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健康,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抑郁症健康 > 启动效应在现代汉语形态 字形 语音 语义上的对比

启动效应在现代汉语形态 字形 语音 语义上的对比

时间:2018-09-15 05:59:35

相关推荐

启动效应在现代汉语形态、字形、语音、语义上的对比帅文兴 许冰清(香港理工大学)心理语言学是语言学和心理学跨学科研究的一门边缘性学科(于根元,)。其中有个重要的概念是“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举个例子,如果我们先看到了“冬天”(一般称为“启动词”),之后再出现“寒冷”或者其它和“冬天”相关的词时,我们对于后一个词(一般称为“目的词”)的识别会更容易;在实验中具体表现在其“反应时间”(reaction time)更短。大部分心理学家认为,单词在大脑中就像一张网似的组织着,相关(related)的词之间会相互联结;当我们听到一个词时,这个词和跟它相关的词就会被激活(activated),而不相关的词就不会被激活。因此,人们对于相关的目的词的反应“快于”不相关的目的词的反应的现象,就是启动效应。现代汉语中有大量的同音字和多义词。Zhou, X., Marslen-Wilson, W., Taft, M., & Shu, H(1999)有一篇论文,结合汉语自身特点,比较在语音、字形、形态相关条件下启动效应的差异。受到此启发,我们也对他们的实验结论很感兴趣,想自己做实验看是否可以得出一样的结论。实验设计我们准备了5种(condition)启动词(prime),它们和目的词(target)的关系分别是形态相关(morphologically related)、字形相关(orthographically related)、语音相关(phonologically related)、完全不相关(totally unrelated)和语义相关(semantically related)。如下表所示:Types of relationshipsExamplesMorphologicalmorphologically related words土地-土壤FormOrthographically related words清代-清白FormPhonologically related words和善-合作UnrelatedTotally unrelated words牛奶-数思Associative(semantic)Semantically related words朋友-知己

Table 1

实验范式普通启动实验(normal priming, visual to visual)。实验任务词汇判断任务(lexical decision)。看到目的词时,被试需要判断其是否为真实存在的词(真词,real word)。实验预测根据Zhou, X., Marslen-Wilson, W., Taft, M., & Shu, H(1999)的研究,我们预测被试对形态相关的词所用的反应时间(reaction time)最短,因为这类词和目的词之间有形态、字形、语音和语义上的紧密联系;而对于其它类型的目的词可能只有其中某一方面的联系。换句话说,形态相关的目的词引发的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应该最强。我们的预测如下图所示:Graph 1实验方法被试一共有15名被试参与,平均每一版本的实验有3位被试。

Table 2所有的被试都是汉语母语者,平均年龄为37.6岁,没有语言学或心理学背景。实验刺激我们准备了20组练习,目的是让被试熟悉操作;左Shift表示并非真实存在的“假词”(pseudo word),右Shift表示“真词”。在正式实验中有137组词对(word pairs),它们包括了30组假词和107组真词。每种情况(condition)下都包括相同的20组练习词对和各自对应的137组正式实验的词对。我们一共有5种类型的启动词,因此我们准备了5个版本的实验素材。每个版本都有相同的练习词对、假词词对和目的词,但是真词词对是不同的。如下图所示。

Table 3对于词对的收集,我们按照《新编现代汉语词典》(罗琦 & 周丽萍, ).的字母顺序逐个进行筛选,排除生僻字和无法同时满足5种条件的字,再给它们组词。还要尽量减少到词频、词类等干扰因素的影响。DMDX实验设计对于实验过程,我们采用DMDX软件进行操作。在常规设置的基础上,我们做了一些调整如下:<fd 40>,<d 20>,<s 137>, <t 5000>。数据分析在收集完全部的被试数据后,我们首先把自动生成的文件转换为Excel文档,对词汇编号、反应时间进行整理,并把一些“不正常”的反应时间(大于4000ms或小于200ms)做了排除。然后取每个反应时间的绝对值,并按照目的词的5种类型进行计算,得出每种类型的平均反应时间,如下表所示。

Table 4但是只凭平均值不足以全面地了解每种类型的具体情况,无法了解到每种情况下每个个体的数据。因此我们又通过散点图,用户完全不相关类型的反应时间减去其他类型的反应时间,每个点代表在一种情况下的启动效应。

Graph 2-1 Graph 2-2

Graph 2-3Graph 2-4数据结果根据已经得出的各条件下的平均反应时间,如下图(Graph 3)所示,“形态相关”的平均反应时间是最短的,是685.4653ms;“字形相关”的平均反应时间是720.9910ms,“语音相关”的平均反应时间是795.3420ms,“完全不相关”的平均反应时间是740.7547ms,“语义相关”的平均反应时间是755.4675ms。被试在“形态相关”的情形下反应最快。

