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健康,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抑郁症健康 > 《过春天》讲述了自我身份归属的焦虑 青春期成长的迷茫

《过春天》讲述了自我身份归属的焦虑 青春期成长的迷茫

时间:2021-02-12 06:14:18

相关推荐

又一部别致的电影,《过春天》和去年的《狗十三》感觉挺像,自我身份归属的焦虑,青春期成长的迷茫。底层小人物的生活,这一切都放在了过春天的女孩身上。喜欢这个片名,过春天即过水客,也算了解了单非水客的生存,导演将青春片与犯罪片融合讲述了一个特殊身份女孩的青春期成长故事。整体上影片的节奏,色调,配乐都有惊喜,几个新人演员的表现都挺过关,互绑手机拍出了男女的欲望,就是结尾警察一锅端为了审查做的中国特色情节拉低了影片整体的质量。

看电影那天因为一个人在影院意外包场,很投入的进去跟佩佩游走巴士学校街道边边角角,看她坐巴士时的表情,融入新环境的拘谨,往返深港两地,某种程度也像她的家庭,漂泊感很重的十六岁少女和Jo的友情对家庭对自我的认知。对身份的认同,普通话粤语英语跟着佩佩一起在不同的环境里辗转,阿豪让佩佩帮他走水货,用胶带缠住手机绑在佩佩腰上,逼仄小屋里车灯打进来,屋里似落霓虹,光线昏暗,两个人给彼此缠胶带的时候呼吸交错。

到最后佩佩被抓又取保候审,朋友出国,鲨鱼被放生,阿豪下落不明,青春就是这么现实又迅疾,真实发生过,男主看照片真的不出彩,可是在荧幕上真的很港男,很有味道。几处很棒的音乐特别加分,缠手机也是经典,虽说结局略不舒服,但还是一部不错的电影,就喜欢看不一样的生活。过春天是一句黑话也是这部电影的名字,过春天的心跳,过春天的刺激,过春天的脚步以及过春天的生活。所谓春天,必定朦胧甚至叵测,而这也正是青春。

不看电影不知道还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跨境学童,女主的几次定格,再加上配乐,这一切太有趣了。香港不仅仅是一座城市的名字了,已经成为一种风格,并且真的和电子乐迷一样的般配,它飘渺,它快速,它激烈,它令人欲罢不在。学校线,家庭线,社会线,以及各种隐喻和呼应,让人在最后,略疼又沉默,还有,最高级的暧昧。只是排片少的不行,如果可以的话,一定要去一睹为快相信我,不会后悔的。

会因为电影中对于镜像的表达、几次闪顿而感到惊喜,不煽情不狗血、没有怀孕没有堕胎的青春片,有的只是青春期无处安放的朦胧情欲与归属感。最后导演借男女主角互绑手机的场景,算是导演以此表达青春躁动最具朦胧意境的情感了吧。最近几年看过的青春片里面比较赞的,去年有《狗十三》前年有《嘉年华》,今年就是过春天了。香港深圳两地游走的少女,青春躁动,欲发未发,男主是典型的香港仔形象,凉拖短裤花衬衫也挡不住荷尔蒙,真挺撩人的。

还有可能是每次去香港都能感觉到那种十里洋场的繁华和密密麻麻压抑的矛盾感,所以看的过程中总会有种如果我在香港生活估计早就凉了的感触。导演剧本打磨的很好,不拖泥带水,对于处女作而言,完成度很高,竟然一点青涩的感觉都没有,不得不说导演功力深厚,几处定格也是非常到位,最精彩的是互缠胶带的戏份,几处视线的对视,脸上的汗水,口咬胶带的动作,绝了,真的是欲而不色,不得不说导演真的很会啊。看完《过春天》的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很庆幸我走进影院,选择了这部电影。

如果觉得《《过春天》讲述了自我身份归属的焦虑 青春期成长的迷茫》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