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健康,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抑郁症健康 > 躁郁症的病因是什么

躁郁症的病因是什么

时间:2024-02-01 06:17:25

相关推荐

躁郁症,躁郁症的病因是什么,了解躁郁症知识,健康生活每一天。今天躁郁症专栏德沃大本营为大家介绍躁郁症的病因是什么,希望您时刻保持警觉!躁郁症是一种周期性情绪过度高昂或低落的疾病,这种情绪波动因起伏较正常人大,持续时间亦长,且会影响一个人的社会生活与生理功能。

1躁郁症的症状

此症的病因与大脑中的化学物质不平衡有关,但是造成这种不平衡的原因至今尚不清楚。目前,关于此症的起因有数个理论,它可能由极度压力与紧张引起的。有些研究相信,在幼年时期的悲痛经验,例如,丧失父母亲或其他的童年创伤,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同时,也有证据显示,在情绪动荡不定的时期,患者细胞内的钠浓度增加,当患者恢复后,钠浓度也降至正常值。患者抑郁时,将耗尽脑部的单胺类。此症还可能与遗传有关,同时也受季节的影响,抑郁期多发生在秋冬季,缓和期在春天,而夏天则表现为狂躁型。

2躁郁症的饮食

患者可以多吃以下食物:

1、植物油、蔬菜和水果。人体的内源性抗氧化系统很弱,主要依赖于外源性抗氧化系统。维生素E是能预防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维生素C预防细胞内原生质和胞液过氧化。这样,维生素E和维生素C就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外源性抗氧化系统。早期精神分裂症很可能已有氧化应激和细胞损害,多吃植物油(富含维生素E)、新鲜水果和蔬菜(富含维生素C)能预防这种神经氧化损害,改善预后;

2、红花油和豆油。给服抗精神病药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每天加用粒 Efamol胶囊(每粒含亚油酸360毫克及其代谢物γ-亚麻酸45毫克)或加用安慰剂,4个月后交叉使用,结果发现,服胶囊比服安慰剂显著改善了精神病理评定量表分20%—30%,红花油、葵花籽油、豆油和玉米油富含亚油酸的量高,可予补充;

3、海产品。一项开放标签试验给2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服含ω-3脂肪酸高的油10克(每克含二十碳五烯酸171毫克和二十二碳六烯酸114毫克),结果发现阳性和阴性症状均有改善,但只有阴性症状改善达统计意义。另一项研究则未重复该结果。海产品包括藻类植物、软体动物及鱼类,都含有ω-3脂肪酸,ω-3脂肪酸参加磷脂膜合成,补之对精神分裂症有益无害;

患者需要注意避免酒类、辣椒、胡椒、大蒜、姜以及吸烟等刺激性食物。

3躁郁症的鉴别

双相障碍因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被误诊为单相抑郁、焦虑、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和物质依赖等。精神分裂症①精神分裂症青春型发作与躁狂发作相鉴别,前者也在青年期起病,表现兴奋、话多、活动多。但主要特征是言语凌乱,行为怪异、杂乱、愚蠢、幼稚等怪异表现,思维、情感和行为不协调,为不协调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躁狂发作是在情感高涨基础上出现的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情绪愉快、高涨,有感染力。②精神分裂症病程中可出现抑郁症状,而双相障碍可伴随精神病性症状,应注意鉴别。双相障碍是以情感障碍表现为主导症状并贯穿于整个病程,情感高涨或低落,伴随思维和行为改变,发作间歇期正常。而精神分裂症表现是以幻觉、妄想、思维逻辑障碍等为主要表现,与内心体验和周围环境不协调,发作间歇期多残留不同程度社会功能缺损。继发性情感障碍情感障碍可由脑器质性疾病、躯体疾病、某些药物和精神活性物质(如酒精、冰毒等)引起,二者鉴别点如下:继发性情感障碍应有明确的脑器质性疾病史、躯体疾病史,有药物和精神活性物质使用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有相应的改变,可出现意识、记忆、智能问题;情感症状随原发疾病病情好转而好转,随原发疾病病情的加重而加重。单相抑郁与双相抑郁鉴别单相抑郁与双相抑郁因治疗原则不一样,应加以鉴别。双相抑郁具有以下特点:发病年龄早,病前性格具有情感旺盛气质和循环气质,情绪变化与季节相关,既往抗抑郁药疗效差,或治疗后心境快速变化及诱发躁狂和轻躁狂发作,伴精神病性症状,睡眠增加、体重增加,进食增加,一天中病情变化规律明显,早上重、下午和晚上渐减轻。人格障碍情绪变化是人格问题还是疾病,注意人格是一个人一贯的情绪和行为模式,而双相障碍有明显的起病时间,病理性情绪需持续一定的时间。