Graph 3根据上文所示的4幅散点图(每个点代表一位被试,通过“形态相关”的反应时间减去“完全不相关”的反应时间所得),我们可以得到更详细的分析。图2-1呈现的是“形态相关”情形下的启动效应。其中有两个点在零刻度线以下,表示有两位被试在“完全不相关”情形下反应更快;剩下的13个点都在零刻度线以上,反映了有13位被试在“形态相关”情形下产生了启动效应。他们当中有5位的数据在0-50ms之间(分别是3.61, 23.12, 40.447, 48.329, 10.5521)并且有8位的数据是大于50ms的(分别是103.8986, 102.5002, 123.4104, 71.2248, 60.4, 54.5636, 191.501, 76.9124)。在图2-2中,有2个点是低于零刻度线的,说明了在“字形相关”的情况下有13个被试产生了启动效应,并且由图可知他们的数据都在0-50ms(分别是15.555, 37.0176, 20.4863, 14.6293, 45.75, 15.2618, 7.9414, 29.7295, 45.6509, 44.2977, 28.2402, 29.9431, 25.785)。图2-3只有3个点的数据是大于0的,说明只有3位被试在“语音相关”的情况下产生了启动效应;对于大多数的被试,语音相关的启动词甚至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在图2-4中,有5个数据小于0,10个数据大于0,这代表了有10个被试在“语义相关”的情形下产生了启动效应。在这10个数据中,有6位被试的启动效应反应时间差在0-50ms(分别是:0.4851,32.874,15.129,9.7825,45.4775,42.8845),有4位被试的反应时间差在50-100ms(分别是:100ms (respectively:97.615,80.112,61.0713, 59.9363)如果我们计算在每种情形下被试产生启动效应的比例会发现,对于“形态相关”和“字形相关”的启动词普遍会产生启动效应,“语音相关”的启动词较难产生启动效应。conditionPercentage(people have priming effects/15)“morphologicallyrelated” condition86.7%“orthographicallyrelated” condition86.7%“phonologicallyrelated”condition20%“sematicallyrelated” condition66.7%Table 5根据上表,虽然被试在“字形相关”和“形态相关”两种情形下产生启动效应的比例相同,但是,如果仔细看这些数据,还是能发现它们的差异。在“形态相关”的情形下,有8位被试的反应时间差大于50ms;在“字形相关”的情形下,没有被试的反应时间差大于50ms。因此,我们得出“形态相关”的启动词会比“字形相关”的启动词产生更明显的启动效应。结论在分析过柱状图和散点图之后,我们发现“形态相关”的启动词所产生的启动效应是最大的;“语音相关”的启动词产生的启动效应是最小的。“字形相关”的启动词也会产生明显的启动效应。“完全不相关”和“语义相关”的启动词有启动效应,二者的差距较小,这和我们预测的在“完全不相关”的条件下,启动效应应当明显小于其他是不相符的,甚至被试对于这类启动词的反应要快于“语义相关”的。对于这一意外结果,我们想到的原因可能有三种。首先,我们没有足够多的被试,因此噪音数据可能有很大的干扰;其二,人们对于词汇的理解也是不同的,或许我们认为有某种语义关系的词对,换做别人就较难联想到一起;其三,在统计过程上,我们没有严格通过计算排除异常值,这样对整体的影响有些大。另外,本次实验也有一些其他方面的不足可能会影响到数据和结论。首先,我们一共有157组词对,被试需要8分钟左右才能完成。实验时间太长会分散被试的注意力。其次,我们在实验后采访过被试,他们反应假词数量太少,可以再适当加入。此次对Zhou, X., Marslen-Wilson, W., Taft, M., & Shu, H.(1999)做的研究进行了重复实验,基本上得到了一致的结果——被试对于“形态相关”的目的词会反应更快一些;证明了启动效应确实存在。对于不足之处,也确实是我们在实验前未曾想到的,为我们今后的实验设计提供了经验。参考文献Zhou, X., Marslen-Wilson, W., Taft, M., & Shu, H. (1999). Morphology, orthography, and phonology reading Chinese compound words.Language and cognitive processes,14(5-6), 525-565.罗琦, & 周丽萍. (). 新编现代汉语词典 [K].于根元. (). 应用语言学概论.北京: 商务印书馆.

如果觉得《启动效应在现代汉语形态 字形 语音 语义上的对比》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