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健康,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抑郁症健康 > 心理健康常识 心理健康知识科普

心理健康常识 心理健康知识科普

时间:2021-11-03 22:53:02

相关推荐

心理健康常识

一、心理健康的7个指标

1、自我接纳。即接受自己,接受我们不可避免的阴暗面,而不是无限推卸,置若罔闻,将心理执着完美主义,或者内心极具否定意味的思维和行为改变掉。

2、感知他人。能够以正确的方式体会、理解他人,关心他人,依他人的需求去变化自己的行为模式,建立人际关系。

3、自我调节能力。能够控制自己的情感、行为、动机,在这7个指标不同事件及社会角色的切换中,准确选择、应用相应的技能和策略,从而控制、调节自己的心理状况。

4、独立性。独立性主要指自我理解和自我探索的能力,能够在新情景中全面明智地应对。

5、自我效能感。指的是建立有效的自我形象,对自我的客观评价,包括自我动机和行为技能、综合能力等。

6、处世能力。指的是在家庭、学校、社会等不同的社会环境中,能够灵活的运用社会技能和文化能力,有效的处理社会问题。

7、自我实现感。即对个人自身的发展、追求自我价值目标,具有自豪感和成就感,具有丰富的情感及行为表现能力,健康的生活态度,把握自我、探索自我、实现自我。

二、心理健康养成六大法则

1、合理安排生活节奏。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保证不熬夜,保持规律的饮食、睡眠和休息,定期进行体育锻炼,让身心得到放松和活力。

2、正确认识性格、特点。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取长补短,发挥每一个品质,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3、了解心理的法则。学会控制自己的思想、感情,并正确使用生活上的技能,便可稳步提升自身心理健康水平。

4、坚持正义正道。坚持做正直的事情,遵循正义和良心,尊重他人,拥抱多元文化,以公平、正义为原则,开拓自己的人生之路。

5、积极参与社会事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服务,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养,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建立心理功能的均衡和完整性。

6、保护心理健康。避免自身遭受心理创伤,正确处理与他人相处、沟通中可能出现的矛盾,躲避或调节与压力挑战相关的心理冲击,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合理分散注意力,促进身心双重健康。

心理健康知识科普

(一)心理健康

1、保持积极心态。心理健康并不意味着没有挫折,而是要学习从逆境中获得好处,主动面对生活中不断出现的挑战。有心理健康的能力,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情绪,自信地对抗生活的困难。

2、注重心理调适。心理调适是指调节情绪、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成功学习、工作、生活和自我满足的目的。调节情绪,学会从失败中获取成长,加强与家人、朋友之间的关系,注重个人事务。

3、有意识地建立自我价值观。建立自我价值观将为促进健康的心理发展提供支撑,从而使人持久地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因此,应当有意识地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从各个面向提升个人的自我价值,加强自我把握主动性,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

4、遵守健康的作息安排。正确安排作息可以保护人们的心理健康,它涉及如何正常作息,以及运动、休息、饮食、睡眠等多个方面。应当具体安排作息计划,控制劳动强度,大量利用休息时间,适当进行锻炼,维持健康体能,合理调节睡眠,确保每日睡眠够长。

(二)增强心理发展

1、参与有价值的实践活动。参与有益于自身发展的实践活动积极提升了人的自我价值感,也增强了他们对自我的认可。此外,参与实践活动也会让人受益于他人的帮助,从而增强个体的社会功能和合作能力。

2、参与合作活动。参加合作活动有助于激发人的社会责任感,构建健康的社会关系,强化社会支持和核心自尊,同时增强个体的自我满意感。

3、努力拓展兴趣爱好。培养兴趣爱好是一项积极的心理保健措施,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感受力,可以让自己心情舒畅、身心愉悦,从而保护心理的健康。

4、学习社会情境反应。在每天的生活中,有很多社会情境,有时候会让我们遇到各种挑战,这时候心理健康来指导我们作出正确的反应会更加明智。学习社会情境反应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的社会能力,从而促进心理发展。

(三)保护心理健康

1、尽量避免偏激、争论。多发生冲突和分歧,都有可能对心理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影响到我们的关系。所以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用言语和行为对别人发起侵犯和攻击,减少歧义和误会,以此来保护心理健康。

本文由药直供提供发布,如有错误,请发邮件至byxzwd#指正,感谢!

如果觉得《心理健康常识 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