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健康,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抑郁症健康 > 高考前夕 你得了“考试焦虑症”怎么办?9招帮你摆脱焦虑

高考前夕 你得了“考试焦虑症”怎么办?9招帮你摆脱焦虑

时间:2020-09-05 10:56:36

相关推荐

我有一朋友,他的女儿去年参加高考,却每次一考试就紧张,身体发抖,肌肉僵硬,很害怕考试,最后被医生诊断为“考试焦虑症”,被迫休学一年,今年才参加高考。

考试焦虑症,又叫考试综合症,也叫考试恐惧症。具体表现为:紧张、焦虑、疲惫、烦躁等。其结果表现为精神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下。简单的说,考试焦虑症,就是害怕考试、临阵怯场。

一项考前考生心理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

90.4%的考生害怕考不好让父母失望;79.3%的考生认为高考是人生大事,因而备考应考十分紧张;77.1%的考生对高考信心不足,并有自卑心理;76.8%的考生注意力不集中;75%的考生烦恼、焦虑。这些,都是考生考前普遍存在的不良心态。所以,在考前加强考生的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是大有必要的。

临近高考,大部分高三学生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如果是中等程度的焦虑,会让学生在心理上重视高考。当然学生心底不焦虑,说明他们对高考重视不够,反而不是一种好现象,但是学生过度焦虑会造成负面的影响,最常见的就是睡眠质量下降、精神萎靡。

一、易患“考试焦虑症”的原因

易患“考试焦虑症”的学生,大致由以下几个原因导致的:

1.从性格上讲,易患“考试焦虑症”的学生,大多内向、不活泼。

2.从情感上讲,易患“考试焦虑症”的学生,大多不善于向人倾诉,也不善于与人交流。

3.从心理上讲,易患“考试焦虑症”的学生,大多对自己没信心,心里紧张担心,怕考试、怯场。

4.从交际上讲,易患“考试焦虑症”的学生,大多不善于与人交际。

5.从行为行动上讲,易患“考试焦虑症”的学生,大多不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有逃避考试的想法与念头,并且经常有丢三落四的现象发生。

6.从思想上讲,易患“考试焦虑症”的学生,容易胡思乱想。

7.从身体素质上讲,易患“考试焦虑症”的学生,大多身体素质差,易生病。

8.从人际关系上讲,易患“考试焦虑症”的学生,与父母、老师、同学、朋友中的某一方相处关系不融洽。

9.从思维上讲,易患“考试焦虑症”的学生,整天恍惚,精力不集中,学习与复习效率低下。

二、“考试焦虑症”的十大症状

“考试焦虑症”有十大症状:

1.过度担心。目前国内考试以“分数”论英雄,一部分考生,总担心考不好,担心要被父母数落、老师打击、同学耻笑,感觉在心理上受不了,抑郁产生了考试焦虑。

2.考试怯场。刚开始得了考试焦虑症,一般不易觉察。但是后面一遇到考试,就怯场、害怕考试,说明父母的数落、老师的打击、同学的耻笑,已经在心底无法承受,这时候父母、老师、同学要从心理上多关心他们,让他们放下负担,不要对考试评价太在意。

3.二次伤害。得了考试焦虑症,容易被诱发,尤其是高三学生考试比较频繁,诱发因素又相当多,所以患者人群较多。从这个层面上讲,高三考生在高考前夕,基本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只不过大多数是暂时性的焦虑,考试一旦结束,也就消失摆脱了。

4.反复倾诉。得了考试焦虑症,一般心情比较烦躁,很想找人倾诉,就向“祥林嫂”一样想到处找人诉说,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这时候父母、老师、同学要伸出友谊的双手,多关心他们,多听听他们心中的倾诉,而不是用呵责、谩骂、耻笑的方式对待他们,那样会适得其反,把他们逼上加重焦虑的程度与地步。

5.肌肉紧张。“考试焦虑症”前期症状,一遇考试,就恐惧,同时伴随着肌肉紧张,身体僵硬等症状。

6.非理性恐惧。多次考试名次落在后面,已经被父母数落,老师打击,同学耻笑,感觉再考不好,又要遭受身心的多重打击,于是一遇到考试,身体就开始紧张、发抖,并伴随着莫名的恐惧。

7.睡眠质量下降。得了考试焦虑症,睡眠质量急剧下降,经常出现在晚上,睡一阵,醒一阵,再睡一会,再醒一阵,或数天整宿睡不着,神经衰弱,神情恍惚,同时伴随着丢三落四的现象时常发生。

8.惊恐发作。得了考试焦虑症,一旦遇到第一次产生焦虑的场景,就容易被诱发,所以让已患“考试焦虑症”的学生,远离产生“焦虑源”的场景,是避免产生焦虑或加重病情的最大根源。

9.消化不良。得了考试焦虑症,反应迟钝,神经衰弱,引起身体消化系统减缓、变弱,从而出现肠道消化不良。

10.自我怀疑。高三考生,考试频繁,几次成绩考差之后,开始对学习丧失了信心,再加上父母的数落,老师的打击、同学的耻笑,感觉考大学无望,便逐渐丧失了考大学的信心与决心。

三、摆脱“考试焦虑症”的方法

摆脱“考试焦虑症”的方法主要有:

