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健康,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抑郁症健康 > 父母总说为了孩子好 为何孩子不领情?“刻意感动”打动不了孩子

父母总说为了孩子好 为何孩子不领情?“刻意感动”打动不了孩子

时间:2019-01-20 22:04:51

相关推荐

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有很多父母都会对孩子说这么一句话“我们都是为了你好”,有的孩子会理解父母,但也有的孩子毫不领情,甚至还会对父母说这样的话而反感。

因为倩倩有些许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节奏,于是,妈妈又给倩倩报了两个辅导班来提高成绩。为什么会说又呢?是因为倩倩在原来就上着好几个辅导班,还有小提琴、芭蕾的兴趣班。

妈妈从小对倩倩的要求极高,宁愿让孩子辛苦,也不肯放松些许。倩倩常常对此抱怨,“妈妈,我不想上这么多课,我好累。”而妈妈通常的说法就是:“妈妈也是为了你好,现在辛苦是一定的,以后就不辛苦了。”

倩倩刚开始认为妈妈说得对,是为了自己好。但时间一久,倩倩感到越来越累了,于是,趁妈妈去上班时,偷偷逃掉了一节辅导班的课去睡觉。

可谁知,妈妈一下班便知道了这件事,把倩倩叫到面前后就开始训话,一边哭一边说:“你这孩子怎么这样?妈妈一个人养你容易么?每天供你吃穿,还供你上这么多辅导班,得花多少钱你知道么?”

倩倩当时自责极了,为此她决定每天更加努力地上课,听妈妈的话。妈妈也发现了倩倩地努力,现在妈妈的口头禅又多了一句:“妈妈以后砸锅卖铁也会供你读书的,不管多辛苦都会供你上大学,读研究生。”

渐渐地,倩倩开始对妈妈的眼泪和语言免疫了,妈妈再也打动不了倩倩。妈妈不管如何苦口婆心地劝说,倩倩都不为所动,对学习越来越自暴自弃。倩倩妈妈整天以泪洗面,想不明白为什么以前女儿那么乖巧,说什么就去做什么,现在对妈妈却这么冷漠。

01

一、父母总说为了孩子好,为何孩子不领情?

说得过多,孩子产生了免疫

其实孩子是有真情实感的,正常的孩子会因为父母的话而感动,但是次数多了,孩子就会习惯了,会出现免疫的效果。这就像看一部电影,看一遍觉得很感动,看两遍也觉得很感动,但看三遍、四遍、五遍那感动的效果肯定是会减少了,往下的情节都快背出来了,那怎么还会有第一、二次的感动呢?

孩子无法理解父母

现在的孩子跟父母不是一个年代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等完全都不一样。所以父母常常强调“自己小时候有多辛苦,现在孩子有多幸福”,本意是希望孩子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认真读书。但其实孩子无法理解父母所说的辛苦,也无法理解父母所谓的好,所以他们可能会不领情。

02

二、“刻意感动”是世界上最没用的教育方式之一

思想家卢梭说过:“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和刻意感动。”前两种很多家长都已经意识到没有成效,但第三种很多家长却不自知。

徒增孩子压力

有部分父母自以为对儿女付出一切,却是 在给孩子徒增巨大的压力。比如《小欢喜》里的的英子因为学业压力而整夜整夜失眠,因为梦想不被父母支持而被逼得要跳河,妈妈不解地喊出:“我都是为了你好”,英子痛苦地大喊:“你说是为了我好,你知道我心里在想什么吗?我不是想去南大,我只是想逃离你!”

造成孩子心灵脆弱

上一辈的父母运用刻意感动的教育方式常常会用到这么一句话“爸爸妈妈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一旦孩子达不到父母的期望,就会怀疑自己,觉得自己很失败。哪怕孩子已经很努力了,但心里会仍然很内疚自责,导致心灵很脆弱。

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

孩子小的时候安全感往往来自于父母,但是如果父母用“刻意感动”的教育方式,会给孩子造成一种误解,就是自己必须要达到父母所说的要求,不然父母便不再爱自己了。如果孩子产生误解,那么,必然会相应的产生缺乏安全感的感受,也从而使得“刻意感动”成为最没用的教育方式之一了。

03

三、亲子交流时,父母应该这样“打动孩子”

◆站在孩子的角度为孩子考虑

父母运用“刻意感动”的教育方式其实在一定程度来说是没有顾及孩子的感受的,父母要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去教育才是最好打动孩子的方式,因为只有这样孩子才会认为自己的爸爸妈妈是理解自己的。

◆言传身教少不了

有不少父母虽为父母,但是他们常常说出来的话自己都做不到,这对孩子必然是起不到打动效果的。如果想要打动孩子,父母需要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去告诉孩子,不只是嘴上说说,还要给孩子做好表率,这样孩子会更容易跟随父母的脚步去成长。

◆给孩子一定的尊重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也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人格,父母要懂得去尊重他们,而不是一味去要求他们,尊重孩子的结果就是孩子也会尊重你,并且会尝试去理解你;而一味去要求孩子的结果就是孩子毫不领情,甚至觉得你不爱他,所以父母一定要学会给孩子尊重,他才能听得进去你的话。

04

寄语:

“我们是都为了你好”类似这样“刻意感动”的话,给了孩子无形的压力,甚至成为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父母自以为能感动孩子,其实只感动了自己。孩子不仅不感动,还有可能反感父母,产生逃避心理,我想这是各位家长都不愿意见到的局面。

今日互动话题:你怎样理解父母“我们是为了你好”这句话?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果觉得《父母总说为了孩子好 为何孩子不领情?“刻意感动”打动不了孩子》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