4躁郁症的治疗

治疗原则①早期识别,早期治疗,足量足疗程治疗,全程治疗,可以减少急性期痛苦,改善远期预后。②采取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社会干预和危机干预,以提高疗效,改善治疗依从性,预防自伤自杀,提高社会功能。③长期治疗,双相障碍复发率很高,需要树立长期治疗的理念;④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治疗,因需要家庭给予患者支持、帮助。药物治疗①以心境稳定剂治疗为主,心境稳定剂可以治疗和预防发作,在心境稳定剂基础上,根据病情需要联合其他药物;②及时监测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根据情况调整药物,联合用药时,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③躁狂状态首选一种心境稳定剂治疗,根基病情需要,及时联合用药,联合另一种心境稳定剂,或抗精神病药,或苯二氮卓类;④抑郁状态 在心境稳定剂基础上谨慎使用抗抑郁剂,选择转躁作用小的抗抑郁剂,治疗中权衡利弊,避免躁狂和抑郁来回转换,拉莫三嗪、碳酸锂对治疗抑郁有效;⑤混合状态 稳定情绪,使用丙戊酸盐,也可使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⑥心境稳定剂 常用的有碳酸锂和抗抽搐剂两类,抗抽搐剂包括丙戊酸钠,丙戊酸镁,卡马西平,拉莫三嗪;⑦抗精神病药 主要是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如喹硫平、奥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齐拉西酮等)⑧抗抑郁药 安非他酮,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再摄取抑制剂;⑨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 如苯二氮卓类(安定等)、丁螺环酮等。心理治疗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上心理治疗。识别和改善患者不良的认知模式、情绪和行为模式,提供危机干预,调整婚姻家庭中不利的心理因素,向患者和家属宣传疾病知识,以提高治疗疗效,提高社会适应性及改善社会功能,提高依从性、减少复发。治疗流派有支持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人际关系治疗和短程精神分析治疗。治疗疗程树立长期治疗的理念,采用综合治疗。①急性治疗期 控制急性期症状如兴奋、抑郁等。疗程:一般6-8周;②巩固治疗期 巩固急性期治疗效果,防止症状波动。疗程:抑郁发作4-6月,躁狂发作2-3月,药物剂量一般维持原剂量不变。③维持治疗期 防止复发,恢复社会功能。在仔细观察下逐渐减少非心境稳定剂剂量。维持治疗应持续多久尚无定论,维持治疗的药物剂量和用药持续时间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因人而异,治疗方案个体化。多次发作者,可在病情稳定达到既往发作2-3个循环的间歇期或维持治疗2-3年后,边观察边减少药物剂量,逐渐停药。在停药期间如有复发迹象,及时恢复原治疗方案,缓解后给予更长时间的维持治疗期。发病年龄早,有阳性家族史者应维持治疗。

5躁郁症的检查

根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关于情感障碍(心境障碍)的诊断,临床诊断主要依据4个方面:症状、严重程度、病程和排除标准。无论双相障碍、抑郁症、躁狂症,甚至环性心境障碍和其它心境障碍的诊断,首先必须分别符合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双相障碍指发病以来,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无论处于那种发作,必须分别符合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其详细标准如下:躁狂发作的诊断标准躁狂发作以心境高涨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高兴愉快到欣喜若狂,某些病例仅以易激惹为主。病情轻者社会功能无损害或仅有轻度损害,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1. 症状标准 以情绪高涨或易激惹为主,并至少有下列三项(若仅为易激惹,至少需四项):①注意力不集中或随境转移;②语量增多;③思维奔逸(语速增快、言语迫促等)、联想加快或意念飘忽的体验;④自我评价过高或夸大;⑤精力充沛、不感疲乏、活动增多、难以安静,或不断改变计划和活动;⑥鲁莽行为(如挥霍、不负责任、或不计后果的行为等);⑦睡眠需要减少;⑧性欲亢进。2. 严重程度标准 严重损害社会功能,或给别人造成危险或不良后果。3. 病程标准 ①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程度标准至少已持续一周; ②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不符合分裂症的诊断标准。若同时符合分裂症的症状标准,在分裂症状缓解后,满足躁狂发作标准至少一周。4. 排除标准 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躁狂。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抑郁发作以心境低落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某些病例的焦虑与运动性激越很显著。1. 症状标准 以心境低落为主,并至少有下列四项:①兴趣丧失、无愉快感;②精力减退或疲乏感;③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④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⑤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⑥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自杀、自伤行为;⑦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⑧食欲减低或体重明显减轻;⑨性欲减退。2. 严重度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3. 病程标准 ①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二周; ②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不符合分裂症的诊断。若同时符合分裂症的症状标准,在分裂症状缓解后,满足抑郁发作标准至少二周。4.排除标准 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抑郁。

点击查看全文

如果觉得《躁郁症的病因是什么》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