1.极力排除“焦虑源”,做自己想做的。要想摆脱或根除“考试焦虑症”,必须第一时间找到产生焦虑的“焦虑源”。否则,父母、老师、同学的关心都无济于事,尤其是程度严重的焦虑症,要有耐心,极力寻找出产生“焦虑源”的诱发因素,对症下药,切忌胡乱医治。

“焦虑源”的诱发因素可能是父母对学生考不上大学“贴标签”,老师打击学生自信心,同学耻笑考得太差,自己认为不是考大学的那块料等等。

我过去教过的一位叫晶晶的女学生,她得的轻度“考试焦虑症”,是因为她的轻度癫痫症引起的,由于在高二学习时,被我发现及时,并送治医治及时,最后这位女同学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

在高考前夕,帮助考试焦虑症的学生,找到产生的“焦虑源”后,要想减缓、摆脱焦虑,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如喜欢听音乐,就让他们听音乐。喜欢画画,就让他们画画。喜欢看体育节目,就让他们去看……不要唠唠叨叨地,说听音乐、画画、看电视影响考试复习。否则,适得其反,可能会加重病情的恶化。

2.对照高考必考知识点清单,做到“心中有数”。在高考临近,不要自乱了阵脚,切忌盲目刷题,要对照高考必考知识点清单,不会的知识点决不能放过,做到“心中有数”,增加考试自信心。

3.对照“错题集”,却查补漏,做到“有的放矢”。在考场上,大多数考生失分的原因,是因为知识点掌握不牢靠,知识漏洞多,不能举一反三综合应用知识。如果在高考前夕,对照“错题集”,却查补漏,弥补平时复习过程中的缺陷,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不会因感觉什么都不会,产生焦虑,而影响高考考试。

4.做近三年高考真题,找解题感觉。按照高考考试时间的安排与考试科目的顺序,在对照时间内,做相应科目的高考真题考试模拟,找解题感觉,找考试感觉。刷高考真题的感觉,仿佛使你置身在高考考场上,亲自在解高考题。这样当你坐在高考考场上答题时,就不会怯场,就不会害怕考试。

5.记日记,帮助自我情感宣泄。高三学生压力大,烦恼多,焦虑多,心情就像天气时好时坏,记日记就形成了一个情感排解的自我宣泄“窗口”,它可以把一些不愿意向别人诉说的烦恼事、伤心事、私秘事等都可以尽情地书写释放出来,从而达到舒缓、减轻心理压力。所以,建议高三的学生最好以“心情日记”的行式,记录自己每天复习过程中的所感所思所想,最大限度地宣泄自己的情感。

6.正确认识自己,看淡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其实分析焦虑产生的根源,大多来源于“对学生的评价有关”。尤其是父母与老师的评价,对学生自尊心与自信心的杀伤力最大,这也是考试产生焦虑最主要的因素。不随父母意愿的学生,就被父母贴上“笨蛋”“蠢货”“怂货”“脓包”之类的标签。学生成绩差,有的老师就说“你要能考上大学,地球都倒转了” “你要能考上大学,我老师的姓以后跟你姓好了”“你要能考上大学,全班同学都能考上”,好像什么狠话都能骂出来。老师与父母这样贬损的评价,好像才能显示出他们特有的尊贵地位与教育威严,其实这是与教育愿景、高考考试相违背的。

7.找一个可倾诉的知心朋友,把心里憋屈的话说出来。其实焦虑的原因,是心里总有一些憋屈的话,感觉太委屈、太窝火,讲不出来,压抑在心里特难受,有时候压抑的想死的心都有。所以,作为老师一经发现学生太焦虑,要帮助学生找到一个合适的情感宣泄“窗口”,把心里的憋屈,尽情地释放出来。作为父母一经发现孩子太焦虑,要帮助孩子心理减压,不能发“无名火”,说什么我怎么就养了你这么个“笨蛋儿子”之类的狠话,这多伤孩子的自尊心。

8.找一个情感归宿的港湾。每一个人都有情感软肋的地方,在这里人在心底感觉最温暖最温馨,那是一个人心灵寄托的港湾,在那里心灵感觉才最真实最放松最自由。这个港湾可能是一本书、一首诗、一段音乐、一处风景……其实,一个人的一生,就是寻找一处幽静的港湾,来安放自己躁动的不安分的灵魂。所以,在高考前夕,寻找到这样的心灵港湾,可以帮助你释放心理压力,解放心理负担,放下一切,轻松参加高考。

9.多参加体育运动,练习释放心情。得焦虑症的学生,大多是不爱说话、不擅交际、性格内向敏感、不太爱运动的一类人。参加体育运动,可以锻炼人的品格与品质,可以磨砺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心,可以培养自己阳光,富有朝气,积极向上的一面。所以,在高考前夕几周内,特别是临近高考前几天,更要锻炼身体,提振自己参加高考必胜的决心与自信心。

再过一个周就要参加高考了,让学生摆脱焦虑,卸下思想包袱,放下心理负担,以阳光朝气的12分好心情,轻装上阵,去迎接高考,去挑战高考,去战胜高考。这是我们全天下家长与老师最终企盼的,也是所有考生最大的夙愿。

让我们携起手来,为高三考生加油,祝愿他们马到成功!祝愿他们金榜题名!

欢迎与大家一起为高三考生加油,喜欢的点个赞。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缪之子聊教育

#焦虑

如果觉得《高考前夕 你得了“考试焦虑症”怎么办?9招帮你摆脱焦虑》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