,总编辑贺小巍同志向大会报告了年度副刊工作,《秦龙丝语》副主编靳天龙同志介绍了书籍选编情况,编辑出版中心副主任、副刊责任编辑辜希静同志发布了巜秦龙丝语》首发式新闻,各位领导、名家、作家都发了言,大家说得都很好,我表示完全赞同!

按照大会议程,下午的大会由我来主持。会议的议程有三项。第一项,由我作主旨演讲;第二项,在座的各位就乡村文艺、乡村文化、乡村文明、乡村振兴等话题展开自由发言,进行讨论、互动、交流;第三项,由本报总编辑贺小巍作总结讲话。

现在进行大会第一项议程。在开始前,我先宣读两封贺信: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贾平凹先生贺信:

"乡村是我们所有人的根,乡村是广大文艺创作的魂,乡村文艺是中国历史、社会发展变迁的生动表现形式。我早年的文章就在《陕西农村报》上发表过。

陕西农村报作为一张农字号老报纸,多年来开辟副刊、扶植作者、注重文学,干得很扎实,做出了好样子。举办乡村文艺创作座谈会,更是顺应时代潮流、引导文化自信的具体实践。我向大会表示祝贺!并祝大会圆满成功!

贾平凹

11月17日

著名作家、诗人曹谷溪先生贺信:

因我在北京和贺敬之先生出席一个活动,不能前来出席本次盛会,深表歉意!

陕西农村报是一张老报纸,我从小就受其影响,1964年就在贵报发表了第一首诗歌。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立文化自信的今天,陕西农村报能连续三年召开乡村文艺创作座谈会,我认为你们很了不起!我和贺敬之老师对参加会议的所有代表致以问候,并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

在此,我建议我们的乡村题材多写一些厚重的有深度的有温度的精品。

希望陕农报始终能够坚守副刊阵地,引领广大乡村文艺工作者、文艺爱好者及长期为陕西农村报投稿的广大作者讲好陕西故事,将我省的乡村文艺工作提升到新的、更高的层次。

曹谷溪

11月16日

在此,让我们对贾平凹先生和曹谷溪先生对陕西农村报及这次文艺座谈会的寄语爆以热烈的掌声!

好!我现在正式演讲,也算是第一个发言者,以抛砖引玉。

姚骏骊

我要演讲的题目是:凝聚陕西本土力量 繁荣乡村文艺创作

演讲分三个部分:

一、陕西的文化与文艺

众所周知,陕西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西安是十三朝古都,我们曾拥有周秦汉唐的辉煌,我们也有秦砖汉瓦的凝重。党中央、毛主席曾在革命圣地延安生活战斗过13个春秋,延川梁家河,更是习近平总书记青少年时代作为知青下乡插队长达7年之久的钟灵毓秀之地。这些厚重的历史、光辉的人文、明显的优势成为祖祖辈辈陕西人的骄傲。

就文艺而言,在先秦文化中,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等诸子百家应运而生,成为我国乃至人类最伟大的百家争鸣、各放异彩的"文艺复兴",形成了多元文化共生,多种文艺并存,各类艺术发展的高涨局面。如礼乐歌舞,如周易八卦,如战国编钟,如兵法剑术,如《诗经》《楚辞》,如唐诗宋词,《史记》汉赋,元曲、明清说书、小说等。涌现了一大批先哲,留下了《大学》《论语》《中庸》《孟子》为主要内容的"四书", 以《诗经》《春秋》《尚书》《礼记》《易经》为核心的"五经"和以"礼、乐、射、书、数、御 "为内核的"六艺"。

四书五经六艺,是举世闻名的东方“圣经”,光照千秋的文化瑰宝。是中华传统文化国学中的必修课程。我们学习之,对增长知识、丰富文化、提升自我都有裨益。

而这些文化,其根就在陕西,如老子的《道德经》,司马迁的《史记》。张骞出使西域、开辟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茶叶、丝绸、陶瓷运往中亚、西亚、欧洲、乃至非洲,沟通了世界,活跃了商贸,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条路。而张骞就是陕西城固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就是汉长安。

陕西素有科技大省、文化大省、文物大省、旅游大省、文艺大省、文学大省等美誉。涌现了史学家、文学家史马迁,关学大儒张载,一代书圣于右任,"东方沙翁"范紫东等代表人物。

76年前的1942年5月23日,毛泽东主席发表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等方针,成为70多年指导文艺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出现了《白毛女》《小二黑结婚》《吕梁英雄转》《暴风骤雨》《保卫延安》《太阳照在桑乾河上》等解放区文学作品;涌现了《东方红》《黄河大合唱》《南泥湾》《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游击队之歌》等经典歌曲。

