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健康,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抑郁症健康 > 自我防御机制之投射

自我防御机制之投射

时间:2023-08-09 18:38:47

相关推荐

很多考生在备考社会心理这一部分既饶有兴趣但又容易迷惑的便是自我防御机制。本文结合广大考生的需求,以及 投射 给大家做一个简要的分享。

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理论中一个非常核心的概念。心理防御机制一词最早是由弗洛伊德在《防御性神经精神病》一书中提出。 防御机制 最早是同某些神经和精神病联系,弗洛伊德在研究神经症尤其是癔症中将 防御 视为 压抑 的同义词。防御机制用来躲避由本能需求引起的危险、焦虑和不愉快,是自我调整本我和外部现实冲突的一种功能。弗洛伊德描述了包含压抑在内的9种不同防御机制,如压抑、退行、反向形成、隔离、抵消、投射、转向自身、逆转等。

首次系统整合防御机制的心理学家是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 弗洛伊德。防御机制的概念逐渐由原来强调神经症来访者潜意识状态下对焦虑的压抑扩展至个体为处理冲突而潜意识运用的心理运行机制,成为直接维护心理健康的一种机制。随着个体的自我发展,其所采用的防御方式也会发展,因此可从不同发展阶段将防御机制分为最原始的防御和最成熟的防御。

投射,是个体在潜意识中将自己真实存在的,但若承认就会引起焦虑的事转嫁于他人。也就是说,明明是自己有不被接受的冲动、思想、行为,却归结到别人身上,甚至借此来责难他人。

投射的潜台词就是 不是我,而是他 。为什么生成这么一种防御方式,弗洛伊德解释:由于现实焦虑比神经性的或道德的焦虑更容易处理,所以将焦虑的来源归因与外在环境,而不是个人的原始冲动或良心不安,那么个体的紧张就能得到较大程度的舒解。于是自我将神经质的或道德的焦虑转换成客观的恐惧,这种转换的过程就是投射作用产生的基础。又因为这两种焦虑都是因为惧怕外来的惩罚而产生的,所以这种转换并不难,因为投射的功能很容易发生并实现。

在投射起作用时,一个人如果恨别人,就会被他转换为 别人恨我 一个吝啬的人会指责世界上的人都是小气鬼;一个学生如果考试作弊,就会认为别人也都作弊二感到心安理得。这是一种相当常见的防御机制。真实的情绪或思想确实是表达出来了,但是对象却改变了。因此投射至少满足个体两个目的:一是可以用较小的危机代替较大的危机;二是由此将冲动发泄出来。

关于防御机制相关知识点,在教师资格考试及教师招聘考试所占分值较少。但希望大家以此为切入点,建立对心理学的兴趣,进而以主动的方式获取知识,理解知识,解决问题。

中公讲师解析

扫描二维码 关注QQ公众号教育杂谈

回复 教育理论 即可查看教师考编两学各章节练习题

回复 学科知识 即可查看13大学科知识点解读

关注QQ公众号:教育杂谈,获取考试资讯!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 中公教师网 所有,未经本网授权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公教师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文来自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

(责任编辑:qgjsks_zyp)

如果觉得《自我防御机制之投射》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