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健康,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抑郁症健康 > 走进孩子的内心 5则孩童教育心理学 简单易懂易消化!

走进孩子的内心 5则孩童教育心理学 简单易懂易消化!

时间:2023-06-04 22:08:11

相关推荐

孩童的心理世界是非常奇妙的,当你尝试着去了解去发现,可能会发现在与孩子的沟通上,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会变得更加简单!

德西效应——家长奖励孩子,应当要对学习有帮助

心理学家德西德西曾进行过一次著名的实验,他随机抽调了一些学生去解一些有趣的智力难题。在实验的第一阶段,所有学生在解题时都没有奖励。

进入第二阶段,学生被分为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学生每完成一个难题后,就得到1美元的奖励,而对照组的学生仍像原来那样解题;

第三阶段,在每个学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自由休息时间,研究人员观察学生是否仍在做题,以此作为判断学生对解题兴趣的指标。

结果发现,无奖励组的学生比奖励组的学生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去解题,也就是说奖励组对解题的兴趣反而衰减得快,而无奖励组在进入第三阶段后,却仍然对解题保持了较大的兴趣。

德西效应认为:适度的奖励有利于巩固个体的内在动机,但过多的奖励却有可能降低个体对事情本身的兴趣,降低其内在动机。俗话说凡事都有个度,奖励也同样如此。这也是为什么不少家长发现,孩子特别喜欢的一件事,如果你不断夸奖或者奖励,反而会让孩子不喜欢做了。南风效应——多一点“人情味”的表扬,孩子表现会更棒

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很暖和,所以开始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结果很明显,南风获得了胜利。这就是“南风效应”这一社会心理学概念的出处。

“南风效应”给人们的启示是: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要特别注意讲究方法。这种因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就是“南风效应”。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家庭教育中采用“棍棒”、“恐吓”之类“北风”式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实行温情教育,多点“人情味”式的表扬,培养孩子自觉向上,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标签效应——别老说孩子“笨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心理学家在招募的一批行为不良、纪律散漫、不听指挥的新士兵中做了如下实验:让他们每人每月向家人写一封说自己在前线如何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奋勇杀敌、立功受奖等内容的信。结果,半年后这些士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真的像信上所说的那样去努力了。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标签效应,心理学上也叫暗示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贴上的标签,无论是“好”是“坏”,都会影响一个人的个性意识和自我评价,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其中,儿童最容易受“标签效应”的影响。孩子的认知能力有限,成人的话语在他们眼里又有权威,一旦被贴上这些标签,孩子可能会直接给自己下定义,认为“我就是这样的”。超限效应——千万别揪着孩子的错误不放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超限效应反应了几个问题:对接收者内心活动的漠视;方法单一枯燥;不懂得“适可而止”的道理。这个问题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最为明显,反反复复、日复一日的枯燥灌输,非但没有帮助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反而造成了“黑社会文化”,“古惑仔”文化在中小学中的流行,学生们以完全反抗“思想灌输”而骄傲,认为是“值得炫耀”的。罗森塔尔效应——你的期望有多高,孩子未来的成果就会有多大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两组:A组和B组,并且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这一组的老鼠非常聪明;同时又告诉B组的饲养员说他这一组的老鼠智力一般。几个月后,教授对这两组的老鼠进行穿越迷宫的测试,发现A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组的老鼠聪明,它们能够先走出迷宫并找到食物。

于是罗森塔尔教授得到了启发,就有了下面这个很多人都听说过的著名实验,他来到了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地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来到这所中学,奇迹又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现在真的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正是“暗示”这一神奇的魔力在发挥作用。孩子在进行社会知觉的过程中,要想了解自己,并不能完全靠自省,而是外界和自己的相互作用,别人的评价会成为他们观念的一部分。一个学生认为自己很优秀,有可能是自己觉得自己的成绩品行都不错,也可能是老师评价他很优秀,或许还是通过与他人的比较得出这个结论。所以,自己对孩子期望会影响到孩子对自身的看法。

这5则心理效应适用于人际关系和各种生活场景中,但是也十分契合教育,与孩子沟通和教育上,多点心思,善用心理学去做正当的引导,父母和孩子都能得到成长!

如果觉得《走进孩子的内心 5则孩童教育心理学 简单易懂易消化!》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