就陕西文学艺术界而言,柳青、杜鹏程、路遥、陈忠实、贾平凹、刘文西、赵季平、杨晓阳、王西京、钟明善、库淑兰等抗鼎人物,蜚声国内外;华阴老腔国际走红,陕西相声异军突起,戏曲梅花奖连连摘取,书画大家应运而生,非遗申请捷报频传,广播影视再度崛起……特别是与延安文艺座谈会时隔72年后的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总书记强调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的重要讲话精神,一直激励着我省文学艺术界的同仁们,文学艺术工作者豪情无限、干劲倍增。

我们陕西农村报继、连续两届乡村文艺创作座谈会后,今天又召开第三届乡村文艺座谈会,就是贯彻中央文艺座谈会精神的陕西实践。

二、陕西农村报如何凝聚陕西文艺力量

作为拥有65年悠久办报史的陕西农村报,在全省有深远的影响、广泛的订户、忠实的读者、 不少的作者。“黄河浪花”和“人生百味”是我们《陕西农村报》创办并一直坚持的“文艺副刊”版面,固定在本报第八版。多年来深受读者喜爱、作者钟爱、群众偏爱。甚至读者在评价我们报纸办得好与不好,或者说订与不订这张报,都是因为看八版的文艺副刊上的文章是否出彩而决定的。

,我们在纪念报纸创刊六十年大庆时,出版了反映陕农报六十年影像资料的《岁月年轮》,反映六十年新闻佳作的《踏石留痕》和反映六十年文学作品的《乡村记忆》。当看到习仲勋、马文瑞、邓颖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不同时期多次给我报题词的照片时,当看到陈忠实、贾平凹等名家早期作品发表在我报上时,当我采访并收集到1953年的一张《陕西农村报》(《陕西农民》),并得知自1953年报纸创刊之日起,父子两代人就从未中断自费订阅本报达60年之久的武功县武功镇二水村农民丁文涛时,我深深地被感染着、感动着、感化着。

之所以被感染、被感动、被感化,是因为陕农报的面向最基层,是因为一大批文学巨匠、优秀作家、艺术名家的起步离不开陕农报,是因为陕农报的泥土芬芳一头连着省委,一头接着群众。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往前追朔三代,几乎都是农民。因而我省的作家、艺术家涉猎的题材主要还是涉及"农业、农村、农民"这块"三农"领域的。包括中国文学最高奖茅盾文学奖得主和世界文学最高奖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先生也不例外。

就我省而言,不管是柳青的《创业史》,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陈忠实的《白鹿原》,贾平凹的《秦腔》,也是写“三农"的。路遥先生的名言:"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就是最好的诠释。

近年来,人们都抱怨没人读书,实际上我认为是没有好书让读者读。几乎天天都有人出书,可能够引起人们共鸣的,可谓凤毛麟角。同样,其它艺术领域,也缺少震撼人心的作品赢得大众认可!

有鉴于此,我们要凝聚陕西力量就必须知家底,理思路,选题材,多思考,先储备,后动笔,不充数,出佳作,创精品。

要做到这些,就得沉下身子,耐住性子,深入实际,做到"三贴近”讴歌时代主旋律,讲好陕西好故事,传播三秦好声音,挖掘人间真善美。尤其是基层文艺爱好者、文艺从业者、文艺推广者,应具慧眼,应揣爱心,常怀善念,要能吃苦。

只要我们不徘徊,不等待,不观望,每个人都从自身做起,从一篇文章、一个节目、一句台词、一笔一画作起,我们的作家、演员、书画家等都会有收获、出成果、会成功的。

这几年,我报在文学创作方面也是硕果盈枝、成效斐然:李印功的长篇小说《胭脂岭》,路西平的长篇小说《村路》,张新龙的长篇小说《第一书记》,姚骏骊的散文集《吹糠见米》等,都入展了西安、深圳文博会、图博会等,在省内外引起较大反响。尤其是今年张新龙出版的长篇小说《第一书记》,不但引起陕西省扶贫办的高度重视,颇受第一书记欢迎,而且被列入全国农家书屋图书目录。成为陕农报作家队伍中的后起之秀。

凝聚陕西力量,就是身处乡村,有抱国之志、忧患意识、人文观照;

凝聚陕西力量,就是有爱国情、才子笔、好作品,引导人、感召人、鼓舞人、激励人;

凝聚陕西力量,就是要推进"五个扎实",发挥各人才智,实现自己梦想,从来不要满足,追赶超越他人。

凝聚陕西力量,就是不以陕农报阵地为小,不以乡村视野为狭,不以看不起自己为卑。从小事做起,从读陕农报做起,从给陕农报投稿做起。庄稼常耕耘,收获靠辛勤,今日小人物,沙尽始到金。

三、怎样繁荣乡村文艺创作

同志们,在座的各位代表,来自全省各地的不同行业的不同单位,有的人可能还是农民。但有一点大家是平等的,那就是大家或是文学文艺爱好者,或是文学文字创作者、作家、书法家、戏曲家、演员、歌唱家、表演艺术等等。我在此将大家都归为"知识分子"。

撇开什么学历或职业、专业、行业之类的限定,从本质上看,所谓知识分子,不过就是一些以精神目标为毕生追求的读书人而已。往高了说,知识分子就是一些读书较多,具有独立精神和批判性思考能力,肯于公开表达自己见解的知识人。

中国知识分子深受传统科举制度的影响,有着根深蒂固的“入世情结”。也许,对中国多数知识分子来说,用中国传统的“士”的概念来理解,会更准确一点。

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存在着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等级,其位居庶民之上,卿大夫之下。为士之人,既以入世报国为目标,又须有很高的学问造诣和道德操守,即须“志于道”,并要能做到“从道不从君”。

隋唐科举制度渐渐兴起之后,“学而优则仕”蔚然成风,士与卿大夫合二为一,政府官员必须是饱读诗书经典的文化人,因而也就出现了所谓“士大夫”的称谓和阶层。但由于儒学经典要求为士为官者,须抱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德使命感,因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观念仍旧影响着所有想要登科及第的读书人。

清末科举制中止后,“学而优则仕”表面上失去了固定的制度渠道,在实际上,一直到民国年间,各级政府官员多数也还是有较高的学历背景要求。因此,士或士大夫这个阶层看似不存在了,凡读书之人的“入世”情结却仍旧十分强烈。

在座的各位,也许不是每个人都有此情节,但写作、表演等也是一种能力展示、价值体现、精神释放。具体到怎样繁荣乡村文艺工作的话题,我想,我们每个人都要以专业、专心、专注、投入的工匠精神,以本次大会为契机,在各自的领域里放下架子、抹掉面子、选好台子、做出样子,写出稿子,赚到票子。

所有艺术的探索,归根究底是对人的探索: 对人自身的探索; 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探索; 对人与环境 (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等 ) 关系的探索 ;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

人性中善良的一面总能赢得他人的分享,人生中美丽的邂逅也许会锁住一段记忆。我们无法要求和约束别人的一言一行,但每个人都有做好自己的本能与素养。

同志们!我在《吹糠见米》散文集封底写了这样一段话:

"影响有影响的人、文化有文化的人。把影响做得足够深远,将文化做得要像文化,让文化成为大众自信。让享受文化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时尚、一种风气,使文人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体面,更有地位。"

这是我对我的要求与自勉,在此,也将之作为我讲话的结束语,愿与大家一起共勉。

谢谢大家!

作者简介:

姚骏骊,资深媒体人、知名作家、青年文化学者,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楹联学会会员、西安市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新闻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大秦岭父亲山文化研究会创始人,供职于陕西日报社,任陕西日报秦岭诗社副会长。

已发表作品300多万字,自以来,著有《跋涉者》《吹糠见米》等6部文集。

2002年,被陕西省文联评为“二十世纪陕西文艺散文百家”。传略被录入《百年陕西文艺经典》。

,发表在《陕西日报》上的文章《走进路遥故里》,被清涧路遥纪念馆作为馆藏文物永久展出。

9月、10月,作为海外文化交流大使,两次率队访问韩国。其中,10月28日,其书法作品“海纳百川”,在韩国平泽市举办的中韩传统服饰文化交流表演中获奖。4月15日,率队出访新加坡、马来西亚,4月16日,在新-中服饰文化交流中和5月4日韩国仁川市文化交流中,书法作品分别获奖。

▲心有千结当释怀——建榕散文集《随心流淌》之《序》

▲往事并非如烟——读作家党宏先生《聆听心灵的回声》有感

▲名家专栏|姚骏骊——千年辋川

▲名家专栏|姚骏骊——拜谒华胥陵

▲名家专栏|姚骏骊——秦直道

▲名家专栏|姚骏骊——胸有成竹

▲名家专栏|姚骏骊——姚店的秋色

▲名家专栏|姚骏骊——崖柏 笔筒 年轮

▲名家专栏|姚骏骊——书卷之气

▲名家专栏|姚骏骊——深秋

▲名家专栏|姚骏骊——瓜棚画馆里的冯西海

▲名家专栏|姚骏骊——夜韩城

●End●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评论功能已开启,我们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

欢迎关注老陕号

欢迎投稿3158865655@

如果觉得《姚骏骊|陕西乡村文艺创作座谈会主旨演讲》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